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芳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小紀中心衛(wèi)生院 江蘇 揚州 225000)
對COPD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探析
張炳芳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小紀中心衛(wèi)生院 江蘇 揚州 225000)
目的:探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60例患者分為C組和Y組(30例)。我院對C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Y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咳嗽癥狀和喘息癥狀緩解的時間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與C組患者相比,Y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更高,其咳嗽癥狀和喘息癥狀緩解的時間更短,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COPD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縮短其臨床癥狀緩解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優(yōu)質護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無法根治等特點。咳嗽、咳痰、胸悶、呼吸困難、喘息是該病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此外,部分病情嚴重者還可合并呼吸衰竭或肺心病,從而危及其生命。近年來,不少學者研究指出[1],臨床上在對COPD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有效地緩解其臨床癥狀。本文主要研究了對COPD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F(xiàn)將研究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COPD的診斷標準。2)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悶、喘息等臨床癥狀。3)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認知功能障礙。2)臨床資料缺失。3)患有精神疾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60例患者分為C組和Y組(30例)。在C組中,男女患者分別有18例和12例,其年齡區(qū)間為55~78歲,平均年齡為(65.71±2.01)歲,其病程為2~8年,平均病程為(4.23±1.21)年。在Y組中,男女患者分別有17例和13例,其年齡區(qū)間為54~75歲,平均年齡為(65.25±2.37)歲,其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為(4.05±1.3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1)對C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入院后,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COPD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護理方法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以提高他們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此外,要做好對患者病情的監(jiān)護工作,并對其進行飲食指導、用藥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2)對Y組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心理護理:由于COPD患者的病程較長,需要長期接受治療,因此他們極易出現(xiàn)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從而會給臨床上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感受和疑慮,認真傾聽其主訴,然后根據(jù)其具體的心理狀態(tài)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通過看電視、看書、聽音樂及與病友或親屬聊天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其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②進行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整潔的住院環(huán)境,將病房的溫度控制在20℃~23℃之間,將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并保持病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另外,每天要為患者更換床上用品,定期對病房進行打掃和消毒。③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向患者詳細講解進行呼吸訓練的目的、方法,指導其進行縮唇呼吸訓練與腹式呼吸訓練。同時,指導患者每天進行10~30min的步行、慢跑或做操等有氧運動,以增強其肺部功能,改善其咳嗽、氣喘等癥狀。④進行氧療護理: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將吸氧量設為1L/min,將氧氣的濃度設為25%~30%。每天對患者進行12~15h的吸氧治療。在此期間,定期為患者吸痰,注意保持其呼吸道的通暢。⑤進行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為其制定營養(yǎng)平衡的飲食方案,建議其多食用易于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等。
1.3 療效評定標準 用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評價兩組患者的治護效果。顯效:經治護,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有效:經治護,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經治護,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未緩解或在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觀察指標(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經治護后其咳嗽癥狀與喘息癥狀緩解的時間。(2)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共發(fā)出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為100%??倽M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兩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用(%)表示,用χ2檢驗;其咳嗽癥狀與喘息癥狀緩解的時間用均數(shù)±標準差(±sfalse)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的比較 Y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C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咳嗽癥狀與喘息癥狀緩解時間的比較經治護,C組患者咳嗽癥狀和喘息癥狀緩解的平均時間分別為(5.77±1.33)d和(7.02±1.87)d,Y組患者咳嗽癥狀和喘息癥狀緩解的平均時間分別為(4.15±1.33)d和(5.64±1.51)d,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可知,C組中對護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7例、15例和8例,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73.33%。Y組中對護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11例、18例和1例,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6.67%。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的發(fā)生和多種因素有關,如呼吸道感染、環(huán)境污染、遺傳、免疫力低下、吸煙等。該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2]。優(yōu)質護理主張以患者為中心,將人性化理念融入到護理工作中,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護理服務[3-5]。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到對 COPD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改善其預后。
綜上所述,對COPD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縮短其臨床癥狀緩解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曹淑芬.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30(21):159-160.
[2]孫娜.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護理中的應用及其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05):264-265.
[3]吳英,官小燕.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應用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5(22):5271-5272.
[4]任潔.優(yōu)質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6,15(01):158.
[5]金艷,鄭則廣.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4):135-137.
R473
B
2095-7629-(2017)1-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