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雨
NBA新賽季已經(jīng)迫在眉睫,小牛在其官方微博上發(fā)布了一段視頻,庫班表示,球隊的中文譯名并不是很準確,希望聯(lián)合翻譯專家和廣大球迷,一起為球隊取一個新的中文譯名。
“多年以來我一直了解到,小牛隊的中文隊名翻譯并不準確。據(jù)我所知,‘小牛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幼小的牛(Small Cow),這和英文隊名‘Mavericks沒有任何聯(lián)系。因此,我們決定和各位朋友們一起更改小牛隊的中文隊名。”庫班在視頻之中說道。
Maverick這個詞,的確不該譯成小牛。但一個球隊的名字,和人名一樣,叫的時間久了,原先取名時的含義會漸漸淡去,所以中國球迷倒也不太在意這個“錯誤”。
但遠在大洋彼岸的球隊老板希望更改,人們還是要相應一番的——短短幾天,就有上萬人在小牛官微上出謀劃策。
我們不妨先弄清Maverick這個詞的來源,它最早是一個源自安古魯薩克遜民族的姓氏,本身并無字意。后來這個詞出現(xiàn)字意,則源自一位德州名人塞繆爾奧古斯(1803-1870年)的一段事跡。
塞繆爾奧古斯是德克薩斯共和國(1836-1845)的開國人之一,晚年時,他成為德州最大的地主,擁地三十萬英畝之巨。在1845年,一個欠錢者以牛代錢,給塞繆爾奧古斯四百頭牛還債。當時的成規(guī),牛的歸屬取決于牛身上的烙印,人人行之,但塞繆爾奧古斯不肯(也有一種說法是他的疏忽)為這些牛打烙印。
從此未打烙印的小牛,一律被稱為Maverick。慢慢的,幾經(jīng)流傳,到了南北戰(zhàn)爭后,這個詞跟著德州牛仔的足跡遍及各州,字意通行全國,正式列入字典。再后來這個詞也可以泛指其他牲畜,包括馬、驢、騾子等。
Maverick的愿意雖然是源于小牛,但字意強調(diào)的是“沒有打上烙印的牲口”。更重要的是,這個詞還有衍生的解釋,就是特立獨行、不守陳規(guī)的人。綜上所述,Maverick被翻譯成小牛隊,顯然是不對的。
就算從常理出發(fā),達拉斯這支球隊也不應該以小牛為名。眾所皆知,一般球隊的名稱如果和動物掛鉤,多半要選取一種兇猛威武的動物,比如同在NBA聯(lián)盟中的老鷹、黃蜂、雄鹿、猛龍、灰熊和森林狼等,沒有一個聽上去是善茬,偏偏小牛顯得有些孱弱無力,完全沒有兇狠的氣勢。
從時代背景上來看,小牛成立于1980年,在它創(chuàng)建之前,聯(lián)盟已經(jīng)擁有一支成立于1966年的芝加哥公牛隊。一支新軍,固然是處于新生狀態(tài),但也不至于在隊名上就向?qū)κ质救趿恕钊醯男∨o論如何也不能和壯碩的公牛相抗衡。
當然,中國有句古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但這句話的釋義是比喻經(jīng)驗較少、情感較少或沒有主觀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顧慮,敢作為。這不算是什么好的形容詞,并無積極向上的含義。
小牛目前的隊徽是從庫班2000年購買球隊之后開始使用的。整個隊徽呈倒三角形,中間的半邊馬半邊籃球的造型十分醒目,馬頭鬃毛飛揚,顯得激情四射。這個隊徽的模樣,更是直接否認了小牛的譯名。
其實不只是隊徽,包括球隊的吉祥物Champ,也是一匹藍色的小馬(小牛有兩個吉祥物,另一個是MavsMan,是一個類似蜘蛛俠造型的人,經(jīng)常表演各種高難度扣籃)。也就是說,達拉斯人或許覺得自己城市的籃球隊是“小馬”,但絕不可能是“小?!?。
問題來了,小牛的新中文隊名到底該叫什么呢?
若是從寓意出發(fā),馬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它符合特立獨行的氣質(zhì)。在中文里,我們常常用“脫韁之馬”形容一個人不受約束和羈絆。達拉斯地處得州,有很深的牛仔文化,但必須注意的一點是,牛仔們騎的可不是牛,而是馬。
在體育圈子中,Mavericks這個詞,也不是專屬于達拉斯這支職業(yè)籃球隊的隊名。除了NBA的這支球隊,北美范圍內(nèi)還有13支不同運動領域的球隊的隊名是Mavericks。
比如在加拿大的卡爾加里,有一支橄欖球隊叫Calgary Mavericks,隊標形象是一匹齜牙咧嘴的野馬。再如美國的堪薩斯城,有一支冰球隊叫Kansas City Mavericks,隊標形象是一匹正在打冰球的馬。得克薩斯大學的阿林頓分校,他們學校所有門類的球隊都統(tǒng)一被稱為Mavericks,隊標同樣是一匹似乎在奔跑中的駿馬。
由此可見,在北美地區(qū)人們的理解下,現(xiàn)在的Mavericks大多是被看作馬。
中國球迷在給小牛想新名字是,很多人也秉持這樣的觀點,所以他們起的名字也和“馬”相關(guān)。小馬、寶馬、烈馬、悍馬、天馬、野馬、奔馬、駿馬、千里馬……各種馬幾乎都出現(xiàn)了,也有球迷認為雖然是馬,但可以稍微委婉一些,于是就有了良駒、寶駒、烈騏、天騏、天駿……這些沒那么直白的“馬”。
當然,還有一部分球迷更傾向于意譯“Maverick”這個詞。獨行俠、冒險者、探險家、自由人、逐夢人、天行者、逆行者……都是意譯而來的隊名,雖然沒有了動物的元素,但卻彰顯了球隊特立獨行的冒險精神和品質(zhì),是另一種給球隊命名的方式。
答案很快就會揭曉,不管Mavericks最終被譯為哪個新名字,它都是比“小牛”更為準確的。問題在于,NBA一共擁有30支球隊,而中文譯名有誤的并非只有小牛一家,難道有一天其他球隊也要改名嗎?
比如Philadelphia 76ers被錯誤地翻譯為“費城7 6人”,是因為國人有看到“er”就翻譯成“人”的習慣。事實上,這一隊名的來源是美國1776年所發(fā)表的獨立宣言,是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紤]到這是在致敬兩百多年前的那些開國功勛,他們建議將其翻譯為“先賢”或“革命者”更符合英文的原意,而目前的翻譯難免會讓一些球迷誤以為和“76個人”有關(guān)。
其實對中國球迷而言,根深蒂固的情感應該遠勝于這些翻譯上的瑕疵。大家對現(xiàn)在的隊名早就叫順口了,想再突然改變其實已經(jīng)很難了。另外,許多詞匯與已有文化也將隨著隊名的改名被取代,比如深入人心的“牛馬大戰(zhàn)”也作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