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峰
摘要:問題設計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本文從問題設計的目標要明確;課堂設計的層次要清晰,難度要恰當;問題設計的角度要新穎三方面入手,探討了優(yōu)化英語課堂問題設計應注意幾個問題,從而使課堂提問成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英語教學;問題設計;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21-087-1
課堂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它直接關系到教學任務的落實,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思維的啟迪,因此,我們必須優(yōu)化設計課堂提問。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課堂提問設計呢?筆者認為:
一、問題設計的目標要明確
中學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既然是語言,就應該讓學生多聽、多讀、多寫、多講,和語文學科一樣,應用于平時的交際中。然而對于我們農村中學來說,卻沒有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去聽、去說,因而45分鐘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45分鐘里的聽、說、讀、寫訓練也成了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每次提問,都必須有所為:或引起注意,或強調重點,或激發(fā)思考。課前提問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預習是否認真,存在何種問題);課中提問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組織教學;課后提問可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探索教材以外的知識,擴展知識的范圍。
二、課堂設計的層次要清晰,難度要恰當
課堂提問一定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水平精心設計,通過分層提問,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各層次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reading學習快要結束時,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老師的點撥對課文已經基本有了了解,我于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首字母填空,即考察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又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We know something interesting about colours in the article. Colours can affect our moods.
Blue can make us feel calm, p and r. W blue clothes or s in a blue room is good for our mind and body. It can also represent s.
If you are feeling s, you should wear white. It is also the colour of purity. Many women like to be in white on their w day.
Warm colours can give you a happy and s feeling. People living in cold climates p to use these colours. They w r use colours like orange or yellow t white or blue.
……
接著又讓學生進行話題討論,發(fā)揮自由想象的空間,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Groups of four
Topic A: One of you is an expert(專家) on colors, and has the job of using colors to help people.
The other three ar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mind illness.
①feeling sad ②dont have enough courage when making decisions ③feeling tired
Topic B: I am ornamenting(裝飾) my new house. There are three bedrooms for my parents、 my son、 my husband and me. My son is 4 years old. My parents are in poor health. My husband and I are very busy, and we often feel stressed. Now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paint our bedrooms.
教師從不同角度,由易到難,創(chuàng)造一種能使學生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考的情景,并獲得成功的機會。
三、問題設計的角度要新穎
人人都有好奇心,但是如果一個問題老是舊調重彈,將會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們交換以下角度,使之新穎奇特,那么學生就會興趣盎然。教師思路要明確,有條理,合乎邏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打開科學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是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啟蒙階段。也就是說:學生對任何一門新的學科或是新的老師都多少有著一種新的期待和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的增多,理論性的知識的涌入,特別是教師長久不變的教學模式,會使這種興趣迅速衰退,使教學逐漸陷入泥潭。所以興趣的培養(yǎng)必須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必須做到以學養(yǎng)趣,以趣促學。
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真正地活躍起來,教學中就要注意趣味性。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要靠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誘發(fā)出來。因此,教師要從教材中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熱點,構建提問序列,力求提問形式新穎別致,富有新意,是學生喜歡回答。例如,在復習be satisfied with這一句型時呈現的例子時,
Are you satisfied with the judges(裁判) in the match of England VS German?
Which football team in this years World Cup are / arent you satisfied with?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即將開幕,尤其是男孩子特別熱愛,舉一些這樣的例子,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討論并回答,學生不但感到趣味無窮,還可以加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以上幾點我認為是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但是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在于設計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與教師的提問技巧有關,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這樣,提問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