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桂芳
根據《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登記地區(qū)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為37.86/10萬,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發(fā)病的17.10%,我國25歲以上年齡段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迅速上升,在50歲達到高峰。預計到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人數將高達250萬,55歲以上女性中每1000人就可能有一位罹患乳腺癌。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附屬醫(yī)院(307醫(yī)院)乳腺腫瘤科主任、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澤飛教授介紹,我國女性中,乳腺癌發(fā)病的平均年齡為48.7歲,比西方國家提前了10年。普及乳腺癌相關知識,增強我國居民的防癌意識和習慣刻不容緩。
乳腺癌須規(guī)范個體化“分型”治療
乳腺癌正在逐漸成為中國女性的頭號殺手,但女性對乳腺癌及乳腺健康的科學認知仍有較大的差距,提及乳腺癌的治療,首先想到的都是切除手術,其實不然,乳腺癌并非一種單一的疾病。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主任傅佩芬教授介紹,根據免疫組化的檢測結果把乳腺癌分成四個亞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陽性和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一經確診,應盡快對腫瘤物進行病理活檢,通過基因檢測確認所屬亞型,以便針對不同情況采取更有效的個體化治療策略。LuminalA型及LuminalB型是最常見的乳腺癌分子亞型,占所有乳腺癌的60%以上,預后較好。HER2陽性和三陰性的預后則相對較差。在中國,每10名乳腺癌患者中就有2~3名為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HER2陽性意味著腫瘤細胞惡性程度更高、疾病進展速度更快、更易發(fā)生轉移和復發(fā),且預后不佳,HER2陽性乳腺癌也被稱為“黑蝴蝶”。因此,乳腺癌患者應盡早進行準確的HER2檢測,明確HER2狀態(tài),采取針對性治療。
江澤飛教授說,目前,精準醫(yī)學指導下的乳腺癌治療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模式,已成為乳腺癌治療的大趨勢。通過基因分子分型指導乳腺癌治療這種“分類”而治的模式極大改善了患者的預后,精準檢測,科學分類,再配合針對性的靶向治療聯(lián)合化療,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高達88%,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生存期也顯著延長,一半以上的患者生存期接近5年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定期篩查早診早治
定期進行檢查是乳腺癌防治的關鍵,而我國的乳腺癌早期檢出率不到20%,乳腺癌發(fā)病初期,多數患者并沒有不適,如果不進行專業(yè)檢查,很難發(fā)現病情。臨床實踐證實,早期發(fā)現的乳腺癌90%以上都能治愈。
江澤飛教授從事腫瘤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多年,在乳腺癌化療、內分泌治療和生物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江澤飛教授認為,乳腺癌是一個可以通過早期發(fā)現和治療,并有望治愈的惡性腫瘤。“抗擊乳腺癌不只是患者、醫(yī)生的責任,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和所有家庭的共同努力?!?/p>
傅佩芬教授表示,適齡女性應保持每年規(guī)律的乳腺癌篩查,早期發(fā)現及時接受治療。通過專業(yè)人士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在公眾對乳腺疾病已具備基礎認知的情況下,普及更為深入的乳腺保護知識,共同抗擊疾病,為乳腺防護貢獻力量。
“女性首先要關注自己的乳腺健康,25歲以后應該定期進行乳腺檢查,40歲以后每年都應該接受乳腺鉬靶檢查。”浙江省腫瘤醫(yī)院乳腺內科陳占紅主任醫(yī)師表示,彩超對人體沒有損傷,更適合年輕女性。而鉬靶是近年來國際上推薦的乳腺癌篩查的主要方法,可以發(fā)現臨床查體摸不到腫塊的乳腺癌,通常適用于40歲以上的女性,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乳腺對射線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損傷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對較低,容易通過鉬靶檢查發(fā)現異常。彩超和鉬靶能發(fā)現80%~85%的早期乳癌,而彩超與鉬靶結合的檢查,則能發(fā)現95%以上的早期乳腺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