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強+杜金鈴+杜明桂
摘要:對銀氨溶液自身反應(yīng)成鏡做了探究,發(fā)現(xiàn)用濃度大于6%的硝酸銀溶液和氨水,添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來配制銀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熱,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生成銀鏡。設(shè)計添加氫氧化鈉的銀氨溶液鑒別甲酸的實驗,實驗生成了銀鏡;用離子色譜法測定反應(yīng)前后溶液中甲酸根離子濃度,濃度幾乎不變,認為甲酸沒有參與銀鏡反應(yīng)。
關(guān)鍵詞:甲酸;銀氨溶液;銀鏡反應(yīng);離子色譜法;實驗探究
文章編號:1005–6629(2017)11–0068–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一些高等有機化學教材涉及到甲酸的鑒別時,都認為銀氨溶液可以鑒別甲酸,因為甲酸分子中有醛基,故有還原性;甲酸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常用于甲酸的定性鑒定[1~2];甲酸可被弱氧化劑氧化,生成碳酸鹽,能與托倫試劑作用生成銀鏡[3]。從20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有30多篇文獻認為甲酸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并探討如何實驗能制得漂亮的銀鏡[4~7]。在教學測試中,常有認為甲酸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的試題,甚至高考試題,如2011年江蘇省高考化學試題第17題(3)。為此,對水浴加熱銀氨溶液在較短時間內(nèi)生成銀鏡的條件和水浴加熱條件銀氨溶液與甲酸根離子能否反應(yīng)作了探討。
1 水浴加熱銀氨溶液在較短時間內(nèi)生成銀鏡的條件
1.1 添加NaOH溶液的量對生成銀鏡的影響
在干凈試管中加入10%的AgNO3溶液5mL,滴加數(shù)滴10%的NaOH溶液,再滴加10%的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為止,放在沸水中水浴。實驗現(xiàn)象見表1。
結(jié)論:沒有滴加NaOH溶液的實驗沒有生成銀鏡,滴加NaOH溶液越多,生成銀鏡的時間越短,生成銀鏡的顏色越黑。
銀鏡的白度和厚度與水浴加熱時間有關(guān),生成銀鏡后再水浴加熱一段時間,銀鏡會明顯變白變厚,即使生成黑色的銀鏡再沸水浴加熱幾分鐘也會變白色。加入NaOH易生成銀鏡,以下實驗探究以加入2滴10%的NaOH溶液為基準。
1.2 銀氨溶液的濃度對生成銀鏡的影響
在干凈試管中加入不同濃度的AgNO3溶液5mL,滴加2滴10% NaOH溶液,再加入相應(yīng)濃度的氨水(氨水百分比濃度與硝酸銀溶液相同)至沉淀恰好溶解為止,放在沸水中水浴加熱。實驗現(xiàn)象見表2。
結(jié)論:AgNO3溶液和氨水的濃度低于6%時難以生成銀鏡或不能生成銀鏡。
1.3 水浴的溫度對生成銀鏡的影響
在干凈試管中加入10%的AgNO3溶液5mL,滴加2滴10%NaOH溶液,再滴加10%的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為止,不同溫度水浴。實驗現(xiàn)象見表3。
結(jié)論:水浴溫度越高生成銀鏡的時間越短,水浴溫度低于90℃難以生成銀鏡或不能生成銀鏡。
總之,用濃度大于6%的AgNO3溶液和氨水,并添加適量NaOH溶液來配制銀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生成銀鏡。延長水浴時間,銀鏡會變白變厚。
用添加NaOH的銀氨溶液,在較高溫度水浴加熱來檢驗甲酸時,若添加的NaOH中和甲酸而沒有NaOH剩余,則不能生成銀鏡;若添加的NaOH中和甲酸且有NaOH剩余,當然能生成銀鏡,那么此時有沒有微量的甲酸根離子參與反應(yīng)呢?
2 水浴加熱條件銀氨溶液與甲酸根離子能否反應(yīng)
2.1 基準甲酸鈉溶液的配制和離子色譜法測定
稱取6.801g分析純的甲酸鈉(M=68.01g/mol),用適量的水溶解,然后轉(zhuǎn)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再滴加10滴10% NaOH溶液(防止甲酸根離子水解)后加水定容,得到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000mol/L的基準甲酸鈉溶液。100mL基準甲酸鈉溶液,一部分用于離子色譜法測定,另一部分用于銀鏡反應(yīng)實驗。
將基準甲酸鈉溶液稀釋至1000倍,用離子色譜法測定甲酸根離子的峰面積。平行測定2次,取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4。
2.2 反應(yīng)前后溶液的制得和離子色譜法測定
2.2.1 反應(yīng)前溶液
取100mL容量瓶,加入10%的AgNO3溶液50mL(密度為1.09g/mL,含有AgNO3約為3.2×10-2mol),滴加20滴10% NaOH溶液,再滴加10%氨水至沉淀溶解。用吸量管移入10mL基準甲酸鈉溶液(含有甲酸鈉為1.0×10-2mol),再滴加10%氨水至沉淀溶解,加水定容。100mL反應(yīng)物混合液,50mL用于銀鏡反應(yīng)實驗,其余溶液用于離子色譜法測定。
2.2.2 反應(yīng)后溶液
取50mL容量瓶,加入反應(yīng)物混合液并定容。將容量瓶下半部浸沒在93℃左右熱水中水浴加熱30min,生成光亮白色銀鏡。靜置冷卻至室溫,溶液澄清,此時液面仍處于刻度線(用玻璃棒刮開刻度線附近的銀鏡后觀察)。澄清溶液用于離子色譜法測定。
將反應(yīng)前后的溶液稀釋至100倍,用離子色譜法測定甲酸根離子的峰面積。平行測定2次,取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4。(注:甲酸根離子濃度相近,可近似地認為甲酸根離子的峰面積與濃度成正比)。endprint
結(jié)論:反應(yīng)前后溶液中的甲酸根離子濃度幾乎不變,因此銀氨溶液與甲酸根離子不能反應(yīng)。
3 實驗探究的思考
從20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有關(guān)的30多篇文獻認為甲酸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探討的就是添加NaOH的銀氨溶液發(fā)生自身反應(yīng)生成銀鏡的條件。較長時間水浴加熱堿性溶液,溶液會吸收空氣中的CO2,生成微量的碳酸根離子,因此設(shè)計測定反應(yīng)前后溶液中甲酸根離子濃度的實驗,來判斷銀氨溶液與甲酸根離子能否反應(yīng)。
用銀氨溶液檢驗含醛基化合物實驗時要注意如下事項:配制銀氨溶液時添加了NaOH溶液,并要在熱水浴中溫熱,為防止NH3與Ag2O顆粒反應(yīng)生成銀鏡,要做空白對照試驗以防出現(xiàn)誤檢。配制銀氨溶液時不添加NaOH溶液,在水浴加熱時銀氨溶液不會發(fā)生自身反應(yīng)生成銀鏡,就不會出現(xiàn)誤檢。
銀氨溶液與甲酸根離子不反應(yīng),因此僅從結(jié)構(gòu)上分析甲酸(或甲酸根)含有醛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是不科學的。添加NaOH的銀氨溶液鑒別甲酸實驗,實驗生成的銀鏡是NH3與Ag2O反應(yīng)生成的,不是銀氨溶液與甲酸反應(yīng)生成的,成鏡是此實驗的偽現(xiàn)象[9]。建議修改某些有機化學教材中有關(guān)銀氨溶液鑒別甲酸的內(nèi)容,切不可再誤導學生。甲酸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那么甲酸酯能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這問題也值得中學化學教師思考。
參考文獻:
[1]曾昭瓊主編.有機化學(第4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
[2]吉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學院,上海師范學院,江蘇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合編.有機化學(第1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7.
[3]袁紅蘭,金萬祥主編.有機化學(第3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148.
[4]陳夢龍.甲酸銀鏡反應(yīng)成功的條件[J].化學教育,2005,(3):56~57.
[5]喬金鎖.甲酸銀鏡反應(yīng)的研究[J].化學教學,2005,(7~8):7~8.
[6]劉子睿.對甲酸銀鏡反應(yīng)的實驗探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2):51~52.
[7]劉冷,喬金鎖.甲酸銀鏡反應(yīng)的pH要求微探·兼與陳夢龍老師商榷[J].山西省晉中學院學報,2013,(2):25~29.
[8]伍強.鑒別甲酸根離子實驗的研究[J].化學教學,2016,(1):56~57.
[9]伍強,方娟,蔡益.設(shè)計對比實驗判斷實驗現(xiàn)象的真與偽[J].化學教學,2017,(3):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