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龍
摘 要: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階段,從起初的一片空白發(fā)展到在我國財政收入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三部分簡要介紹,第一部分先總結了個人所得稅在我國的改革歷程,第二部分主要著眼于個人所得稅的經濟效應,并從多個經濟影響要素的角度進行了探究,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個稅改革值得借鑒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配;經濟發(fā)展
1 個人所得稅簡介
早在1799年,個人所得稅首先在英國開征,它是對個人應稅所得課征的主體稅種,對經濟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發(fā)展基本上陷于停滯,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才步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建立的標志為全國人大于1980年9月通過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此后歷經了數次修訂,最終個人所得稅免征額調整至現行的3500元。
當前,分類個人所得稅制是我國現行個稅制度的重要特征,意指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首先通過對納稅人的各項收入進行分類,以“各個清繳,分別征收”的原則進行征收,征稅內容總計十一項,分別為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動報酬所得,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它所得共十一項,對于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guī)定了不同的稅率。
近些年來隨著個人所得稅征收力度的不斷加大、個人的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日益加強,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取得飛速增長,已成為我國主體稅種之一,其在我國經濟活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變得愈發(fā)顯著。
2 個人所得稅的經濟效應
2.1 內在穩(wěn)定器效應
個人所得稅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著“內在穩(wěn)定器”的角色,具體而言,就是即便政府不對稅收制度做任何調整,個人所得稅都能夠起到穩(wěn)定宏觀經濟活動的作用。該稅收制度可以在經濟繁榮時期限制過度需求,抑制通貨膨脹;在經濟衰退期,能夠有效防止通貨緊縮等不良經濟現象的產生,保障經濟活動平穩(wěn)運行。“內在穩(wěn)定器”效應的運行機制可以大致陳述如下:在經濟過熱時,國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具備納稅能力的人數顯著增長,其中不少人進入了更高的納稅檔次,從而使得個人可支配收入中更大的一部分需要用來納稅,使得總需求不會隨著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過度上漲;相反,在經濟蕭條時期,國民可支配收入顯著下降,致使部分納稅人的適用稅率降低,甚至降到納稅水平以下,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可支配收入,從而限制了總需求的緊縮。
2.2 個人所得稅調整的經濟效應
個人所得稅的“內在穩(wěn)定器”效應能夠有效地抑制經濟運行的大起大落,但若要經濟平穩(wěn)健康運行,制定適宜的稅收政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縱觀整個稅收結構,無論中央還是地方,企業(yè)稅收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稅收中都占有極大比重,因此,個人所得稅的調整并不會影響政府職能。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投資與出口,在我國經濟發(fā)展的舞臺上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另一駕馬車”----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的經濟刺激效應卻常被忽略。通過調整個人所得稅進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進而刺激消費、擴大需求是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xù)而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2.3 個人所得稅與經濟增長影響要素的關系
影響經濟活動的因素是紛繁復雜的,個人所得稅正是對這些影響因素產生作用而間接影響經濟活動的運行。
1.個人所得稅與儲蓄的關系
個人所得稅對家庭儲蓄的影響主要通過“收入效應”以及“替代效應”之間的相對程度來實現?!笆杖胄蓖ㄟ^對個人收入課征個稅來發(fā)生作用,使得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少,使得納稅人當期消費水平以及儲蓄能力都有所下降,但有時對儲蓄利息征稅而產生的“收入效應”,會使得納稅人會為了減小利息收入減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控制消費、維持或提高儲蓄水平,因此有時“收入效應”是有利于儲蓄的;另一方面,對儲蓄利息征稅,會使儲蓄對納稅人的吸引力降低,從而減少儲蓄,產生“替代效應”。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地區(qū)發(fā)展嚴重不平衡、醫(yī)療體系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個人所得稅對儲蓄的影響是較為有限的,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儲蓄收益率、社會保障體系等這些因素對儲蓄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2.個人所得稅與投資的關系
個人所得稅對投資的影響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會隨著個稅的提高而減少,從而會降低人們的投資熱情,對經濟增長產生消極影響;而低個稅會使可支配收入增加,使人們投資的熱情更加高漲,對經濟發(fā)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低個稅的對投資的影響程度會近一步放大。然而,不能因為低個稅有利于投資而一味的降低稅率,因為過低的稅率不利于調節(jié)富裕人群的收入,社會公平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稅率一定要選擇在合理的范圍內。不同于歐美發(fā)達國家以所得稅等直接稅為主體稅種,個人所得稅對投資有著直接而顯著的影響,我國的稅收是以間接稅為主,占有很小比例的個人所得稅對投資的影響極為有限。
3.個人所得稅與勞動供給的關系
個人所得稅對勞動供給有著“收入效應”以及“替代效應”,前者指個人所得稅的課征會降低個人可支配收入,使得納稅人會以減少閑暇、增加工作時間為代價而維持其原收入,后者指閑暇與勞動的相對價格會隨著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而發(fā)生變化,帶來勞動被閑暇所替代的效應。“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程度的相對高低,決定了勞動時間是增加還是減少。雖然個人所得稅的高低會極大地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積極性,但由于我國的稅收是以間接稅為主,勞動力市場競爭極為激烈,因此個人所得稅對勞動供給的影響還比較有限,相信隨著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不斷健全、個人所得稅在稅收制度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個稅對勞動供給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需要指出的是,過高的個稅會使得有的人不愿意工作,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可以填補這個空缺,但這部分勞動力的綜合質量難以有所保證,這最終將降低勞動生產率。endprint
4.個人所得稅與消費的關系
個人所得稅具有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效應,通過調節(jié)收入分配,變相地降低高收入者收入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以此來調節(jié)個人收入差距影響消費需求,進而增加消費、促進經濟發(fā)展。利息稅作為個人所得稅的一個稅目,它的開征正是為了能夠減少儲蓄的預期收益,使居民減少儲蓄,增加消費。但事實上利息稅的開征所起到的作用仍十分有限,因為對于把利息當作個人收入一部分的居民來說,利息稅的開征減少了其個人收入,使得他們不會增加消費,反而會減少消費、增加儲蓄。由此可以看出,利息稅的開征是否會起到增加消費、減少儲蓄的效應還與居民個人的儲蓄心態(tài)息息相關。除了開征利息稅外,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也會極大地影響消費,提高稅率能夠降低消費水平,而降低稅率則能夠提高消費水平。
綜上所述,個人所得稅并非直接對經濟發(fā)生作用,而是通過對經濟增長影響要素諸如儲蓄、投資、勞動供給以及消費間接地對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國家稅務部門應當掌握個人所得稅與經濟發(fā)展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作用機理,結合個人所得稅對以上影響要素的影響,全盤考慮,制定出更加適合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個人所得稅制。
3 個稅改革的若干思考
在個人所得稅改革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以“降低個人稅負”為出發(fā)點,藉此使中、低等收入人群獲益,因為這從整個國家來看,所起到的作用杯水車薪。凡事均有兩面性,個稅的降低使得免征額發(fā)生變化,部分低收入人群因此不再納稅而不再具備申請保障房的資格,就目前而言,這種弊端尚未完全顯現,但在不遠的將來,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勢必大幅削弱中、低等人群的生活保障,可謂有失公允。
客觀地講,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尚不完善,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對完善的個稅法案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在個稅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應當著重提升管理水平,不斷推進納稅人個人檔案制度以及個人財產報備制度的完善,在以上兩項制度最終完善之前,僅僅對現有的個稅制度做些許修改及調整,只能緩解現有的棘手問題,治標不治本。關于個稅改革,以下稅改措施值得參考借鑒:
1.個稅的征收應以家庭為單位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一個家庭贍養(yǎng)多位老人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若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無論對于收入相同與收入不同的家庭,都能夠體現公平原則,這也逐漸成為人們對個稅改革的企盼。
2.引入個稅動態(tài)調整機制
個稅改革的終極目標是個稅征收的高效和公平,個稅免征額應當按照人均收入來確定,我國東西部發(fā)展嚴重不平衡,各地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對于西部貧窮地區(qū)而言,居民收入比較低,生活壓力大,負擔能力較弱,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蓬勃發(fā)展,該地區(qū)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斷變化,因此,現階段個稅的免征額只是暫時的,隨著個稅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免征額要經歷一個動態(tài)調整的過程。
3.涉稅信息共享與配套制度的完善
現階段法律支撐的缺失導致分散在財產、民政及銀行等部門的納稅人信息無法合理共享,只有真正做到了跨部門、跨地區(qū)的納稅人信息聯(lián)網,才能夠真正為搭建納稅人收入及財產信息系統(tǒng)打下基礎,為個稅改革提供充分保障。
除此之外,個稅改革取得成功少不了完善的配套制度,這包括涉稅信息綁定、個人稅號普及、誠信體系等,這些配套制度的建立能夠切實提高偷稅漏稅的違法違規(guī)成本。
4 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國民個人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個人所得稅勢必會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稅種,我國的稅務部門應當加強個人所得稅的稽查工作,重點監(jiān)控高收入階層,對其進行常態(tài)化的檢查,使其對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產生畏懼心理,逐步增強稅收征管檢查的威懾效應,使得個人所得稅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林婧.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1)
[2]曹揚丹.個人所得稅反避稅對策探討[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6(3)
[3]溫文林.我國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費用扣除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