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因被媒體指稱“立場親華”“與中國富商過從甚密”,澳大利亞聯(lián)邦參議院議員山姆·鄧森(曾譯達斯特阿里)12日被迫辭職,成為當天轟動澳大利亞的重大新聞。他所屬的工黨領導人比爾·肖頓12日發(fā)表聲明,呼吁總理特恩布爾就此減少“對中國的病態(tài)性恐懼攻擊”。但后者顯然不打算收手。美國《華爾街日報》12日稱,“對中國影響力的恐懼讓澳大利亞政治新星斷送前程”?!断つ嵯闰尦繄蟆肪W(wǎng)站12日刊登一名工黨華人成員的文章稱,經此事件,在澳華人對澳大利亞的忠誠度已經受到質疑。
鄧森12日在悉尼召開的記者會上說,辭職決定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鞍拇罄麃喰枰粋€工黨政府,而我不能接受因為我個人的原因,讓這樣的前景蒙上陰影”。他說:“工黨在明年國會復會之前,有足夠的時間找到一個人來代替我的位置。我將和工黨新州分部協(xié)調我的辭職事宜,繼續(xù)在工黨當一個活躍的草根黨員?!?/p>
宣讀完辭職聲明后,鄧森沒有回答記者提問。隨后,工黨領導人比爾·肖頓發(fā)布聲明表示,鄧森在辭職之前已經和自己討論過了,他在議會的生涯已經無路可走。肖頓說:“鄧森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是個正派和忠誠的澳大利亞人,我絕不接受政府將他定性為澳大利亞的叛徒?!毙ゎD表示,鄧森事件不會給工黨在悉尼貝尼朗選區(qū)的補選帶來不利影響。他呼吁總理特恩布爾,是時候停止渲染“恐華癥”了?!拔艺J為政府需要用這個機會減少對中國的病態(tài)性恐懼攻擊,并著手解決真正影響澳大利亞人日常生活的問題?!?/p>
在12日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詢問中方對鄧森辭職有何評論。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表示,澳大利亞一名議員辭職,這是澳大利亞的內政,我們原則上不對別國內政作評論。而對于澳方一些人“由于中國對澳國內政治的影響造成兩國關系緊張”的說法,陸慷表示,近來有個別西方國家忽然關心起“不干涉別國內政”來了,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如果這些國家的有關人士頭腦里能夠牢牢繃緊“不干涉別國內政”這根弦,我相信這將有利于國際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鄧森今年34歲,伊朗裔,小時候隨父母移民澳大利亞。他16歲加入工黨,22歲當選工黨青年團主席,4年后被選舉為新州工黨秘書長。但從2016年下半年起,這顆工黨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就成為澳媒窮追猛打的對象,起因是在所謂南海仲裁案出爐后,在西方一邊倒批評中國的喧囂中,他曾表示“尊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澳媒認為這與工黨的立場直接抵觸。其后,鄧森相繼被爆出“中國富商為其報銷差旅費”“接受華商贈送的紅酒卻沒有申報”“向華商通風報信警告其手機可能被澳情報機構監(jiān)聽”等,這些指控引發(fā)輿論嘩然。澳大利亞政府利用了民眾的恐慌和不滿心理,聯(lián)合媒體在澳國內上演了一系列反華浪潮,目的就是將鄧森搞臭,讓工黨在選民面前丟人丟分,確保正在舉行的議員補選有利于執(zhí)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lián)盟,同時為今后的聯(lián)邦議會選舉造勢,將自由黨塑造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而不惜與強大的中國對抗”的愛國形象。
然而,鄧森的辭職并未能讓特恩布爾收手。12日,他繼續(xù)利用該事件攻擊中國,稱鄧森“很明顯是在為另一個政府或另一個大國的利益行事”。值得關注的是,澳媒也沒有罷手,而是將矛頭指向了工黨領導人肖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當天披露,2015年10月,一名華裔商人為了與肖頓共進午餐支付了5.5萬澳元。報道稱,相信這場午宴上討論了中澳自貿協(xié)定相關問題。
當?shù)胤治鋈耸空J為,澳大利亞民間對中國近年來的快速崛起感到恐懼和茫然。善于投機取巧的政客利用這種局面,不失時機地挑起了當前的反華情緒,為個人和黨派謀取利益。澳大利亞各界“恐華癥”愈演愈烈,也讓一些人感到擔憂。澳大利亞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主席皮爾森12日表示,國家安全當然是第一位的,“但必須認識到,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對澳大利亞如今的繁榮和未來的發(fā)展都至關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