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人類在夢想的引領(lǐng)中長大。當(dāng)然了,也在妄想的碰壁,以及劫后重生中,曲折成長。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夢想給予人的是正能量,妄想給予人的是負(fù)能量,沒有比被希望召喚的人更生動,也沒有比栽過跟頭的人更深刻。
從初始看,無論是夢想,還是妄想,都有點不切實際,都是把生活寄托給一個不可知的未來。區(qū)別是,夢想無論走多遠,都要走回來。而妄想,走出去,便再也無法找回自己。
夢想和妄想,都構(gòu)建在生活的彼岸。夢想是彼岸的春天,只待人生的春風(fēng),一點一點吹遍光陰的兩岸。妄想是彼岸的鬼火,是此岸一個人在小小的思想的城里,一千次一萬次對自我精神的鱗片虛妄的燃燒,是不能抵達的追逐和遙望。
難以想象的是,如果沒有夢想,人類還能走多遠,還能走多久。在時間的縱軸上,久是豐富;在迢遙的路途中,遠是厚重。其實,夢想,在物質(zhì)層面和精神層面,對人類進行著雙重引領(lǐng),并在宏闊的豐富和厚重里,最終抵達自身的簡單和寧靜。夢想,最終成全的,是心靈的需要。
這個世界,有懷揣夢想的人,也有心生妄想的人。且夢想能走多遠,妄想就會跟多遠,夢想有多有聲有色,妄想就有多不屈不撓。夢想,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穿著破舊單衫的孩子,站在起點,對未來的華麗仰望;妄想呢,更像是一個自大的將軍,傲倨城外樓頭,還沒有出發(fā)呢,便在臆造的勝利終點夢幻回望。妄想者始終居高臨下,卻永遠只能在自我的背影里自陷絕境,這是他逃不開的宿命。
夢想是現(xiàn)實主義的,并最終照進現(xiàn)實;妄想是虛無主義的,最終會流于虛無。夢想有多辛苦,妄想就有多癲狂。妄想的癲狂之處在于:以自戀滋養(yǎng)自信,以自信成全自大,最后,在癲狂中走向顛覆,又在顛覆中走向癲狂。從本質(zhì)上看,妄想者的夢境,不是高得太苛刻,而是虛妄得太繚繞。這樣的人,不是看不清未來,而是始終看不清自己。
人可以有夢想,但不可以有妄想。人這一輩子,給夢想的時間已經(jīng)夠短,夠倉促,真的不能再把寶貴的時光交給妄想去做虛妄的消耗了。其實,生命的每一場無謂消耗,都是在一點一點地淪陷和喪失人生疆域的廣闊和遼遙。
【賞析】
人可以有夢想,但不可以有妄想。夢想與妄想都是高于現(xiàn)實的,不同的是,追逐夢想的道路是美好的,而滿足妄想的道路卻是虛妄的。人生不怕有夢,敢做夢、敢追夢,而不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將有限的生命放諸到實現(xiàn)夢想的旅程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是夢想都會閃耀,凡妄想都會淪為塵土飛揚。endprint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2017年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