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磊
(黑龍江大學中俄聯(lián)合研究生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淺談俄語翻譯教程
李宏磊
(黑龍江大學中俄聯(lián)合研究生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翻譯教程對于俄語譯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通過一本好的教程可以提高譯員的實踐能力。本文是通過比較分析以王育倫老師為主編的《俄譯漢教程》與以蔡毅老師為主編的《俄譯漢教程》(增修本)的異同點,從不同角度地了解不同時期編寫翻譯教程的著重點與理論思想。同時希望讀者通過該文章,可以進行結(jié)合兩本教程,強化自身翻譯理論基礎(chǔ),從而使讀者尋找適合自己的俄漢翻譯方法。
近幾年來,大學俄語教學中,除去注重視、聽、說以及翻譯理論的能力的培養(yǎng),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翻譯實踐的能力。翻譯是一種科學,同時也是一門技能,掌握語言并不意味著與成為好的翻譯等價。在熟練掌握該技能就必須有翻譯理論以及翻譯方法作為基礎(chǔ)。
翻譯理論;內(nèi)容體系;譯者修養(yǎng)
黑大版《俄譯漢教程》結(jié)構(gòu)緊湊。分別講述的是翻譯的實質(zhì)、翻譯簡史、翻譯標準,同時從譯者的角度來看,也講述了譯者所具備的素養(yǎng)等內(nèi)容。中間部分從語言、文化、詞語搭配上下手,進行翻譯過程中俄語漢語的對比,最后一部分用較大的篇幅表述了多種俄漢翻譯技巧。沿用了傳統(tǒng)的編寫體系,運用傳統(tǒng)的對詞法、句法的解析組成的翻譯教材,主要是從各種詞類到句類的結(jié)構(gòu)的翻譯,該書體系是由教學法體系演變而成。較為適用于應(yīng)試教育。
北外版《增修本》由上下冊組成,上冊主要由俄譯漢中詞匯與語法處理方法問題、翻譯技巧、附錄組成,同時也包含了某些詞與詞組的譯例。下冊包括:政論、小說、詩歌、科技、新聞報刊等各類題材的翻譯技巧,背景知識,還為了方便讀者,附錄一篇俄漢對照表。由此可見,該書較為側(cè)重介紹翻譯方法、總結(jié)翻譯技巧、同時注重了典型詞匯和句式的翻譯,較為適用于翻譯實踐中。
2.1 翻譯概述內(nèi)容的異同
北外版《增修本》上冊首先闡述了翻譯的一個定義:“語言是可以翻譯的”。同時也談及了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語法差異,每種語言都有其本身的特點,進而說明翻譯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隨后作者分出了翻譯標準、翻譯過程、翻譯作用、翻譯譯員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翻譯課的內(nèi)容和任務(wù)五大項。黑大版《俄譯漢教程》沒有實質(zhì)性地給出了翻譯的定義,而是總結(jié)了各個時期各個譯者給出的解釋,也講述了翻譯的交際性、科學性、雙語性、雜學性、創(chuàng)造性、局限性、翻譯教學和翻譯分類。
在提及翻譯標準時,北外版《增修本》的作者提出了“翻譯標準不是絕對的,而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不能死譯,也不能亂譯”同時當面對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時,許多人各抒己見,爭執(zhí)不休,而作者卻沒有明確的發(fā)表意見,他認為中國現(xiàn)今的翻譯理論正在不斷吸收國外翻譯理論的精華,從而逐步形成自身體系的翻譯理論。而在黑大版《俄譯漢教程》中,作者把翻譯標準分為四個方面闡述,即:“可譯”與“不可譯”、“直譯”與“意譯”、“翻譯標準”、“死譯”與“曲譯”這四方面的爭論。作者認為在翻譯過程中“直譯”與“意譯”應(yīng)該結(jié)合起來,在提及翻譯標準時,作者認為嚴復提出的“信、達、雅”在翻譯歷史中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2.2 在闡述譯者修養(yǎng)的不同
相對于北外版《增修本》中較大篇幅的翻譯理論以及翻譯技巧,王育倫老師在黑大版《俄譯漢教程》中花出一塊很大的內(nèi)容來寫關(guān)于譯者的素養(yǎng)問題。其中分為三大類:語言修養(yǎng)、雜學修養(yǎng)、譯德修養(yǎng)。在語言修養(yǎng)部分中,尤其提及了譯者需要有過硬的本國語功底,若本國語能力不過關(guān),則不能成為一名好的翻譯。同時也提及了當一名譯者掌握兩三門其他國語言在翻譯過程中體現(xiàn)的優(yōu)勢。此條在黑大版《俄譯漢教程》中的舉例較為充實:
Тиргартен(德,柏林街道名)
Скотланд-Ядр(英,情報機構(gòu)名)
Юью-Йорк Таймс(美,某報紙名)
在報刊中的外來語:
Юьюсмейкер(news-masker;деятель новостей;新聞人物)
Ваучер(voucher;向全體國民發(fā)放的有價證券)
Прайм-тайм(prime time;黃金時段)
筆者較為贊同王育倫老師的“母語”為翻譯之本理論,我認為,沒有較強的母語功底,漢譯俄時是無法深刻理解原文含義甚至曲解原文信息;俄譯漢過程中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語言匱乏、單薄的情況。所以做為我們來說,除去正常的俄語學習,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漢語學習,包括最基本的漢語語法、中國歷史知識、還有就是要多看雜書、好書,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增加譯者本身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還要盡量了解各行各業(yè)的專業(yè)知識,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在面臨不同領(lǐng)域的俄漢翻譯時做到得心應(yīng)手。
同時,筆者認為,作為譯者,我們應(yīng)該擁有較強的譯德修養(yǎng)。何為譯德,就是指翻譯過程需要遵循的準則,其中包括:1.盡全力完成翻譯工作;2.不要做超出能力范圍的翻譯工作;3.在時間允許范圍內(nèi)要進行譯文的校對以及潤色。
結(jié)論
每一套不同的教材都有其獨特的教學理念,所以不能對于所有的讀者都試用,因此需要辯證的看待我們?nèi)粘J褂玫慕滩?,因材施教,取長補短,教師取到教材里面的精華。兩本《俄譯漢教程》各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我們應(yīng)當借鑒兩本教程里面的優(yōu)點及現(xiàn)有的俄語研究成果,由于翻譯的復雜性,不僅需要譯者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底,還需要譯者具備文化知識、政治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等其他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譯者做好準備。
[1] 王育倫 《俄譯漢教程》.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蔡毅,靳慰然,草書勛等.俄譯漢教程(上)[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3] 蔡毅,靳慰然,草書勛等.俄譯漢教程(下)[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4] 黃忠廉,白文昌.俄漢雙向全譯實踐教程[M].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5] 從亞平,謝云才,楊仕章等.俄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6] 閆德勝.俄漢科技翻譯技巧[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7] 紀春萍 俄漢翻譯教材研究綜述
[8] 韓全會.漢俄成語翻譯構(gòu)式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4.
[9] А.Д.Швейцер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статус,проблемы,аспекты)M.1988.
[10] 叢亞平.俄語專業(yè)翻譯課程改革初探.中國俄語教學,2008
H35
A
1672-5832(2017)07-02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