孫欣
張愛玲說過:我們這些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再看見海;我們對于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生活則是無限的。如果不通過“第二輪”的經(jīng)驗,我們可能終其一生也只知道極有限的東西。知識的學習和積累,積累的都是“第二輪”。如果人類只信任一手經(jīng)驗,那么恐龍和熊貓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約等于不存在。
寶寶出生以前,我們在各國逛博物館的時候就打著為了未來的旗號買了許多特別的毛絨玩具:霸王龍、猛犸象、黑豹、天鵝……寶寶出生以后,各方朋友更是紛紛送來衣服玩具,一下子把家里建設成了毛絨動物園,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已經(jīng)滅絕的和珍稀保護的,應有盡有。禮物中有一只攀在嬰兒床欄上的熊貓,非常柔軟可親。可是我左看右看,覺得這只熊貓有點兒不對勁,又說不出是哪里不對。于是發(fā)個狠,上網(wǎng)找了真正大熊貓的照片,跟這只熊貓作對比。
一比就明白是哪里不對了:這只熊貓有個醒目的黑色小尾巴,真正的熊貓并沒有。這個尾巴讓它跟玩具熊劃清了界限,倒跟玩具兔子有點親戚關系。真正的熊,無論棕熊、黑熊還是北極熊,都有尾巴,只是尾巴和身體毛色相同,看起來不明顯,所以玩具熊大都沒尾巴。我察看了家里的三只玩具熊,皆是如此。彼得兔的一個姐妹叫“棉花尾巴”,說明兔子的尾巴雖然短小,卻不可忽略。兔子在逃跑的時候會猛然晃動尾巴,意圖可能是做假動作迷惑捕食者。熊貓也有尾巴,但真熊貓的尾巴是白色的。搜了一下熊貓玩具的圖片,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都是一小團黑尾巴,錯得特別觸目。有些還干脆把熊貓的屁股也做成黑色,好像穿了一條黑色連褲襪。據(jù)說只有成都大熊貓基地賣的熊貓玩具尾巴是白的。那里的工作人員每天耳濡目染那么多熊貓,眼里看的是它,嘴里念的是它,錯誤的玩具設計通不過驗收。別處的人沒那么在意,想當然地給熊貓玩具添上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黑色球形尾巴。
玩具是人類心中形象的反映。雖然人類沒有尾巴,但是這不妨礙人類對尾巴有審美,而且對尾巴的形象做出直接干預。浣熊、松鼠、兔子和貓的尾巴或大或毛茸茸或醒目,深入人心,不容隨便篡改。西方傳說中的獨角獸應該有獅子的尾巴,但做成填充玩具不免會被小朋友誤認為驢尾巴。很多玩具廠家干脆把獨角獸的尾巴做成彩虹色的馬尾。熊貓不像獨角獸,是真實存在于大地上的動物;又不像浣熊、松鼠、兔子和貓那樣隨處可見,悍然改動會引起大規(guī)??棺h,于是就成了一個小小的黑色錯誤。這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寶寶有一天可能會問我:為什么真正的熊貓尾巴是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