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莉
論《心是孤獨的獵手》中的孤獨意識
◎冀 莉
卡森·麥卡勒斯所創(chuàng)作的《心是孤獨的獵手》是一部講述孤獨人群的作品。小說聚焦于人類心靈深處的孤獨意識,努力探尋消解孤獨的方式。本文通過分析四個小人物:比夫、米克、考普蘭德、杰克與兩個聾啞人辛格和安東尼帕羅斯的孤獨困境,探究作品中的孤獨意識。
《心是孤獨的獵手》是卡森·麥卡勒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一舉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美國“現(xiàn)代文庫20世紀(jì)百佳英文小說”第17位。它講述的是以聾啞人辛格為核心和四個小人物之間的故事,這四個人物分別是咖啡店老板比夫,小姑娘米克,黑人醫(yī)生考普蘭德和工人運動積極分子杰克,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可是卻不被身邊的人所明白與理解。強烈而獨特的孤獨感在這部作品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品中的人物無一例外都生活在孤獨中,比夫、米克、考普蘭德、杰克將辛格視為唯一能理解他們的精神寄托,辛格認(rèn)為癡呆兒安東尼帕羅斯是自己的知己。
生活在美國南方小鎮(zhèn)上的四位小人物比夫、米克、考普蘭德、杰克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與目標(biāo),可他們一次次在與身邊人溝通的嘗試中遭遇了失敗,處在無人理解的孤獨境地中。每個人都害怕孤獨,都不愿意每天生活在孤獨與寂寞中。
比夫經(jīng)營著一家咖啡館,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咖啡館里坐著的形形色色的顧客。比夫與妻子艾莉斯之間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諧,他們很少說話。米克是一個具有男性氣質(zhì)的小女孩,她喜愛音樂、繪畫,想要走出小鎮(zhèn)成為一名音樂家。但是她的夢想不被家人所支持,父母只認(rèn)為那是異想天開。
考普蘭德是一名黑人醫(yī)生,他始終懷有強烈的責(zé)任感和使命感,他把拯救整個黑人種族作為自己的莊嚴(yán)使命。為了理想,他犧牲了家庭,他的妻子和孩子都離他而去。杰克是一個積極組織工人運動的人,有著自己的政治見解,他對工作上遇到的失敗感到失望,對整個社會制度也感到無奈。他的內(nèi)心渴望著能出現(xiàn)一個能理解自己的人。
在小鎮(zhèn)上的很多人看來,辛格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慷慨地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他是一個耐心的傾聽者,他饒有興趣地聽著他們喋喋不休的發(fā)言,所以每個人都把他當(dāng)做知己和心靈的依托。小鎮(zhèn)上有很多關(guān)于他的傳說,一些人更把他視為上帝的化身。
辛格總是禮貌地注視著對方,微笑著傾聽著人們的秘密與渴望,比夫、米克、考普蘭德、杰克都認(rèn)為辛格理解了他們的話,認(rèn)同他們的思考方式與行為方式。實際上,諷刺的是辛格根本沒有聽懂過他們的話。辛格只是需要他們來排遣自己的孤獨。相同地,比夫他們也不能真正讀懂辛格,辛格的孤獨是深重的,是隱蔽的。
童年的經(jīng)歷讓辛格渴望愛與歸屬。辛格與安東尼帕羅斯在小鎮(zhèn)上共同生活了十年。對安東尼帕羅斯的深沉的愛是他生命的支柱。安東尼帕羅斯在一場大病后,變得暴躁,晚上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安靜地待在家里。他出門時,辛格緊緊地跟著他,他們走進(jìn)一個飯館,在桌邊坐下,安東尼帕羅斯偷偷地把方糖或一些銀器裝進(jìn)口袋。辛格總是為他付賬。
安東尼帕羅斯最后被送到了異地的精神病院,辛格的生活里從此只有對他們美好過去的回憶,和對假期短暫相聚的期待。沒有了他的陪伴,辛格搬到了新的住處,與比夫、米克、考普蘭德、杰克相處,借以消磨無聊的時光。當(dāng)他第三次去看他的伙伴,卻得到了他的死訊。這時的辛格陷入了絕望之中,導(dǎo)致了他開槍自殺。
安東尼帕羅斯是一個有著精神病的聾啞人,總是雙目呆滯,嘴角帶著傻笑。他在這世上最熱衷的事情就是喝酒和吃東西,幾乎不在乎任何事情。辛格總是對他說話,他的同伴基本不對他做出任何回應(yīng)。在安東尼帕羅斯被送到精神病院后,辛格去看望他時,安靜溫和的他在安東尼帕羅斯面前瘋狂快速地打著手語,辛格執(zhí)拗地認(rèn)為他能懂。
安東尼帕羅斯在整部小說中著墨并不多,可是他的兩次離開卻深刻影響著作品的主要人物與情節(jié)發(fā)展。在小說中,他是一個在孤獨人群中很特殊的角色。他似乎是唯一一個不需要向別人傾訴的人,不需要別人理解的人??墒聦嵣?,他只是回避了孤獨,安東尼帕羅斯借助酒與食物消除孤獨,不對生活作出理性的思考,沒有夢想與追求。人人生而孤獨,沒有人是不孤獨的,安東尼帕羅斯也不例外。
作品中孤獨的人試著尋找能夠消解自己孤獨的朋友,他們最終沒能因為另一個人而走出孤獨。對孤獨意識的思考是該作品的重要主題,孤獨的廣泛性與群體性得到了很完美的詮釋,由此麥卡勒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關(guān)孤獨意識的人生感悟與生命哲學(xué)。有一句話說,要么孤獨,要么平庸。孤獨其實是一種自我選擇,個性追求。小說中孤獨的人們并不可悲,而是給讀者一種悲壯的形象感覺,他們向我們傳遞的并非負(fù)能量,而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與自我堅守。
作者單位:周口幼兒師范學(xué)校 466000
冀莉(1988-),女,本科,專業(yè):漢語言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