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劉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拿破侖·波拿巴的一句至理名言.細看歷史,拿破侖不僅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數(shù)學愛好者.拿破侖為人頗為好學,是法蘭西科學院院士,他對數(shù)學方面很感興趣,自幼喜愛數(shù)學,對數(shù)學和數(shù)學家懷有特別的敬意.1796年3月2日,26歲的拿破侖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方面軍總司令,他在隨軍打仗的隊伍中還安排了一支特殊的人群,就是科學家隊伍.他自己在行軍打仗的空閑時間,也經(jīng)常研究平面幾何,著名的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條邊為邊,向外構造三個等邊三角形,則這三個等邊三角形的內(nèi)心恰為另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頂點.”就是拿破侖最早提出的,該等邊三角形稱為拿破侖三角形.我們先來看看拿破侖三角形的證明:
如圖1,以△ABC的三邊向外作等邊△ABD、△BCE、△ACF.設點G、H、I分別是等邊△ABD、△BCE、△ACF的內(nèi)心.求證:△GHI是等邊三角形.
【分析與解】如圖2,連接CD、AE,由DB=AB,∠DBC=∠ABE,CB=BE,可知△DBC≌△ABE,所以有CD=AE.同理連接BF,有AE=BF=CD.
連接BG、BH,因為G、H分別是等邊△ABD、△BCE的內(nèi)心,所以[BDBG]=[BCBH]=[3],又∠DBC=∠GBH=60°+α,所以△DBC∽△GBH,所以[CDGH]=[3].
同理有[AEHI]=[3],[BFIG]=[3],所以[CDGH]=[AEHI]=[BFIG]=[3].
又AE=BF=CD,所以GH=HI=IG,
∴△GHI是等邊三角形.
如果向內(nèi)(原三角形不為等邊三角形)作三角形,如圖3,結(jié)論同樣成立.
拿破侖接受過較好的科學教育,在數(shù)學上也頗有造詣.1797年12月,拿破侖與貴族工程師蒙塔朗·貝爾將軍等11名候選人為選補原卡諾院士的席位角逐,兩輪投票后,拿破侖以多數(shù)票勝出,成為法蘭西科學院至高無上的145名院士之一,他對此十分得意,以后他在所有的命令和文告上簽名時,都要寫上“科學院院士、東征方面軍總司令”的頭銜.
拿破侖與他的數(shù)學老師拉普拉斯(后來成為他的內(nèi)政大臣)等科學家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系,在長期的戰(zhàn)爭實踐中體會到了科學的巨大作用.拿破侖曾說:“數(shù)學教育決定著國家的繁榮昌盛,一個國家只有數(shù)學蓬勃發(fā)展,才能表現(xiàn)它的國力強大.”拿破侖遠征埃及的隊伍中,包括蒙日、傅立葉、阿拉戈等在內(nèi)的一百多名科學家、學者和藝術家,以及成百箱的書籍和研究設備隨軍同行.面對敵軍的不斷騷擾,拿破侖下達了一條“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的著名指令.另一個廣為傳誦的故事稱,1814年歐洲聯(lián)軍兵臨城下之際,綜合理工學校的學生向拿破侖請纓殺敵,拿破侖回答說:“我不愿為取金蛋殺掉我的老母雞!”實際上,每當法國面臨危急關頭,理工學校的學生總是挺身而出,陷陣廝殺.拿破侖得意地宣稱:“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使人遺憾的征服,就是對無知的征服.”
拿破侖對科學和文化事業(yè)的關注促進了法國科學的繁榮,可以說拿破侖時代是法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豐富的時代之一,出現(xiàn)了拉普拉斯、拉格朗日、蒙日、薩迪·卡諾、傅立葉、蓋·呂薩克、拉馬克、居維葉等一大批耀眼的科學明星.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