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才
日前,在遼寧舉辦的一場不收禮金只收書的“書香婚禮”,成為媒體和網(wǎng)友關注的焦點。這場婚禮的新郎,是鐵嶺市委組織部的一位干部。
如果這場婚禮的主人公換成是百姓,堪稱移風易俗、演繹愛情的典范,值得大力宣揚。只可是這場“書香婚禮”主人公的身份,是鐵嶺市委組織部正科級實職干部,是一位“管官的官”,就需要謹慎點贊,仔細考量了。
十八大作出了黨員干部管理“八項規(guī)定”,與此同時各地方對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嫁娶”劃了“紅線”,雖然各地列出具體界定標準不一,但有兩樣界定大致相同,一是限定賓客身份,受邀對象只限于親屬及姻親關系,禁邀同事、管理和服務對象;限定禮金金額,饋贈、封送的禮金或同等價值禮品每人次不得超過200元。
從報道中可以看到,婚禮現(xiàn)場既有同學也有同事,受邀對象顯然超出了“限定”的范圍。再“小人之心”多想一下,一個“管官的官”舉辦婚禮,這對某些人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盡管在婚禮之前千般萬般給來賓打招呼,“不收禮金只收書”,但很可能會成為“一廂情愿”,或許有個別“別有用心”的人以書為媒,在送書時搞一回“夾帶”,“書香婚禮”本身可能成為了一種“花樣”。
謹慎為“書香婚禮”點贊,其實還有一層考慮。效仿和借鑒是人們的擅長,如果今日為“書香婚禮”點贊,若真被廣泛效仿借鑒,這很可能就變成了干部不按規(guī)定操辦“婚喪嫁娶”的新出口,甚至以“書香”之名收受“雅禮”合理化,這才是最值得警覺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