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杰
宋代詩人周必大曾詩云:“或藏綠豆因醉翁”。講的是《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早年不得志時,其妻子李氏每日早上吃豆子稀飯以節(jié)省家用,并供歐陽修讀書至金榜題名,歐陽修后深感妻賢,于是定下每年臘月初五吃豆子稀飯的家規(guī),以示紀(jì)念,流傳到民間,就形成了煮“五豆”的習(xí)俗。
綠豆在我國已有兩千余年的食用歷史,傳統(tǒng)綠豆制品有綠豆糕、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等等,都是人們?nèi)粘R姷降拿朗场?/p>
綠豆深得明代李時珍喜愛,如在《本草綱目》里說“綠豆,處處種之?!比擞弥鯊V,可作豆粥、豆飯、豆酒,炒食、面食,磨而為面,澄濾取粉,可以作餌頓糕,蕩皮搓索,為食中要物……”可見當(dāng)時綠豆確實(shí)是融入到日常飲食當(dāng)中,所以古人對于綠豆藥效也有了深刻的體會,認(rèn)為綠豆可以清熱消暑,利水解毒,主暑熱煩渴、感冒發(fā)熱、痰熱哮喘、頭痛目赤、口舌生瘡等,同時強(qiáng)調(diào)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所以在夏季,綠豆將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保駕護(hù)航。
綠豆皮又叫綠豆衣,即綠豆的種皮,性味甘寒,功能解熱毒,退目翳,它的清熱消暑作用,比綠豆還好,如唐代醫(yī)家孟詵就說:“今人食綠豆皆撻去皮,即有少壅氣,若愈病須和皮,放不可去?!彼韵募鞠詈染G豆湯時,將綠豆淘凈,用大火煮沸,熬10分鐘左右,見湯色碧綠清澈即可,注意不要久煮,這樣才可以達(dá)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另外,由于夏天晝長夜短,氣候炎熱,很容易讓人煩躁不安難以入睡,用綠豆皮做枕頭,既能解暑又有利于睡眠,老年朋友還可以加些菊花、決明子等,這樣不僅可以消暑,還能安神、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