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應,陳西
(陜西省種子管理站,陜西西安710018)
陜西2015—2016年度水地小麥新品種展示試驗分析
張雙應,陳西
(陜西省種子管理站,陜西西安710018)
通過水地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對參試的13個新品種多點試驗的適宜性進行綜合分析。
小麥;新品種;展示試驗
為進一步對適宜陜西水地種植的小麥新品種的豐產性、抗逆性、適應性等特征特性進行綜合比較,篩選優(yōu)勢品種,總結配套栽培技術措施,加快陜西水地小麥新品種推廣,科學制定水地小麥品種區(qū)域布局意見,安排此試驗。
參試品種為近兩年通過審定的小麥新品種13個,分別為西農223、西農805、西安240、小偃269、小偃68、西農658、西農668、奉先211、閻麥2037、致勝5號、新麥153、興民618及天麥899。對照品種為陜西省推廣種植面積較大的小偃22。
1.2.1 采用多點試驗
覆蓋陜西關中東部、中部、西部8個試驗點,分別為興平市、華陰市、臨潼區(qū)、陳倉區(qū)、三原縣、岐山縣、周至縣及楊凌區(qū)。
1.2.2 田間設計
采用隨機排列法,不設重復,每個品種的展示面積為66.7 m2,種植10行,行距25 cm。小區(qū)排列與耕地方向垂直,展示示范區(qū)周圍設保護行。
1.2.3 田塊選擇
展示田應選擇交通便利、便于觀摩,且土壤肥力均勻的地塊。展示品種安排在同一田塊種植,每個展示點的同一品種要求相對連片集中。
播種采用人工開溝條播或點播,播種量因品種而異,可采用育種單位提供的最佳播量,要求播種行直、粒勻,播深一致,覆土適度。適期播種,地力按當?shù)貙嶋H栽培情況進行培肥。
地塊要求開闊平整,土質和前茬一致,地力均勻。播種和每一次栽培管理,要求同一天完成,栽培管理要及
表1 2015—2016年度水地小麥展示品種結果匯總表
(續(xù)表1)
(續(xù)表1)
時、一致。展示示范過程只防蟲,不防病,一律禁用除草劑。
記載生育期、產量結構、病害等基本情況,結果見表1。
各點播種時土壤墑情較好,品種普遍表現(xiàn)較好,病害輕,但因前期干旱等因素影響,產量不如往年,水地對照品種小偃22較上年減產約25 kg/667 m2。綜合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有小偃269、小偃68和西農658,較對照增產分別為5.34%、4.74%和4.60%,折合產量分別為554.34 kg/667 m2、551.20 kg/667 m2和550.47 kg/667 m2。
小偃269、小偃68、西農658的綜合表現(xiàn)較好,但在個別點有減產現(xiàn)象,可在陜西中西部灌區(qū)推廣種植;西農658可在中東部推廣;天麥899、閻麥2037、致勝5號3個品種在多數(shù)試驗點減產,綜合減產幅度較大,應繼續(xù)試驗觀察。
1005-2690(2017)11-0111-04
S512.1
B
張雙應(1974-),男,漢族,本科,助理農藝師,從事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
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