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舸
【摘要】《水滸傳》的作者利用山神廟巧妙地為林沖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虛擬法庭”。這個虛擬法庭具備了一個真正的法庭所需要具備的一切要素,也具備了一個真正的法庭所應(yīng)具有的權(quán)威性。作者巧妙地借助這個法庭完成了對高俅、陸謙等人的審判。同時也激起了讀者對林沖遭遇的無限同情,從而使林沖的復(fù)仇行為帶上了強烈的“正義感”。
【關(guān)鍵詞】《水滸傳》 情節(jié)設(shè)置 意蘊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45-01
《水滸傳》林沖遭受迫害起自“誤入白虎堂”,林沖雖淪為被告,身陷縲紲,卻始終是完全沒有過錯的一方;及至他身陷絕境,憤而手刃仇人,卻又不免暴力血腥。雖然我們出于樸素的正義觀,出于對林沖的同情,認可了這種行為,但只要未經(jīng)審判,這種行為只能認定為一種“仇殺”。[1]它畢竟不同于經(jīng)過公正審判以后的“行刑”來的更加正義。
很顯然,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中是絕然找不到一個能使林沖勝訴的法庭的。因此,作者利用山神廟巧妙地為林沖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虛擬法庭”。
先來看看這個“法庭”的環(huán)境:
入得里面看時,殿上塑著一尊,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
這個“法庭”三曹完備:
1.審判者——主審法官(金甲山神)、檢察官(判官)、法警衙役(小鬼)
2.原告——林沖
3.被告——陸虞候、富安、差撥
這個“法庭”既有呈堂供證,又有案情分析:
當(dāng)時林沖便拿了花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只聽得外面有人說將話來。林沖就伏門邊聽時,是三個人腳步響, 直奔廟里來;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再也推不開。三人在廟檐下立地看火。數(shù)內(nèi)一個道:“這一條計好么?”一個應(yīng)道:“端的虧管營、差撥兩位用心!回到京師,稟過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番張教頭沒得推故了!”一個道:“林沖今番直吃我們對付了!高衙內(nèi)這病必然好了!”又一個道:“張教頭那廝,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說‘你的女婿沒了,張教頭越不肯應(yīng)承,因此衙內(nèi)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兩個央浼二位干這件事。不想而今完備了!”又一個道:“小人直爬入墻里去,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個道:“這早晚燒個八分過了?!庇致牭靡粋€道:“便逃得性命時,燒了大軍草料場,也得個死罪!”又一個道:“我們回城里去罷?!?一個道:“再看一看,拾得他兩塊骨頭回京,府里見太尉和衙內(nèi)時,也道我們也能會干事。”
這個“法庭”還有被告的抵賴與激烈的“庭辯”:
翻身回來,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奸賊!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膊,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擱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绷譀_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
當(dāng)然還有行刑過程和行刑完任務(wù)的回繳:
把陸謙上身衣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里。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貋戆迅话?、陸謙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發(fā)結(jié)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這個虛擬法庭并不缺乏一個真正法庭所應(yīng)具有的權(quán)威性,因為在古人的觀念里,人可以不公,官府可以不公,律法可以不公,甚至皇帝也可以不公,而天和鬼神是至公至明的?!疤斓酪詣裆茟蛺簽楣保盎侍鞜o私阿”。所以,在林沖沽酒時于路邊“看見一所古廟”,于是跪拜道:“神明庇佑,改日來燒紙錢?!贝藭r,孤苦無依的林沖“萬里為囚,孤單一人掙扎在急風(fēng)暴雪之中,在現(xiàn)實世界之外,尋求山神的庇護”[2],這一細節(jié)也向我們提示,作者本人是將林沖的冤屈訴之于天的。然后作者設(shè)置了一系列極為巧合的情節(jié),甚至不惜直接出來評論道“原來天理昭然,佑護善人義士,因這場大雪,救了林沖的性命”,因為,在作者看來,天和鬼神的權(quán)威是高于人間的權(quán)威的,因此天和鬼神的判決才是至為公正的判決。
這個虛擬法庭具備了一個真正的法庭所需要具備的一切要素,而作者也巧妙地借助這個法庭完成了對高俅、陸謙等人的正義的審判。正是這種審判,一方面使林沖所遭遇的卑鄙無恥的陷害與殘酷決絕的追殺真相大白于天下,激起了讀者對高、陸謙等人的清醒認識與無比痛恨;同時也激起了讀者對林沖遭遇的無限同情,從而使林沖的復(fù)仇行為帶上了強烈的“正義感”。所以盡管林沖的復(fù)仇手段不免暴力血腥,但“人們絲毫不感到殺(陸謙)得心驚,反而感到殺得無比痛快”。[3]正是這種“正義性”,成就了林沖正面英雄形象的典型性,很好地完成了對全書重要主題的表達。
參考文獻:
[1]胡三如.《<水滸傳>中林沖形象淺論》,《文學(xué)教育》2007年8月.
[2]袁永華.山神證善惡 風(fēng)雪逼林反[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6):168.
[3]程郁綴.《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下冊,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