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霞
設計意圖:
依據指導綱要發(fā)現活動素材
買賣商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發(fā)生,人民幣中也蘊含著有趣的數學知識,而且人民幣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物品,幼兒對它比較感興趣。
結合園本特色融入本土文化
說到浙江義烏,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國際商貿城,它是我們義烏的標志,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場,就在我們賓王幼兒園的附近,因此我們賓幼的孩子們對國際商貿城無比熟悉,再者我們賓王幼兒園大班的三樓大通道就有一個大型公共區(qū)域——商貿長廊,在平時的區(qū)域游戲中我們大班的孩子對錢、買賣交易有一定的經驗積累。
活動目標:
1.技能目標:認識1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習10以內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認知目標:知道購買物品時要排隊付錢,能大膽表述購物結果。
3.情感目標:喜歡參與數學活動,感受合作購物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學習10以內人民幣的兌換。
2.難點:找朋友合作湊夠10元錢。
活動準備:
PPT課件,人手一個小挎包,每個背包里裝10元錢(不同的組合如10個1元硬幣;一個5元紙幣加5個1元硬幣;兩個5元紙幣;10元錢),購物賬單,籃子若干, 1-10元不同價格的各種物品;
活動過程:
1.走進國際商貿城,激發(fā)幼兒的購物欲望。
(1)創(chuàng)設逛商城的游戲情景
請幼兒背著小挎包,觀看PPT國際商貿城大門的照片,教師提問:你認識這個地方嗎?國際商貿城里賣什么物品?
我們的國際商貿城里的貨品真多,就像一個大超市,有沒有看到喜歡想買的東西?買東西我們需要用什么去交換?(錢)
(2)認識人民幣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用錢買過什么東西?(經驗的回憶)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的挎包里就裝著錢,請幼兒認一認錢包里的錢。按照小朋友說的依次出示不同面值的1元、5元、10元錢。
教師小結:這些錢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
請幼兒數一數錢包里共有幾元錢,分別由什么組成?如我的包里一共有10元錢由10個1元錢組成,我的包里有10元錢是由一個5元錢和5個一元錢組成的等等。
2. 逛國際商貿城,購買物品
(1)自主購物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人民幣,我們就可以去逛街購物了?!崩^續(xù)觀看PPT,來到了一家玩具店,店里的商品上藏著小秘密,引導幼兒觀察商品上的標價,說說標價上的數字有什么意義?
認識購物賬單,了解如何記賬。并提出購物要求:1.只能買1件物品;2.排隊付錢;3.買好物品完成購物賬單。
幼兒自主選擇商品,可以直接向店老板(配班老師)付錢,也可以自主投幣。請幼兒把用掉的錢和余下的錢用記賬的方式在購物賬單上記錄下來。并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的賬單,說說錢包共有10元錢,買了××(物品)用了×元錢,錢包還?!猎X。
(2)10元超市,合作購物
繼續(xù)逛街購物,來到一家有趣的10元超市,里面的商品都買十元錢。但是幼兒挎包里的錢不夠十元了,怎么辦?請幼兒思考,引出合作購物。
購物要求:1.找好朋友湊夠10塊錢,一起商量購物;2.排隊付錢;3.買好物品合作完成購物賬單。
好朋友合作完成購物賬單,并能大膽向大家介紹。如我出了4元錢,他出了6元錢,我們湊了10元錢買了一個××玩具,2人合作完成購物賬單。又如我出了2元錢,他出了1元,他又出了7元錢,實現3人合作完成購物賬單。
活動反思:
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逛商城,幼兒對國際商貿城實在是太熟悉了,一看到商城的照片興趣瞬間點燃,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從而成功的使幼兒進入到顧客這一個角色中,創(chuàng)設購物的游戲情景,引出人民幣。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自主購物,以店老板的身份對幼兒提出了購物要求,讓幼兒進行購物游戲,購物付錢的方式可以是自助付款,也可以是向老板付款,其目的在于滿足幼兒的個體差異,能力強的幼兒自助投幣、自助找錢,能力弱點的幼兒就向老板付款。完成購物記賬并能向大家介紹。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讓幼兒復習10的分成,我有10元錢買了鉛筆盒花了6元錢,錢包里還有4元錢。10分成了6和4。
活動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10元超市,這環(huán)節(jié)承接上個環(huán)節(jié),超市里所有的物品都賣10元錢,但孩子通過上個環(huán)節(jié)的購物,錢包里都不足10元,那要怎么辦?從而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大班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合作意思,能快就想到了找好朋友合作湊錢,從而完成購物。這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練習的是10的組成,幾和幾湊成10,更有的孩子能完成3筆相加,如我出了3元錢,他出了2元,他又出了5元錢,3+2+5湊成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