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瓷兔子
沒有熱愛的事就不能成,功嗎
■文 /陶瓷兔子
跟一位做職業(yè)規(guī)劃師的朋友聊天,她說,這3年來回答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該怎么辦?”
我很好奇她會如何解答這個問題,她說:“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想要去創(chuàng)造一個愛好,只是站在原地等著,等著愛好像餡餅一樣從天而降?!?/p>
有位記者給我留言:“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每天工作都提不起精神,我該怎么辦?”
我問他:“你從事文字行業(yè),應該有很多自己的作品吧,可以選一些得意之作,找機會跳槽啊?!?/p>
他十分為難地回答:“其實我也沒什么作品,我又不喜歡寫,當然也寫不出來好文章?!?/p>
“那你為什么不喜歡呢?”我問。他秒回我:“因為做不出什么成績,所以覺得這一行很無聊?!?/p>
像是一個帶著魔咒的怪圈:我不喜歡——我做不好——我更不喜歡。
知乎上的大V“動機在杭州”曾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這個時代,興趣愛好是一件被過分美化的事,它常常被當作激情、活力、堅持,乃至成功的代名詞,以至于當有些人覺得自己過得不夠好,第一反應便是:“我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我真正感興趣的,其實并不是興趣愛好本身,而是它所能帶來的東西。我們總想用興趣愛好來換點別的,比如成功,比如名望,比如與眾不同。
總是將“愛好”、“天賦”等掛在嘴邊的人,通常都有以下這種想法:某某做得好,是因為他有天賦,這件事不是我的真心所愛,所以我才一直做不好,等我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我也會變得很厲害。
我們往往太過看重“愛好”的力量,一路奔波尋找,卻忽略了,愛好如同完美的戀人一般,從來不會從天而降,想要真正得到它,需要痛苦地嘗試和磨合。我大一時曾經(jīng)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覺得英語本應該只作為工具,作為一門學科則是華而不實。
我?guī)缀跏且钥咕艿膽B(tài)度,過完了第一個學年,做了很多跟本專業(yè)毫無聯(lián)系的兼職,并自以為是在體驗人生。跟一位學霸學姐聊天時,我毫不掩飾地吐槽了自己對專業(yè)的不滿,她聽完很驚訝地問我:“難道在你眼里,學習英語專業(yè)就是在大街上跟外國人搭幾句訕嗎?”
“你覺得這個專業(yè)沒意義,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想著要學好,總是停留在門外漢的水平,當然無聊?!彼f,“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你先試著好好學一學,或許就會喜歡上它了呢?!?/p>
那個寒假,我聽寫完了整整10季《老友記》的劇本,剛開始的時候每10秒需要點擊一次暫停,逐漸到1分鐘、3分鐘,再到后來,可以通過速記法連續(xù)聽寫十幾分鐘的內(nèi)容。
大二的時候,我被老師推薦給一個美國老板做口譯,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喜歡上了自己的專業(yè)。那年我19歲,戴著耳麥手心冒汗地坐在西裝革履的老板身邊,居然真的生出了一種奇妙的自豪感。而我的很多同學,依然如同大一的我一樣,認為自己的專業(yè)沒有意思,跟各種各樣的機會失之交臂。
或許“湊合”與“愛好”的分界點,跟熱愛程度無關(guān),而是業(yè)余和專業(yè)的差異。
當你的水平泯然于眾人,無法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可,便很容易心生倦怠。可是當你做的這件事可以讓你區(qū)別于他人,可以為你帶來認可之后,它就很容易轉(zhuǎn)化成為愛好。你在一件事上達到的層次越低,就越容易放棄。我們不是因為喜歡一件事才能做好,而是因為做好而慢慢喜歡上它。
世界很廣闊,但它也很深邃,別只遠遠看一眼就轉(zhuǎn)身離開。對生活的體驗如同潛水,從淺海進入,一點點深入,走到了下一個深度,才是不同顏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