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濱橋
【摘 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對我國整體的經濟體系產生最直接最深遠的影響。其中,產品的成本價格是影響市場物價的最主要因素。在調查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流程中,我國政府可根據商品成本價格的核算,進行價格指導定價,保障市場形成價格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商家的定價和市場體系的完善提供指導性建議。就我國目前的發(fā)展形勢而言,進行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調查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本課題在對諸多困難進行分析后,提出了解決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調查;對策
一、對市場形成價格成本調查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我國商品的價格形成由兩部分組成,即商家自主報價和政府指導定價。因此,政府的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商品價格成本的調查工作。物價局對商品的各項成本進行調查后,最終得出商品的成本價格。通過調查、測量、核算等一系列的工作,有助于保障政府定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綜上所述,對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調查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二、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瓶頸
1.商家態(tài)度消極,不予配合
在政府工作人員對市場形成成本的調查時,商家對商品成本保持保密態(tài)度,尤其是餐飲業(yè),商家均認為這是商業(yè)機密,對工作人員的調查三緘其口。在調查中,商家對政府提供的報價多數(shù)為虛假資料和無效資料,增加了調查的難度。在農產品領域,由于從事人員教育水平偏低,調查農民的記賬情況,存在記賬不準確不及時的問題,影響了數(shù)據的準確性,多數(shù)農民對農產工具、水電費等分攤費用的成本,直接忽略不計。調查數(shù)據嚴重失真。
2.商家提供的資料信息不準確
政府工作人員進行市場調查時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商家提供的資料信息不準確和不真實,這些錯誤的信息難以為政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使得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調查工作難度加大。調查發(fā)現(xiàn),商家進行記賬時,記賬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商家才用雙賬的記賬法,這種記賬方式存在諸多缺陷,容易造成記賬流程的混款,最終導致工作出現(xiàn)誤差。甚至個別商家沒有記賬的習慣,缺乏商品進貨、出售的記錄,增加了工作人員調查的難度。
3.調查的樣本不具備代表性
商家在被選為調查的樣本時,受到個人意愿、經營收益的影響,出現(xiàn)經營品種的轉變,導致調查失去意義。政府選取的商家作為調查代表時,由于商家的各種私人關系導致的經營成本降低,導致數(shù)據的失真。以兩種商品為基礎,商家在進貨中采用批發(fā)方式,定價往往采用合同價格,不同時期的合同價格不同,這就增加了工作人員的調查難度。個別商家在連續(xù)漲價的情況下,未到相關部門進行報備登記,同樣增加了調查的難度。
三、市場形成價格成本調查的措施
1.建立健全社會成本體制
建立健全社會成本體制是提升市場成本調查的根本途徑。(1)商家需樹立正確的意識和觀念,對個人經營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從宏觀到微觀上,有具體的認識。全面了解自己經營商品的成本和相關費用,將所有的費用去除后,合理定價,將利潤控制在事宜的范圍內。滿足商家利潤的同時兼顧消費者和社會的經濟效益,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2)當成本價格上漲導致商品定價上漲時,在必要時需主動向物價局報備,為政府的指導定價提供市場參照標準。(3)應建立健全商品成本信息披露制度,通過定期媒體公布。專家召開座談會時,公示商品的成本和相關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監(jiān)督權和知情權。
2.多渠道多角度的了解商品成本情況
鑒于我國經營商品和服務的多樣化,商家在提供報價時往往包括定價成本和會計核算成本。首先,商家必須了解基本的核算方法性質,為工作人員的調查提供真實的數(shù)據。其次,工作人員取得商品成本信息后,要積極對商家提供營銷技巧和定價指導,幫助商家合理定價,提高銷售利潤,增加其收益。這種做法保證了社會經濟效益的正循環(huán),提高了商家的調查熱情,降低了調查難度和成本。
3.開展專家聽證會議,保障商家定價的準確性
市場的發(fā)展形勢瞬息萬變,市場運行中必然存在信息波動情況。針對此種情況,政府可定期展開專家會議,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予以準確的分析和預測,幫助商家合理定價,在市場異常波動時,穩(wěn)住商家的慌張情緒,保障市場的有序性和活力性。在會議結束,可對商家發(fā)放調查問卷,對市場的價格成本再次展開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市場動向,為政府的宏觀調控提供準確性判斷。
4.加強價格成本的宣傳力度
在物價局開展調查工作之前,要借助媒體手段做好價格成本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宣傳內容中,倡導商家樹立會計成本意識,不漏記不瞞報,在自身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商家需兼顧消費者利益和社會責任感。在特定時期,不哄抬價格,不發(fā)國難財,自覺的接受消費者及社會大眾的監(jiān)督。
四、結束語
市場形成價格成本的調查是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物價局必須重視成本價格的調查工作。在調查過程中,需建立健全社會成本體制,及時公示商家的定價依據和方式,展開專家聽證會議,使定價制度更透明化、更科學化。與此同時,加大成本價格的政策宣傳力度,避免市場商品價格出現(xiàn)大幅度的波動。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重調查樣本的選擇,對商家進行分類并制作對應的調研表格,完善相關數(shù)據。最后,在調查時注重累積經驗,向商家深入的了解情況,掌握提高調查效率的方式,將調查工作常態(tài)化。最終保障我國市場形成價格成本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賀民.市場形成價格成本調查的難點及對策[J].商場現(xiàn)代化,2104,(05):37.
[2]劉國.我國價格形成機制中的定價權和價格管理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