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連卿 肖觀清 黃雪芳 李 燕 陳春香 何敏靜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綜合護理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緒及提高治療依從性中的作用
梁連卿 肖觀清 黃雪芳 李 燕 陳春香 何敏靜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評價應用綜合護理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緒及提高治療依從性中的效果。方法 選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間于我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透析效果、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惡心、皮膚瘙癢、睡眠質(zhì)量和透析間期體重增加)、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血肌酐、尿素氮、血磷、iPTH和甘油三酯的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lt;0.05),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5)。結(jié)論 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
維持性血液透析;綜合護理;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
慢性腎衰竭是終末期腎病的典型表現(xiàn),我國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約為13.4%,需要進行透析治療的患者超過200余萬人[1]。隨著我國透析治療的發(fā)展,多數(shù)尿毒癥患者的預期壽命得到較大幅度提高,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數(shù)量日益增長。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療的依從性,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護理工作是透析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評價應用綜合護理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緒及提高治療依從性中的效果,現(xiàn)將我院所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間于我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隨機數(sh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患者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70.1±12.8)歲,透析齡(8.7±6.1)年;對照組患者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68.3±11.6)歲,透析齡(8.5±5.9)年。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及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患,患者一般資料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gt;0.05)。
1.2治療方案 所有患者在常規(guī)飲食、口服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使用瑞典金寶(AK-200S)血液透析機,透析次數(shù)2~4次/周,每次透析時間4 h,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模式:(1)透析前:與患者充分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給予人文關(guān)懷,消除患者對治療的抵抗情緒;告知患者日常護理、服藥規(guī)律和相關(guān)不良反應的典型特點。(2)透析中護理:密切觀察患者透析中的一般情況和精神狀態(tài),指導患者通過心理暗示、興趣轉(zhuǎn)移等途徑減輕不良反應和不良情緒;(3)院外護理:結(jié)合患者的化驗結(jié)果和彩色圖示講解合理的生活習慣,避免高磷、高脂等飲食;定期與患者聯(lián)系,以“交流”形式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給予正確的指導意見。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透析效果、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焦慮、抑郁狀態(tài)采用SAS和SDS量表進行評價。生活質(zhì)量采用SF-36量表,總分百分制。治療依從性采用中文修訂版 Morisky 服藥依從性量表,總分0~8分,分數(shù)越低護理依從性越差。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透析效果的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磷、iPTH和甘油三酯的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lt;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透析效果的對比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lt;0.05;#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lt;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狀態(tài)、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的對比 治療3個月后,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狀態(tài)、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的對比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lt;0.05;#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lt;0.05。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對比 實驗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對比[n(%)]
慢性腎衰竭患者一般有較長的透析治療時期,多伴隨有鈣磷代謝異常、脂代謝異常、皮膚瘙癢和睡眠不佳等透析相關(guān)不良反應,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創(chuàng)新透析治療中護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預期壽命。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3 個月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磷、iPTH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下降更為明顯,而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明顯降低;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維持性透析患者由于長期接受規(guī)律的透析治療,伴隨有多重不良反應,普遍存在一定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表2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前SAS和SDS評分均較高。由于較為嚴重的負性心理狀態(tài),某些患者的治療信念不高,治療依從性較差,生活質(zhì)量較低。較低的治療依從性,特別是飲食的控制,嚴重降低治療效果。研究顯示,未進行飲食控制的透析患者每日磷元素攝入量超過1000 mg, 每次透析濾出量為800~900 mg,每周進行3~4次透析則每周積累的磷總量可達2000 mg以上,無法將血磷水平控制在指南建議的1.78 mmol/L以下的目標[3]。高磷可以引起甲狀旁腺激素的代償性增加,以及皮膚瘙癢、睡眠不佳和心肌損傷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應用優(yōu)化護理策略,在治療前充分評估患者的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生活階層、個人愛好和家庭特點等情況,會同家屬給予針對性的人文關(guān)懷,使患者重拾治療信心,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好的依從性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相關(guān)治療,對于治療中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和如何避免或早期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及其正確處理能夠深入接受,配合規(guī)律正確的服藥,明顯的提高了治療的獲益[4]。
綜上所述,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
[1] 康陽陽, 劉章鎖, 劉東偉. 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薈萃分析[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6. 36(9): 785-789.
[2] 海潤玲, 趙岳, 高敏. 尿毒癥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后抑郁的評估[J]. 中華護理雜志, 2013,48(4):337-339.
[3] 盛曉華, 汪年松. 美國腎臟病基金會腎臟病預后質(zhì)量倡議工作組血液透析充分性臨床實踐指南(2015年更新版)解讀[J]. 世界臨床藥物, 2016,(8):508-512.
[4] 岳秀娟, 袁左鳴. 老年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依從性及與社會支持度的相關(guān)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32(21):4758-4759.
R473.5
B
1004-7115(2017)11-1310-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7.11.044
梁連卿(1963—),女,廣東珠海人,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