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富
漫漫求學路 悠悠過往事
黃勝富
六月的風從遠方瞬間襲來,吹來了盛夏,也吹來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更喚起我心底很多的往事回憶。2016年高考的第一天,我與縣教體局的同志先后到了余干中學等幾個考點巡考,考生們嚴肅認真的神情、奮筆疾書的場景,仿佛讓我看見了過去的自己,把我的心拉回了三十多年前那段令人難忘的苦澀中又充滿甜美的青蔥時光……
回眸兒時的求學之路,我至今仍百感交集。我家住江西鉛山縣武夷山鎮(zhèn)的一個偏遠僻靜四面環(huán)山的小山村,那是一個住著三十幾戶人家,沒有江也沒有湖,只有一條稱之為港的小河穿村而過。村西頭唯一的一條坑洼不平的泥石路,蜿蜒曲折地通向山外的世界。
閉塞的地域環(huán)境,造就了山村的寧靜,也使得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條件極差,教育資源十分匱乏。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全村村小只有一名叫江大勝的老師負責教授一到五年級學生的全部課程。上課時,幾個年級的學生就擠在同一間教室里,老師輪流教大家算數、識字。在這種狀態(tài)下,在江老師的循循善誘的教育下,我度過了五年的小學時光。
到了上初中的時候,就必須離開村子,到二十多華里以外的下渠分場去上學。由于學校離家遠,只能選擇住校,一周回家一次。當時學校也沒有食堂,所以每次周末回家,我都要帶夠一周的菜肴,用毛竹筒裝好,帶到學校吃。所謂的“毛竹筒菜”其實就是咸菜、咸蛋之類的菜。對于當時的我來說,能夠吃上一頓新鮮營養(yǎng)的飯菜,簡直就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為了改善伙食,只能自己想辦法,在早上很早的時候我就去學校附近的溪里抓魚。說起抓魚,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敲魚”。小魚有時會躲在空隙的石頭底下,只要在溪灘上撿塊大石頭,選擇溪水較淺的地方,舉起大石頭用力敲砸溪中的石頭,然后把敲過的石頭翻過來,躲在石頭下面的魚就會被震暈,伸手撿來就是,捕捉率是相當高的。敲來的魚,我就拿到教我們物理的王正亮老師家里煮。王老師人很好,每次都很熱心地幫我煮魚,我很感激他。
“敲魚”雖然捕捉率高,但也要碰運氣的,并不是每次都有好的收獲。在山區(qū),還有一種非常有效的捕魚方法,那就是篩魚。這個篩子用竹子做成的,只有大人會做。當魚鉆進入篩子后,就游不出來了。一般天黑前把竹篩子放入水中,天亮時收獲,一天可以捕到一兩碗魚,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捕得更多。記得有一段時間,有人就在溪里布了竹篩子,每次我起早去敲魚的時候,就發(fā)現竹篩子里兜了許多魚,實在是抵抗不住對吃上新鮮菜的渴望,我就偷偷地把竹篩子里的一些魚抓到自己袋子里。就這樣弄了十來天,有一天老師感覺很奇怪地問我,“為什么我篩魚都沒有你敲的魚多?”這時我才知道,那個竹篩正是我老師布下的。當時我就告訴了老師實情,王老師非但沒有責怪我,還安慰起我來,這讓我更加地內疚自責。
伴隨著饑餓,我讀完了整個初中。初中三年,盡管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非常艱苦,但我時刻告訴自己,不刻苦讀書就永遠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因此一直非常努力,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那時候各門課程還沒有教案,數學老師總是在上課的頭一天晚上拉我到家里一起備課,商量著把題目答案先做出來,到了第二天再講解給同學們聽。記得有一次,我正好有事隔了兩天沒有上學,老師出于對我的關愛,硬是把課程往后推了一次又一次,這件事后來成為了同學們津津樂道的談資,更成了珍藏我心底中對老師的無限感恩之情。
1981年,我進入了離家有六十多華里遠的武夷山中學學習。進入高中后,吃的條件稍微得到改善,可以在學校食堂買到新鮮的飯菜。對于我來說,更為主要的困難還是每次放假回家。學校當時實行大禮拜制,兩周放假回家一次。每個大禮拜的星期六中午放學,也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全憑兩條腿走路,回家要途徑十六華里的林海山路,每次走到離家七華里、一個叫和尚坪的地方時,天就黑了。那時村子里還沒有其他人讀高中,路上沒有伴,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孤身一人走著漆黑的山路,那種內心的緊張和恐懼是可想而知的。一般情況下,母親都會讓大哥在天黑之前到達固定的地方接我回家,但大哥也有因農活太忙不能來接的時候,那我只有自己壯著膽子,硬著頭皮,拿著破手電筒,一邊大聲吼著歌,一邊加快腳步往前走。有一次,大哥又沒來接我,我像往常一樣,打著手電筒,哼著歌往前走,但越走越害怕,走到離家大約三華里的地方,突然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拿手電筒仔細一照,著實驚出了一身冷汗,眼前竟然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我心里非常害怕,雖然頭腦發(fā)蒙,兩腿發(fā)軟,還是逃命似的往前跑……
由于多種因素,特別是驚嚇過度,加上營養(yǎng)不良,我時常在學校生病,大熱天渾身發(fā)冷,穿棉衣還覺得冷。很多同學包括老師,都覺得我很異類。有一次上體育課時,體育老師指著我的鼻子生氣地說:“這么熱的天,你穿棉襖來上體育課,開什么玩笑?”
放假的時候,家里也請了幾個醫(yī)師診了多次,都沒有找出病因。父母最后沒辦法,請了神婆來看,說的很玄乎,講我上輩子與文曲星作對,這輩子不能再讀書了。父親聽從了神婆的話,不讓我繼續(xù)讀書??晌腋静幌嘈派衿诺幕闹囌f法,認為自己的病就是受了驚嚇、營養(yǎng)不良所導致的,堅持要讀書。就這樣,我和父親僵持了半個來月。最后,我跟父親攤牌,不讓讀書,就去學醫(yī),我一定要把自己生病的真正原因弄清楚。后來我就給山外來鄉(xiāng)村巡診的赤腳醫(yī)生背藥箱子,走家串戶給村民們瞧病,渴望當個赤腳醫(yī)生。因為當時村民管那些光著腳丫下田種地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叫做赤腳醫(yī)生,是個多么光彩的職業(yè)。大概不到一個禮拜,我的病竟神奇般地消失了,不再發(fā)寒發(fā)冷,精神也好了許多?,F在想來,應該是跟著赤腳醫(yī)生走家串戶,吃了不少村民給的好東西,營養(yǎng)跟上了,病自然就好了。
背了半個月的藥箱子后,赤腳醫(yī)生對我父親說,這孩子吃得苦,又上進,也挺聰明,在山溝里做赤腳醫(yī)生,實在是太可惜了。父親聽他這么說,又看見我病好起來了,就答應讓我繼續(xù)上學?;氐綄W校上了十多天學,又生病了,又出現了和以前一樣的癥狀,精神不振,時常低燒。請來的神婆再次堅決發(fā)出不能讀書的“警告”。在飽受反復生病的折騰煎熬中,我堅持到了高一結束。這一年,各門功課成績基本上都處在中下游水平,甚至全班后三名。班主任看到我的身體狀況,也建議我休學。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迷茫、困惑之中。
記憶是夢的一扇窗口。曾記得,那個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我心卻冰冷如鐵。不能讀書催發(fā)的不良情緒在心中瘋長,對上學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暑假期間,為了爭取上學的機會,我獨自一人走去縣城,找到在縣城開貨車遠房表叔黃良臣。我與良臣叔叔素未來往,但渴望讀書的念頭讓我鼓起勇氣開口,請他幫忙把我轉到鉛山一中讀書。叔叔便帶我找到了鉛山中學劉若德副校長,劉副校長是叔叔以前的戰(zhàn)友。他看了我初中的學習成績單,還一連出了好幾道題讓我作答,我都一一答出,很滿意,認為我是可以讀書的,更不存在觸犯了文曲星一說,熱心幫忙把我轉入了鉛山一中。得此消息后,我興奮不已,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深感,這是良臣叔叔、是劉副校長給了我這一次寶貴的讀書機會。
上學的問題解決了,最擔心的事還是生病。其實我心里明白也一直認為,自己時常生病的主因是長期營養(yǎng)不良,但窘迫的家境由不得我改善伙食。當時學校有一個規(guī)定,食堂買菜需要一名學生監(jiān)督,每天四五點鐘就得起床跟車推車,酬勞是每天可以免費吃食堂蒸的饅頭,而且管飽。為了這份“福利”,盡管每天起早、推車很辛苦,別的同學都不愿干,但我卻非常愉快的包下來了,直到高中畢業(yè)。周末放假的時候,我還會到良臣叔叔家?guī)兔ε窕穑嚲沼饗鹨部倳鲆粌深D香香的紅燒肉,讓我打打牙祭。
當時鉛山一中劃分了好幾類班,每個年級有三個大專重點班,三個中專重點班,其余的都是普通班。我轉入的是高二的普通班。剛開始,學習成績仍然不好,隨著身體的逐步恢復,不到一個學期,除語文和英語外,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都是全班第一名。學習成績的提高,使我萌生了轉入重點班學習的念頭。
我的班主任徐鴻冰老師,是東北南下的文職人員。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既嚴厲,又關心同學,而且正直的人。徐老師見我成績很好,認為我必須轉入重點班,便積極幫助我向學校申請,但因只剩一個學期就要高考,沒有一個班愿意接收。后來,我找到一個重點班的班主任,懇求他讓我參加重點班的每次考試,記得我那時是流著眼淚求他的,他不同意。由于條件有限,那時的復習資料很少,普通班根本就沒有復習資料,我又懇求那位班主任把一些重點班復習資料借給我看看,他也不同意,斜著眼說,復習資料都是保密的,不是誰都能看。至今我都記得自己失望無奈的神情。
雖未能如愿進入重點班,心中有太多的遺憾,但我并不氣餒,仍然拼命地看書,更加努力地學習。有的同學就說:“勝富,別做無用功了,普通班從來就沒有考取的,還不如跟我們一起去玩呢?!睂ν瑢W的話,我只有報之一笑,心中卻發(fā)誓一定要考取學校。學校有一片樹林,平時班上同學總喜歡去樹林里捉迷藏,我有時駁不開面子,也跟著去玩了,玩著玩著,就一個人躲到樹底下悄悄看書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高考如期而至??荚囍?,徐老師建議我參加大專的考試。我回家把老師的建議轉告了父親,父親略微思索了片刻,對我說,你到縣城讀書,家里已經欠下了好幾十元錢,弟弟妹妹也還要讀書,如果這次沒考上,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聽了父親這番話,我毅然決然地報考了中專。
普通班的同學大多是混高中文憑的,幾乎都不參加高考,所以也沒有本班老師帶考,只有另外六個重點班的考生有老師帶考,有些考生還有父母陪考,而我是獨自一人前去考試。特別令我感動的是,高考前,菊英嬸嬸特意給我準備了六個大蘋果,本來是讓我每天吃兩個,結果被我一天全吃完了,那真是天底下最好吃最甜的蘋果??!
高考結束,回到家中,父親問我考得怎么樣,我說感覺還可以,大部分題目都會做。父親說,孩子,如果感覺考不上,就痛痛快快地去玩,以后就沒有玩的機會了,如果感覺可以考取,就幫家里干些農活,也再體驗一下農民的艱辛。雖然我內心與父親的觀點完全相反,但為了鼓勵自己,還是跟著父親去干農活。
等待是令人煎熬的,得知同考的人有些已經陸陸續(xù)續(xù)拿到了錄取通知書,我心急如火,坐立不安,忐忑之情在逼人的暑熱里不斷發(fā)酵、膨脹。直到有一天,我與父親正在幫姐夫家插秧,只見分場書記騎車飛快地來到田邊找我父親,高興地說,你小孩真是不錯,幫我們分場爭了光,考上江西農墾學校咧。那一刻,我興奮極了,積壓在心頭的焦慮、不安一股腦兒全部釋放出來了,我使勁把手中的一把秧苗拋向天空,快速地跑到田邊河塘里,把腳洗干凈,穿上布鞋,頭也不回地跑了,只聽見耳后傳來了父親的嗔罵聲。
因為到縣城讀書,加上平時治病,家里的積蓄早已被我用光了,牛也賣掉了,親戚朋友能借的原先也都借遍了。上學的路費怎么辦,成為當時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后來還是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你三毛、我五毛、他一塊的,把我的路費給湊齊了。臨開學前,大家還從家中拿來米和菜,共同慶賀了一番,放了鞭炮,也喝了香檳酒,整個山村洋溢著歡樂喜慶。
求學路上,一路走來,我欠下了太多的人情。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上學,哥哥姐姐、遠房叔嬸、校長老師以及鄉(xiāng)親們的傾情相助和許許多多沒有一一敘說的親情、鄉(xiāng)情、友情、同學情、師生情,都沉淀在我的心靈深處,讓我每每想起心中都充溢著溫暖和感動。
懷著無比憧憬的心情,我踏入了江西省農墾學校的大門。入校后,我給自己定下了兩個方面的目標,一是“野蠻”其體魄,二是“文明”其精神,用現在時髦話來講,就是讓身體和靈魂都強健起來。
高中時的病痛折磨,讓我格外注重身體鍛煉。每天天亮前的一兩個小時,我就起床去跑上十來公里,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晚上,為了不影響同學們休息,就躲到廁所旁邊有燈的地方練習蹲馬步和拳術。其中,練過散打,打過太極,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少林拳。當時,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正在熱播,我就模仿電影里的那些武打橋段練習,時間一長,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樣了。村里來了個姓祝的武師,平常以教人練拳為生,每個徒弟收費五到十元。暑假回家的時候,一些小伙伴們慫恿著我和祝師傅比試了一番,或許祝師傅有意讓我,結果艱難打了個平手,后來就有不少小伙伴跟著我學拳。通過堅持鍛煉,不僅增強了自身的體質,還賺到了一些買書的費用。
在加強身體鍛煉的同時,我還廣泛閱讀了各種書籍,主要是閱讀了三個方面的書籍。一類是毛主席的相關著作,第二類書籍主要是關于哲學、歷史和文學方面的,還有一類是關于法律方面的書籍。
記得我十歲那年,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到村子后,全村各家各戶,到處都是撕心裂肺的慟哭,父母親更是抱頭痛哭了一個晚上。當時我非常不解,就對父母親說:“又不是家里死了人,何必哭得那么傷心?!”結果被父親狠狠地抽了一記耳光,他含著淚說:“毛主席是我們最親最親的人,毛主席去世了,天都塌下來了,你竟一點也感覺不到?!”為了理解父親說的這句樸實的話,我借來了《毛澤東選集》,認真學習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實踐論》《矛盾論》等主席著作,還背誦了《沁園春·長沙》《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主席詩詞,也學習了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等方面的書籍,都讓我茅塞頓開。我終于深刻認識到毛主席的偉大,明白了為什么天下的百姓都和我父母一樣對毛主席有著那么深入骨髓的愛戴和懷念之情。
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好,高考也是被語文拉了分。剛進農墾學校時,講話方言也很重,與同學交流比較費勁。為了把中文成績提上去,我開始狠補漢語拼音,聽著收音機練習普通話。也看了中國四大名著,發(fā)現了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聯系,四大名著都以石頭開篇,《西游記》里孫悟空是石頭里蹦出來的,《紅樓夢》原本就叫《石頭記》,賈寶玉便是補天之石遺棄人間,《水滸傳》里洪太尉搬開石頭放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國演義》關張用石磨對打被劉備分開,開啟了桃園結義。其間,還閱讀了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比如《二十四史》《中國通史》等,這些書籍對我以后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至今,我之所以能在報刊發(fā)表不少文章,是與我那時苦攻語文并對文學培養(yǎng)了一定的愛好息息相關。
促使我學習法律的重要因素,源于一個沉重的記憶。當年村民們除了種田外,還靠上山伐木補貼家用,一方普通的木頭能賣到好幾塊錢,特別是一些好木頭,比如杉木,價錢還要更高。記得那是1983年的夏天,村里有些大人商議著翻過分水關,到福建那邊砍杉木運回來賣,并叫上祝師傅帶了幾名徒弟去“保駕護航”。那時我正好放暑假在家,也不知是誰說我也練過兩下子,攛掇我也帶幾個小伙伴一起去,我當時覺得能夠出去見見世面,心里還挺興奮,瞞著父母親,不明就里地跟著去了。次日天剛蒙蒙亮,三十多人便出發(fā)了。說是跨省,其實就是翻過一個山頭。大概到了下午三四點鐘的樣子,大家把砍到的木頭往回扛。結果,在離武夷山鎮(zhèn)境內還有一華里的地方,被三十幾個福建人發(fā)現了并攔住不讓我們走,這時,祝師傅一使眼色,幾個徒弟蜂擁而上,跟對方打了起來,我有幾個小伙伴也動了手。見這情形,我趕忙上前勸阻,可雙方都打急了眼,攔也攔不住,最后把福建人都打得爬不起來,有一個人要不是我擋住,可能還要被打死。大家都非常高興,連夸祝師傅功夫了得,有說有笑地把木頭扛回了家,可我卻心情很沉重,感覺要出大事,一路上一句話都沒有,回家還被哥哥數落了一頓,“你就是縮頭烏龜,叫你去幫忙,你卻幫倒忙,看以后你怎么收得到徒弟……”果不出我所料,大概三天過后,公安來村里抓走了十多個人。當時恰好碰到全國嚴打,祝師傅被執(zhí)行槍決,還有十幾人被判了10至20年的重刑。經歷這件事后,我不斷在思索,被判刑的村民其實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只是因為不懂法,釀成苦果。也感覺自己的法律知識非常貧乏,甚至懷疑有些基層干部、基層民警是不懂法,亂執(zhí)法,太左了。所以我系統學習了憲法、刑法等法律法規(guī),后來還考取了江西省委黨校法律專業(yè)研究生,對法律進行了更為深入的學習。
在農墾學校的那兩年,有學習的充實快樂,有運動的酣暢淋漓,也有為了買書、為了日常必要開銷去賺取苦命錢的艱辛苦難。兩年的暑假,我都是在上山伐木、教人練拳中度過。為此,我還寫了一首蹩腳詩《苦命人賺苦命錢》,記錄下了當時的心情:苦命人賺的是苦命錢/苦命錢為血汗所染/嘩啦啦樹從天上來/哎呀呀為誰又擔險/多少次想扔掉肩上的枕木/發(fā)誓再也不賺這苦命的錢/稍歇片刻又將枕木重新扛上前/許多的債務何止枕木在肩/欠下的人情/省不了的開支/買東西的需要/都催促著我們像過客一樣奮不顧身繼續(xù)向前……
漫漫求學路,悠悠過往事。如今工作在外,我總愛一個人靜靜地面對家鄉(xiāng)的方向,回想求學歲月中那一幕幕難忘的如煙往事。我深深感嘆,雖然求學的日子有過淚,有過痛,很辛苦,多艱難,但在我心靈深處,仍然懷念那段充滿書香、激情燃燒的時光,那段充滿感恩和憧憬渴望的日子,那種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的感覺。我所經歷的錘煉打磨,讓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脆弱走向堅強,使我能夠坦然面對人生每一段經歷、每一個成敗、每一次榮辱。我所走過的每個歲月,每一份感動,每一份長進,都是一種最美的回憶,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教我不忘初心,奮然前行……
黃勝富,1966年生,江西鉛山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現任余干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2016年參與江西省領導干部赴芬蘭“生態(tài)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專題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