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賞識教育的運用。做為一位母親,每當我的孩子受到他人或是老師的贊賞時,我總是頗感欣慰;年僅四歲的小兒,雖然年幼無知、天真浪漫,但對于收獲他人的贊賞總是其樂無窮。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在滿足生理與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尋求一個自已所歸屬的群體,并在這個群體中獲得尊重、愛護和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與教育學生時,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就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達到良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賞識教育的必要性 本質(zhì)與基礎(chǔ) 內(nèi)容與形式
下面,我就根據(jù)體校學生的特殊情況并聯(lián)系我在日常工作中的實踐,談?wù)剮c體會:
一、對體校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很有必要
暫且不去探討賞識教育的根源及其深刻的意義,從體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他們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賞識:
體校學生和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較而言,相同之處在于他們年齡層次相仿,是一群進入青春期的朝氣蓬勃、熱情向上的青少年。不同之處有許多:這些學生有的背井離鄉(xiāng),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校園里求學、訓練、生活。 他們中有的家境富裕,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有的卻家境貧困,他們幼小的肩膀上承載著父老鄉(xiāng)親的殷殷期盼,心懷著飛出大山的遠大志向;有的身體條件優(yōu)越,是某個訓練項目摘金奪銀的種子選手;有的一心要圓體育夢,無怨無悔地追求夢想。
當美麗的黎明來臨,人們還沉浸在熟睡的夢鄉(xiāng)中,這些十來歲初頭的同學們,已經(jīng)活躍在籃球場上、田徑場上、游泳池里,來不及品味美味可口的早餐,頭發(fā)的發(fā)尖上還滴著汗珠,帶著一身未及卸下的裝束與疲勞匆匆走進教室學習,等到別的普通同學放學后輕松享受生活的間隙,他們又生龍活虎地出現(xiàn)在各個訓練場上。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的流血受傷,淚水與汗水交織的艱辛的訓練生涯給他們青春的路上增添了難忘的一筆,比賽的成功與失敗磨礫著他們少不更事的心志,他們比同齡的其他同學,經(jīng)歷的更多,付出的更多,收獲的更多,需要得到的賞識也更多。
教師絕不能吝嗇或忘記對學生的賞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一句普通的賞識的話語,可以支持著比賽失利的他信心百倍地重返賽場;一個賞識的目光,可以激勵他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堅持到終點;一次賞識的行為,能讓他如沐春風,親切倍至。
二、賞識的本質(zhì)與基礎(chǔ)
同學們就像種子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力,教師就像園丁,要給予他們關(guān)心與呵護。老師對于學生的不求回報、默默無聞的愛就是賞識的本質(zhì)。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guān)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
基于愛的賞識才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基于愛的賞識才能讓教師充分發(fā)掘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不足點,從而根據(jù)他們的個性特點與思想品質(zhì)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就像農(nóng)民對待不同的莊稼施不同的肥料一樣,施對了肥料,找準了方法,才能讓莊稼豐收。
偶爾也會聽到社會上傳出有關(guān)于老師教育學生的負面新聞: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給老師送紅包,希望老師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多關(guān)注、多表揚、多賞識,而某些老師,確實需要這些“紅包動力”,才會給予學生賞識,這不僅違背了師德,也欺騙了學生與家長,更使得這樣做作、功利的賞識變得可笑與腐敗。
基于愛的賞識就是對學生諄諄的教誨,細致的了解,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與充分的尊重。
基于愛的賞識是潤如酥的天街小雨,滋潤心田;是怒放的映日荷紅,賞心悅目;是化作春泥的落紅,無私奉獻;是凌寒獨自開的紅梅,鼓舞人心!
而要想對學生的賞識達到意料中的效果。我個人認為,其基礎(chǔ)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人格魅力的影響無以能比。而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學校好比一種精致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diào)準,而這樂器是靠教師的人格來調(diào)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的終身,教師是傳遞真、善、美的使者,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人格,教師必須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人格,以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質(zhì)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而只有當這位教師擁有真才實學,充滿人格魅力時,學生們才會景仰他、聽從他。
記得一個冬日雪后的下午,我路過游泳池邊,看到摔跤隊的“小不點”,他才上小學五年級,卻一個人離開父母來我校訓練寄宿,才剛下訓,穿著單薄的運動服,手提滿滿的一桶熱水,步履蹣跚地走在通往宿舍的路上,我擔心雪后路滑,又怕他被熱水燙傷,走過去想幫他一把,他笑呵呵地望著我,滿不在乎地對我說:“謝謝李老師,我自己能行,你幫得了我一次,幫不了我下次,我們教練說一切要靠自己才行?!边@位教練面對生活獨立的品質(zhì)無形中成為了學生的榜樣。
三、賞識的形式與內(nèi)容
賞識的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
“良言一句三冬暖”。賞識其實可以很簡單,“你的想法很獨特,充滿了個性”、“你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評論實事,勇氣可嘉”、“你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一定能夠夢想成真”,學生聽到了這些賞識的話語,清楚了老師對自己的肯定與賞識,頓時充滿了自信,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與訓練中。正如卡耐基說:“使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贊美和鼓勵。
賞識是一次會意的眼神的交流。記得我在上《笑》這堂公開課的時候,臨近尾聲,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以“哭”為主題,仿造‘笑,造一組排比句”,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但并不是不能完成。學生們有的冥思苦想,有的交頭接耳,我搜索著目標,發(fā)現(xiàn)孫海燕其實已經(jīng)完成了任務(wù)。我暗暗高興,我知道這個女孩平時的語文成績不錯,這個題目難不到她。我期待著她站起來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可是她沒有,她總是那樣:文靜、內(nèi)斂、卻又想沖破“蠶繭”有所突破,這樣的類型,我管她叫“射擊型”,(平時班上的同學我都按照訓練隊的個性進行了類型的歸納)她渴望得到關(guān)注,卻又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如果用言語激勵,只會適得其反。我專注眼神看著她,她也意識到了我的目光,她有些不安,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微微地向她點頭,眼神里流淌著愛與暖,她站起來了!不急不緩地說出了答案。
賞識是師生間搭建心靈的橋梁,跨越溝壑的距離。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面對人生,面對生活,面對社會,總會有許多的疑問與選擇,他們渴望有一個值得信任的良師益友來開導他、鼓勵他,教師的賞識教育就能夠很好地擔當起這個角色。我班的劉婷婷同學,熱愛柔道,也是這個項目的佼佼者,但由于身體原因,她不能再練習柔道了,她無比失落。我多次請她到辦公室,面對面地坐著與之談心,我肯定了她在訓練項目上所獲得的成績,贊揚了她的堅強的品質(zhì)與不懈的精神,講述了許多著名運動員的事例與社會現(xiàn)實,幫助她從失望的泥沼中走出,重拾自信。
賞識或許是運動場上親密地拍拍肩膀;賞識或許是聲嘶力竭地吶喊助威;賞識也或許是一張只言片語的字條……
總而言之,關(guān)注學生、理解學生才能因人因事最合適宜地對學生進行賞識,達成最佳的賞識效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這枚滿懷希望的火種投入到青少年的純潔又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擦亮心靈的火花,綻放迷人的青春之光。
參考文獻:
[1]周宏.教你如何賞識孩子[M].華語教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李娜,邵陽市體育中學,中學語文,一級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