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梓萌
觸動人心弦的往往是那份最真摯的情感,一些景,一些物,一絲韻,都有它最珍貴之處,那份感,也隨即涌上心頭……
———題記
中國夢太廣泛,我所期望的是守望生命最如初的美麗,而不是“我們哼了一路的歌,卻發(fā)現(xiàn)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長的路,卻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細雨紛紛,模糊樹上刻痕,那些景物若隱若現(xiàn),頓發(fā)虛無縹緲之感,孤然獨坐,聽疏疏淡淡的細雨,雨落,心沉。
踩著腳下厚重的青瓷碎片,竟有了一種落淚的錯覺。綠樹環(huán)合,萬物俱靜,沒有了往日的喧囂與煩惱,喃喃自語道“為伊消得人憔悴”,叫不出名字的小鳥輕盈落于湖面,泛起薄薄漣漪,閃亮的小眼睛包含著道不清說不明的溫柔,它愛這片土地。
佇立于船頭,扶著欄桿,眺望遠方,微波蕩漾的海,陽光淺淺打在海面上,泛起金色的光芒,薄霧籠罩著遠處的小島,朦朧之中,可以看到綠色樹林掩蓋住小島,充滿勃勃生機。
輪船抵達海岸,下了船,踏著陽光,走向前去。充滿歐式風格的建筑是這里最大的亮點,處處顯示著歐洲風情,臨海居民們叫賣著貝殼風鈴亦或是船上的垂釣者。這個城市人們生活節(jié)奏很慢,不曾有我見怪不怪的匆忙身影,不曾有經過激烈競爭之后產生的極端色彩,一切都是那樣靜謐美好。此刻的我只是靜靜享受著太陽所發(fā)出的溫暖光圈。
白鷺是這里的主人,它們昂首引吭高歌,伴隨碧海銀沙,潮起潮落。鼓浪嶼的男人女人享受著生活,彈琴聊天,養(yǎng)花喝茶,只有來來往往的旅人,還想踏著疏影橫斜的小路,沿著陳舊斑駁的磚瓦,尋找百年的滄桑。
島上至高處海風凜冽,甬道狹窄,隔著銹跡斑斑的鐵門,我看見百年經久不衰的建筑,在獨特日光的照耀下,越顯沉重……
唯有這片遼闊的土地才有這樣“天下獨絕”的風景,守護這片土地,何嘗不是一份中國夢?
手執(zhí)書卷,獨品清茗
手執(zhí)一卷書,觸及這馥郁的書卷香氣,這是一種隨意卻絲毫不張揚的底蘊,誠然,縱歲月流逝,變的是人與歲月,這樣的氣息將抽泣成絲,綿延的好長好長。
輕拈一盞茶,柔脫一縷香,我們都是生活的一片茶葉,沉浮自若,即遇即別,詩情在于意,詩意在于心。
微抿一口香茗,伴著書,一行行,一字字細解,處處有味,滿口余香……茶,除了解渴,還可以養(yǎng)心,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清茶洗滌過的時光,必有不同滋味。
唯有這片遼闊的土地才有這“十年塵夢”的清茗,銘記這份特有的文化,何嘗不是一份中國夢?
孤然獨坐,琴音繚繞
哀婉,凄美的音樂總能讓人內心泛起淡淡憂愁,輕撫古琴的弦,輕輕一提,悠久音樂讓內心為之一顫,琴聲即心曲,音樂的最高境界亦是將內心世界表達出來,“沉醉不知歸路”,徜徉其中,孤然獨坐,與音樂作伴,獨品那份“寂”,緬懷過去,釋放現(xiàn)在,何樂而不為呢?空白式琴弦彈奏憂傷旋律,格調式音樂譜寫傷感音韻……
唯有這片遼闊的土地才有這般淡淡音樂,欣賞這份音樂,何嘗不是一種中國夢?
訴說離合,看透浮華
流星唯美劃于天際,孩子用文字期盼它的下次降臨,煙火綻放于夜幕,詩人用文字紀念剎那間的遺憾,小舟飄蕩于碧波,作家用文字訴說剪不斷的鄉(xiāng)愁。
在文字的熏陶下,我們領略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春意盎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夏之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晚秋風光,“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寒冬氣息,這是文字的魅力,讓我們看到大千世界的變化。
孤寂枝頭上一片枯葉,蒼白脆弱,飄飄墜落;煙花唯美綻放于浩瀚夜空;被雨洗濯的翠葉,葉尖上正掛著一滴未滑落的雨珠,晶瑩卻不刺眼……是文字描述了這感動的一瞬間,是文字道出浮華過后的蒼涼,是文字承載了幾千年來文化不朽的積淀。生死離別時,是文字給那一刻的無奈劃上記號,是文字給黯然人生的留戀留下畫面,是文字給喝下孟婆湯的不舍刻下印記。文字承載許許多多的情懷,懷著記憶的畫面,貫穿古今。
方方正正的文字是這片遼闊土地獨有的文化,是代表這個國家的精神!將它更好的傳承下去,這何嘗不是一份中國夢?
中國夢很簡單,很平凡,并不是單單希望國家繁榮富強,最美好的中國夢應該是守住這片土地獨有的東西,讓這份最獨特的韻保持它特有的幽香……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