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勇
2017年11月18日,國務院公布《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規(guī)定統(tǒng)一劃撥10%的國有股權給社?;?,2017年試點后,2018年即分批盡快完成工作。
從1990年代后期“抓大放小”的國企改革開始,國企職工的下崗、養(yǎng)老等社保成為焦點問題。這些職工的養(yǎng)老醫(yī)療等保障,主要就要由國有企業(yè)來承擔,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府對這些職工的“隱形負債”。
最初對這些“隱形負債”,是通過滾動展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下一代工作者繳納保險提供資金來源,即俗稱的“下一代養(yǎng)上一代”。但隨著老齡化加速,這個資金缺口越來越大。彌補缺口的方式有兩個,一個延遲退休年齡,讓工作者多交少拿。這直接涉及幾億工薪階層的個人利益損失,無疑會產生爭議。另一個方法就是劃撥國有資產給社?;?。從道理上講,只有在第二個措施的潛力用盡之后,如果仍然解決不了社保的資金缺口,才能考慮第一條途徑。
社?;鹩蓢泄蓽p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jīng)國務院批準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構成。其實,早在2001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就已規(guī)定了國有股減持及股權資產劃入社會保障基金,2009年一些國有上市公司就已劃轉股權,或通過將國有資本預算劃入公共預算,再劃入社?;?。換言之,這個鏈條在近20年前就已形成廣泛共識,近10年前就已開始落地了。只不過,由于涉及大量具體利益,難免存在一些博弈和反復。國務院最近的這個實施方案,不過是將前面這20年的理念與實踐,加以總結和推廣。
按2017年6月底的數(shù)據(jù)算,國企總資產的10%是14.3萬億,所有權權益的10%是4.9萬億,而2016年的社??傊С鍪?.7萬億。10%的劃轉比例,對社?;鹩袑嵸|性的改善。
這不僅意味著國企的股權多元化,有利于改善國企治理,也意味著有空間降低社保繳費費率,增加經(jīng)濟體的活力,甚至為轉向大賬戶甚至純個人賬戶的社保留足改革空間,
因為,政府設立社會統(tǒng)籌式的社保機制,以代際轉移的方式來解決社保問題,在激勵上會存在缺口越來越大的風險,因為領取社保的人難免存在“希望別人家的兒女多出點錢”的心態(tài)。更好的方式,是政府少收錢,把錢更多地留給工作者,設立相應的社保機制,讓各人自負其責,各家自負其責。政府只做最低限度的保底統(tǒng)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