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高建軍
狄青平叛
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高建軍
狄青(1008~1057),字漢臣,汾洲西河(今山西汾陽)人。狄青是北宋的大將,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將,有關他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
狄青相貌非常英俊,打仗卻勇冠三軍,一點也不像文弱書生。他防衛(wèi)西夏時,作先鋒官,組織參與過大大小小二十五次戰(zhàn)斗,戰(zhàn)戰(zhàn)皆勝,威名遠震。當時的名臣韓琦、范仲淹都對他十分看重。
廣西有一個叫儂智高的人發(fā)動叛亂,朝廷委派狄青領兵討伐。儂智高所在的桂林一帶民間特別信奉鬼神。宋軍到南方打仗,并沒有十足的取勝把握,一時人心惶惶。狄青聲稱要求仙拜佛以保佑戰(zhàn)事順利。那天,他的部隊正好路過一座大廟,狄青進入廟中,向著佛像祈禱,然后拿出一百枚銅錢,說:“此役勝負并無把握,我們姑且用這一百枚銅錢向神求一個驗證。如果能夠大獲全勝,就讓這些銅錢全部字面朝上吧?!彼牟肯乱宦犣s忙諫阻,勸他說:“此舉太不可靠,這一百枚銅錢中只要有一枚銅錢字面朝下,就太不吉利了,會嚴重地動搖軍心?!钡仪鄥s不聽他們的勸告,還是執(zhí)意把這一百銅錢當著千軍萬馬的面,往地上隨手一撒。結果,奇跡出現了,這一百枚銅錢居然全都字面朝上。三軍一見,歡聲雷動,軍心大振。
狄青隨后命令,把這些銅錢照現在的位置用鐵釘釘在地上,再用青紗籠罩起來,任何人不能動。狄青親手給這青紗籠貼上封條,說:“等到大軍凱旋,再回來謝神取錢?!彪S后,宋軍開拔。果然,此去一舉打敗了儂智高。
平定叛亂后,部隊班師,回到狄青原來撒錢祈神的地方。狄青把大家召集起來,共同把那一百枚銅錢取下觀看。這時人們才發(fā)現,原來,這一百枚銅錢的正反兩面是一樣的,都是字面。狄青通過這種方法,利用當地人的迷信思想,巧妙地穩(wěn)定了軍心。
除了用上述心理戰(zhàn)術激勵官兵斗志外,狄青在實際的戰(zhàn)斗中也是智計百出,奇謀迭現。征討儂智高,昆侖關是必經之路,不拿下昆侖關一切無從談起。而昆侖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儂智高對這個地方也極其重視。這天是元宵節(jié),狄青下令張燈結彩、大排筵宴,要熱熱鬧鬧地過節(jié)。他宣稱,放假三天,宴請將士。第一天,狄青與眾位官佐、來賓通宵達旦飲酒作樂。第二天,筵席進行到半夜,狄青忽然說身體不舒服,就起身回了內室。過了許久,他命人替他主持宴會,并傳話說他吃了藥后,很快就會出來。其間,他幾次吩咐手下人向各位客人勸酒、慰問,挽留他們不讓他們離去。然而一直到天亮,狄青卻再也沒有露面。宴席進行到尾聲,正當大家要散去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軍報稱,這天夜里三更時分,狄元帥已經奪取昆侖關。
丟掉了昆侖關,儂智高叛軍就喪失了地理屏障,結果被宋軍打敗,儂智高喬裝逃往大理。狄青夜襲昆侖關,幾乎是一場教科書式的戰(zhàn)例。原來,狄青大宴賓客、慶賀節(jié)日是假,掩人耳目,麻痹迷惑敵人,令其放松警惕是真;之所以拖著不放客人們走,也是為了防止消息走露。然后他以疾雷閃電之勢,在半夜發(fā)起突襲,最終一戰(zhàn)定乾坤。
宋代規(guī)定,士兵臉上要刺字,當作軍人的標志。這不是一個光榮的符號,而是恥辱的印跡。狄青作了大將后,宋仁宗曾經希望他把臉上的刺字用藥涂掉。被狄青婉言謝絕。狄青向仁宗解釋說:“我留著這個標志是為了給廣大將士們一個激勵,讓大家知道,任何人經過努力都有建功立業(yè)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