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峰 彭眾
西江流域南漢“姐妹”銅鐘
鄧國峰 彭眾
賀州乾亨寺銅鐘
賀州乾亨寺銅鐘和梧州感報寺銅鐘,是目前廣西僅存的兩口南漢青銅鐘,堪稱西江流域“姐妹”銅鐘。
賀州乾亨寺銅鐘,通高160厘米,口徑95.5厘米,周長3米,龍鈕高35厘米,為目前廣西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兩座南漢銅鐘之中較大的一座。該銅鐘上鏨刻的銘文共1 1 6 6字,寫明了大鐘的重量、鑄造時間、參與鑄造者等信息:
維大漢大寶四年歲次辛酉、九月辛酉朔、二十五日乙酉,鑄造銅鐘一口,重一千五百斤,收乾亨寺永充供養(yǎng)。
原供在梧州感報寺里的銅鐘,通高120厘米,口徑56.7厘米。銅鐘上鏨刻的銘文共86字:
維大漢乾和十六年太歲戊午閏六月庚辰朔十六日乙未,弟子萬華宮使桂州管內(nèi)招討使特進內(nèi)侍上柱國吳懷恩鑄造鴻鐘一口,重五百斤,置于梧州云蓋山感報寺永充供養(yǎng),上資當今皇帝龍圖永固,圣壽萬春。謹記。
賀州乾亨寺銅鐘自銘重一千五百斤,梧州感報寺銅鐘自銘重五百斤。由于年代不同,青銅器度量衡也有所不同,故而現(xiàn)在實稱的重量,并不能反映當時的實際重量。又由于南漢時期計量資料不完整,如果按唐朝一斤青銅重約663克和宋朝一斤青銅重約634克計算。那么,賀州乾亨寺銅鐘和梧州感報寺銅鐘初重,分別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00市斤和633市斤。
梧州感報寺銅鐘和賀州乾亨寺銅鐘分別鑄于公元958年和公元961年,它們共同見證了南漢劉氏統(tǒng)治西江流域的歷史。
責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