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朝輝
象背上的世界
◎ 鐘朝輝
在泰國,最過癮的還是在大象背上的旅行。
我們先去了位于叢林深處的大象養(yǎng)殖基地。這里養(yǎng)著多頭大象,大部分是母象和小象,只看到一頭公象遠(yuǎn)遠(yuǎn)地在一個角落里,長長的象牙發(fā)出亮光。大象的懷孕期長達(dá)18個月到2年,容易流產(chǎn),不易照顧。
每頭大象每天得吃15千克的食物,幾個身強力壯的專屬“保姆”每日負(fù)責(zé)喂食,用象草卷成的“大面包”就是大象的食物。每頭大象每天要吃100~150個“大面包”才夠。
在一頭小象旁邊,一個十來歲的女孩癡癡地望著我們。她穿著一件長長的、不合身的、臟兮兮的衣服,頭發(fā)亂蓬蓬的,光著腳。她有些羞澀,有些好奇,明亮清澈的眼睛別有一番奇異的美。
泰國叢林中大象的職責(zé)是搬運木頭,奇旺的大象職責(zé)是陪伴游客在叢林中尋找野生動物。
下午3點,我們騎在村里的大象背上,頓時視野就開闊了起來。視線越過屋頂看得更遠(yuǎn),可以看到田野后的田野、村莊后的村莊,還可以看到田野和村莊后幽深的叢林。騎象師是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他嫻熟地利用腳和手中的木棍來指揮大象行進(jìn)的速度和方向。大象載著我們一路慢悠悠地顛簸前進(jìn)。
大象帶著我們再次走進(jìn)幽深的叢林深處。深秋的叢林沒有潮濕的氣息,有的是桫欏樹葉的清香。桫欏樹樹質(zhì)堅硬,是尼泊爾寺廟里常見的材料。杜巴爾廣場上讓人驚艷的孔雀窗、用精致的手工刻出的繁復(fù)圖案,就是由桫欏木做成的。
大象可以走很多人無法行走的路線,它巨大的四只腳可以在布滿荊棘的叢林里踩出路來。騎象師一邊用腳控制大象的路線,一邊不斷地用木棍撥開眼前茂密的樹枝,以防我的皮膚被掛傷。我自是在奇特的感受里享受著,這種舒適似乎來自久遠(yuǎn),也許多年前剛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在這樣的節(jié)奏里開始感受人世的。
(摘自《旅行即修行》廣東旅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