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為苦難而生的母親

      2017-12-13 20:14:22高云峰
      美文 2017年23期
      關(guān)鍵詞:胡家二姐外婆

      高云峰

      清明節(jié),在母親的墳前燒過紙錢,從山上回到城里,竟不由自主地走到了母親曾經(jīng)生活過的小巷里,在伸手去敲那扇鐵皮大門的瞬間,仿佛聽到了門里窸窸窣窣的開鎖聲,還有那夾雜在輕咳聲中的蒼老的我的乳名……“媽——”這一聲回響在心底卻發(fā)不出聲的呼喊,驚醒了我!望著緊閉的銹跡斑駁的鐵皮大門,我驀然意識到,母親喚兒乳名的聲音永遠(yuǎn)不會再在門里響起!母親離開這個小院、離開我、離開她的孩子們已經(jīng)整整十年了。

      我對母親最早的記憶始于“襟有”(陜北把孩子送人的土話)弟弟這件事。記得那一天,家里來了一個干部模樣的人,身材高大,寬眉大眼,笑容慈祥。從進(jìn)門開始,這個人眼神就沒有離開弟弟,對弟弟說:“只要你到我家,天天有好衣服穿,好東西吃?!?/p>

      三歲的弟弟趴在母親的懷里,嚇得大氣不敢喘,更不敢正眼瞧一下這個要給他當(dāng)爸爸的人。母親緊緊摟著弟弟,面露悲戚,眼睛無神而茫然。聽說要把弟弟“襟有”給別人,聞訊趕回家的二姐又哭又鬧,還破口大罵。二姐一哭鬧,我也跟著哭,心里萬分不解,如此聰明可愛的弟弟,母親咋就舍得給了別人?三個孩子一哭,母親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案刹磕印钡娜丝催@一家母子哭成一窩,仿佛生離死別,眼睛紅紅的趕緊走了。

      把弟弟“襟有”給別人,似乎是一個常說的話題,我聽鄰居、外爺、舅舅都給母親說過這樣的話:把孩兒給個好人家,孩兒逃個活命,大人也少受罪,母親始終沒有松口。母親三十六歲離婚,弟弟在母親三十六歲這一年出生,弟弟與母親的不幸一同降臨。也許,母親舍不去自己生命的牽掛是這個離不開母親的兒子,活下去的勇氣還是這個離開母親無法活的兒子。

      “干部模樣”的人走了,母親邊抹眼淚邊對二姐說:“高叔叔是干部,又沒孩兒,讓福林(弟弟的小名)到人家逃個活命吧!”二姐聽媽媽這樣說,放聲大哭,邊哭邊說:“討吃一起討,餓死一起死,誰也不多余,就多余福林?”二姐的話戳到母親的痛處,母親忽然停住哭聲,歇斯底里地吼道:“罷!罷!罷!要死一起死!要死我先死!”

      從此,無論任何人任何家庭,再提“襟有”,母親都堅決拒絕,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當(dāng)我有了孩子,我明白了母親的心,也知道了母親的苦和痛。母子連心,送人是心頭剜肉,不是萬不得已母親怎能出此下策。二姐和我只是手足難舍,年幼無知,不懂母親把孩子送人其實是在親情與活命的兩難選擇中,選擇了后者。令母親沒想到的是,生生扯斷親情,比死都難!

      六十年代末,我們家就好像一條在風(fēng)雨中逆水而行的破船,船上擠著瑟瑟發(fā)抖的五個孩子,不會駕船的母親用瘦弱的肩膀拉著纖繩牽著這條破船,為了船上的人能夠活命,母親在風(fēng)雨中拼盡全力,以命相搏。仔細(xì)算來,那時母親還不到四十歲,但腰背佝僂,身材瘦小,面容滄桑,唯有眼睛不大但有神、秀氣、靈氣。

      一九六五年,父親與母親離婚。當(dāng)時,十七歲的大姐剛剛出嫁成家,目不識丁瘦弱多病的母親拉扯著五個孩子,大哥不滿十四歲,弟弟不滿周歲,中間還有二哥、二姐和我。父母離婚時判定母親和五個孩子的生活費每月30元??墒?,一九六五年冬天離婚,一九六六年秋天“當(dāng)權(quán)派”父親被打倒,不要說給家里生活費,自己連工資也沒有人發(fā)了。一家六口六張嘴,首先吃飯就成了大問題。生產(chǎn)隊分糧是“人七勞三”,就是按人頭分七成,按工分分三成。我們家一窩婦孺,盡管二哥十二歲就參加勞動,但工分掙得少,沒有勞力,三成分不到一成。

      我的記憶,母親一年有兩個關(guān)不好過,秋天分完糧食要給人家打糧錢,每年大約五六十元,在當(dāng)時這是一筆巨款,必須在舊歷年底給清。另一個大關(guān)是每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家里的糧就吃完了,母親稱之為“刮甕成干”,因為家里的糧食盛在瓷甕里。我在沒上學(xué)之前就知道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是什么意思,黃的糧食吃完了,地里青的能吃的還沒有長出來。為了盡最大限度縮短青黃不接的時間,母親將僅有的糧食極盡節(jié)儉,稀飯清可鑒人,窩頭面兩斗糠一斗玉米磨成。稀飯喝了只是不抗餓,還沒有什么后遺癥,窩頭不僅扎喉嚨不好下咽,更嚴(yán)重的是吃進(jìn)去三天才拉一次,每次干腸拉不出來要用筷子摳。我自己一個人不敢拉,看見大哥、二哥拉趕緊和他們湊在一起,拉不出來也有人幫忙。弟兄幾個拉出的糞便干硬干硬,每次都帶著血絲。倭瓜、土豆、酸菜頂多一半主食,樹皮、草籽只要是能充饑的東西,母親都會設(shè)法炮制成食物。就這樣,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要借糧。按遠(yuǎn)近親疏挨著往過借,母親手里拿一個白洋布做的口袋,也就能裝十多斤,進(jìn)了人家門,不用開口,人家就知道了來意。那年月普遍窮,不會有寬余的糧食,但是救命要緊,沒多有少,量力接濟(jì),最少的有給借過一碗小米,別小看一碗米,可以和非主糧陪伴堅持三四天,沒有主糧,光吃其他植物,很快就會浮腫。有一年春天,我和二姐去胡家舅舅家借糧,頭天晚上去,到第二天早上,二姐讓我開口,我讓二姐說。因為胡家舅舅不是親舅舅,兩個人誰都不敢開口,在院子里忸怩。其實,頭一天晚上,舅舅就知道我們家一定是斷頓了,和妗子已經(jīng)商量好接濟(jì)多少。

      舅舅對我倆說:“是不是斷頓了?”

      我和二姐爭著點頭。

      舅舅嘆了一口氣說:“先救急吧,都不寬余?!?/p>

      我和二姐歡天喜地地背著舅舅給的十多斤糧食返回,至少半個月內(nèi)是餓不死了。再過半個月,地里就長出苜蓿,樹上就結(jié)出榆錢,槐花、檸條花就會漫山遍野,到那時,我和二姐就有了用武之地。為了不被餓死,母親把陜北山上長的有可能變?yōu)槭澄锏闹参铮瑤缀醵荚囍赃^了。怕有的植物有毒,她先吃,吃過一天以后沒有什么危險后果,全家人再吃。小時候不能得病,無論什么病,一病至少在炕上昏昏沉沉睡半個月。那時雖然小,但只要聽到誰家的母親直聲哭喊,就知道這家的孩子病死了。饑餓的人營養(yǎng)差免疫力低,加上缺醫(yī)少藥,感冒、拉痢都會死人,得病不死全憑命拽。我的母親領(lǐng)著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扎,前行的力量就是身后緊跟的死神。

      吃是大問題,穿也是大問題。全家人的衣服鞋襪全是手工縫制,冬換棉夏換單,光是衣服鞋襪一家六口人一個人常年做都忙不過來。母親一年四季除了下地干農(nóng)活做飯洗鍋,手里總有針線活,不是織毛襪就是納鞋底。冬天的晚上,煤油燈下,一夜一夜地熬。積勞成疾,母親患上嚴(yán)重的支氣管炎,咳嗽一聲接著一聲,煤油燈下熬夜做鞋縫衣卻不能停息,常常是雞叫了,才和衣而臥。睡夢中會被母親的咳嗽聲驚醒,睡過去,再醒來,母親還在邊咳邊做。有時,是一邊唏噓哭泣,一邊做針線活,先抬起衣袖擦眼淚,再把針扎進(jìn)鞋底。她沒有停下來痛哭的時間,也沒有停下來生病的時間。村里的嬸子、大娘也知道母親的艱難,盡可能地幫她做針線活。懂得母親縫衣做鞋的不易,我們弟兄幾個從春天地不涼開始,一直到秋天天涼之前都打赤腳,不穿鞋。哥哥、姐姐長個了,衣服短了不能穿,拆改拆改我和弟弟穿。棉衣挖去棉花就是冬春換季的夾襖,夏天大多數(shù)時間只穿半褲半褂。

      住的家是爺爺土改時分的一孔土窯洞,傳說是我們村立祖高念文挖的。我考證我們村至少在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有了人生存的記載,由此說來,我們家的土窯洞有至少五百年的歷史。這個有五百歲的老窯,深不過五米,寬不過三米,高不過二米五,使用面積也就是十五平米。一半是炕,一半是地,地上四分之一的地方是鍋臺。不到六平米的炕上大小睡六口人,大姐回來或者親戚來了,我和二哥就要到別人家或是奶奶家借宿。這一孔老舊的土窯洞庇佑了寡母幼子一家六口人,也容納見證了母親所有的苦難。

      物質(zhì)上的壓力是有形的,對離婚鄙視的固有觀念,對“當(dāng)權(quán)派”被打倒的幸災(zāi)樂禍,茶余飯后的風(fēng)言風(fēng)語,都是彌漫在這個破碎的、風(fēng)雨飄搖的家庭令人窒息的無形的精神壓力。別的不說,秋天每次分糧食,打谷場上總會聽到人家罵罵咧咧。母親總擔(dān)心生產(chǎn)隊的會計會有意給我們家少算,每次分糧,母親總是先把自家能分多少心算出來,現(xiàn)在想想真是一個奇跡。那時生產(chǎn)隊分糧,先是用木斗盤出總量,再按人七勞三計算。比如要分的糧食正好是一百斗,按人分的七十斗除以生產(chǎn)隊的總?cè)藬?shù),再乘以家庭人口,是按人分的數(shù)。按勞動工分分的三十斗既要知道當(dāng)時勞力的總工分?jǐn)?shù),又要算出每一分分多少,再乘每家的工分,才能算出按工分的數(shù),人口數(shù)加工分?jǐn)?shù)才是某一家人的總數(shù)。整個運算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全都得用上,會計用算盤噼里啪啦打幾個小時才能算出來。母親只要知道了總數(shù),一會兒就知道我們家能分多少。有幾次,會計算的和母親不一致,母親讓重算,果然是會計錯了,為此會計和我們家結(jié)了仇。

      孩子多自然會惹事多,尤其是我,是村里有名的調(diào)皮鬼孩子王,下河捉蝌蚪,上山追兔子,吵嘴打架,無所不及。母親是一個愛面子的人,特別怕別人罵“有人養(yǎng),沒人教”這句話,對我們兄弟姊妹管教十分嚴(yán)。

      一個夏日的晌午,趁大人們午休,我在生產(chǎn)隊飼養(yǎng)院的窯腦畔掏麻雀窩,小伙伴扯著我的雙腿,我的半個身子在上,半個身子探下去,用一根圪針條掏。麻雀窩里鳥蛋或者是幼仔,蛇都喜歡吃,有時鳥窩里會有蛇,不能伸進(jìn)手掏。陜北窯洞為了防水,在離頂一尺的地方都安裝石板房檐,也是一尺多寬。房檐都是沙石板做的,年長日久,風(fēng)化嚴(yán)重,極其脆弱,搞不好會連人帶石板檐一起掉下去。我把圪針條伸進(jìn)麻雀窩,里邊的麻雀幼崽吱吱亂叫,頭頂上老麻雀飛來飛去,拼命嘶叫,恨不得撲在我的頭上撕啄。圪針條前端有刺,麻雀窩是老麻雀銜亂麻、布條、雞毛墊成,伸進(jìn)去一轉(zhuǎn)就拉了出來,正準(zhǔn)備伸手抓窩里的四只雀兒,忽然看見母親站在院子里怒目圓睜,手里提著一根柳條。手一哆嗦,雀窩掉在了院子里,四只還未長出羽毛的幼雀,一邊吱吱亂叫一邊掙扎,老麻雀圍著幼崽,奓著翅膀尖叫?!靶×郑聛?!”母親叫我小名的腔調(diào)都變了,聲音不高,卻怒氣十足。我在窯頂,母親在院子里,逃走很容易,但我沒有這樣做,村子里有好多人看著,我不能讓母親沒有面子。盡管磨磨蹭蹭,我還是下到院子,還未站穩(wěn),屁股上就是一頓亂抽。我還沒哭,母親先哭了,她拉我走到掉下來的麻雀窩邊,那幾只小雀兒奄奄一息,母麻雀圍著自己快要死去的孩子一邊轉(zhuǎn)圈一邊嘶叫,并不怕人。母親指著地上嘶叫的母麻雀說:“媽媽就是這只母麻雀!”話未說完,泣不成聲。盡管懵懂,我還是恍然明白了母親的心,想起我們這個家,想起母親為兒女所做的一切,心如圪針條在掏。從此,我再沒有做過一次戕害小生靈的事。

      “文革”武斗最激烈的時候,父親回到村里避難,領(lǐng)著他年輕的妻子。有一天凌晨,我被叭叭的槍聲驚醒,村子里人聲嘈雜,腳步紛亂。

      幾個挎槍的人走進(jìn)我家院子,其中一個問正在喂豬的母親:“你是高XX離婚的老婆?”

      母親很鎮(zhèn)定地回答:“是了?!?/p>

      “我們調(diào)查了,高XX回到你們村里了,你見沒見?”

      “離婚了,人家回沒回,我不知道?!?/p>

      其實,父親就在院子?xùn)|邊奶奶的窯洞里,只要母親使一個眼色,來人去東邊的窯洞就能逮個正著。那些年,老家花石崖墻壁上、電線桿上到處寫著“活捉高郄鈔”的標(biāo)語,高、郄、鈔是?;逝山M織“農(nóng)代會”的頭頭,高就是我父親。這次來的是神木縣最大的造反派組織“紅工機”,“農(nóng)代會”的死對頭。鄉(xiāng)親們說我父親要是被“紅工機”抓回去,必死無疑。因為母親的掩護(hù)免于一劫的父親,從此格外小心,每天換一家,有時就到二十里外馬家灣姑姑家躲幾天。解放前干地下黨的經(jīng)驗,與紅衛(wèi)兵捉迷藏全用上了。父親在村子里斷斷續(xù)續(xù)隱蔽了一個多月,這是我們父子一場最長的相處。這個被世人唾罵的人,我的母親從來不罵,無論是人前還是人后。

      六十年代末,“文革”武斗結(jié)束,學(xué)校復(fù)課鬧革命,學(xué)生們開始上學(xué),二姐也要去上學(xué)。二姐雖然只有十三四歲,已經(jīng)成了母親的硬幫手,砍柴割草挖野菜,做飯洗鍋看弟弟,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里里外外一把手。之前在村里二姐斷斷續(xù)續(xù)念到四年級,這次復(fù)課讀五年級,就要到離村十里外的任念功村。這樣,干活為主捎帶讀書就翻過來了,成了讀書為主,早出晚歸。念了有三個多月,家里亂了套,母親決定讓二姐輟學(xué)。偏偏二姐酷愛讀書,在村里邊干活邊讀書是班里學(xué)習(xí)最好的,去任念功一個班有四五十人,依然是班里的拔尖生。二姐頭腦聰明,記憶好,手腳利索,還天生一副好嗓子。不讓她讀書,簡直是晴天霹靂,根本無法接受,每天早上起來拿兩個冷窩頭連招呼都不打就走了。為念不念書,母女倆成了仇人,一個罵,一個哭。母親原本是極其支持我們念書的。一來她當(dāng)過干部的家屬,在縣城生活過十多年,比農(nóng)民有見識。二來自己因為沒文化吃了大虧,所以骨子里認(rèn)為讀書才能有出息,才能改變命運。村里的每一位小學(xué)老師,無論男女,母親都和人家是好朋友,夏天到了,隔三差五地給老師送個瓜呀菜呀,偶爾吃頓好的,還打發(fā)我端一碗給老師送去。在母親的直覺中,自己的孩子要學(xué)習(xí)好,得靠老師。無奈,她拉扯的這個六口之家,生存第一,她得統(tǒng)籌安排,就像指揮一場生死戰(zhàn)役,誰打沖鋒,誰斷后,犧牲誰,保住誰,指揮員必須做痛苦的抉擇。不是供不起二哥、二姐念書,那時候念書不花錢。關(guān)鍵是他們念書了,家里的活沒人干了。二哥十二歲就跟生產(chǎn)隊干活掙工分,二姐既要看弟弟,做飯洗鍋,家里喂的豬和羊也得靠她。母女倆僵持了半年,二姐拗不過母親,只好輟學(xué)。二姐不念書,同學(xué)老師都十分惋惜,校長馬寶寧專程來我家說服母親。母親一邊哭一邊訴,馬校長陪著掉眼淚,聽完長嘆一聲走了。

      后來,二姐說馬校長給她出主意:“去找你爸爸,他當(dāng)官,總有辦法。”

      村里人也給二姐說:“你大當(dāng)官,你去找他,讓他供你念書?!睘榱四顣臍q的二姐毅然決定離家,只身一人去縣城。

      二姐脾氣暴,性格烈,母親知道擋不住,只是哭著對二姐說:“你可想好了,娘后老子后。”

      走的那天,母親站在埝畔上望著二女兒離去的背影,默默地哭泣,腰背佝僂的母親似乎一下子又矮了許多。二姐的身影在村頭拐角的地方消失了,母親癱坐在埝畔上失聲抽泣,空曠的鹼畔上母親瘦小的身影孤零零的,清晨的冷風(fēng)吹著她稀疏零亂的頭發(fā)。

      七十年代初,神木縣大辦工業(yè),大哥以回鄉(xiāng)知青的身份被招進(jìn)玻璃廠當(dāng)了工人。大哥的婚事在母親的心中成了頭等大事。我們村子里老小光棍有二三十號,家里有光棍是最不光彩的事,可以說,那年月除了成分,就是用家里有無光棍區(qū)別好壞人家。母親內(nèi)心有一個強烈的信念,雖然我寡母領(lǐng)著一群幼子,是一個千難萬難破碎的家庭,但兒成婚女出嫁,該干什么干什么,絕不能讓人瞧不起。自從大哥二十歲出頭,母親就放出風(fēng)要給大兒娶婆姨,四處托人,到處察訪。大哥當(dāng)了工人,身價倍增,主動上門給說合的隔三差五。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后,我還在學(xué)校的院子里玩,聽大一點的同學(xué)叫喊:“快看,援朝看婆姨回來了!”

      打扮得齊整光鮮的大哥略顯羞澀地跟在三爺爺?shù)纳砗螅隣敔敻窍采厦忌?,不等人家問就一連聲說:“成了成了,高興莊XXX家女子!”

      聽到好消息,母親喜得合不攏嘴,趕緊給媒人三爺爺做白面吃。

      “彩禮多少?”母親終于憋不住問最關(guān)鍵的問題。

      “三百六十塊,三身衣裳?!比隣敔敶?。

      “不貴,不貴?!蹦赣H高聲說。

      “老子死得早,哥哥做主,看利重,說不倒?!比隣敔斔坪跤悬c歉意。

      “只要人好,我們援朝看上,其他的都在后?!?/p>

      話是這樣說,錢從何處來?說定這件婚事,母親不要說三百六十塊,恐怕連三塊六都沒有。大哥是當(dāng)了工人,可還在學(xué)徒期,一個月十八塊,連自己的吃穿都不夠。從此,大哥未婚妻的哥哥續(xù)生每月來家一次要彩禮,每次湊十塊錢都要東挪西借。只要瞭見那個名叫續(xù)生的人從前村的圪洞里下來,一家人就開始犯愁。有一次,續(xù)生看中我家炕上鋪的地毯,提出用地毯頂賬。地毯是父母沒有離婚前在縣城居住時置辦的。神木地毯是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精品,純羊毛,做工精細(xì),式樣考究,色彩艷麗。我家的地毯圖案是一只五彩繽紛的鳳凰,因為炕上鋪這塊地毯,破爛的土窯洞有了一抹貴氣,陌生人走進(jìn)這個一貧如洗的家,看見這塊地毯,會頓時覺得這家人與眾不同。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領(lǐng)小朋友到我家,興奮而小心翼翼地拉開苫布向他們炫耀地毯。對于母親,地毯更是記錄了她曾經(jīng)有過的榮耀,也是他當(dāng)官的前夫留下的唯一紀(jì)念物。平時,地毯鋪在前炕,母親既不允許我們在上邊玩,更不允許我們在上邊睡。只有大姐回來,或者外爺來了,才有資格睡在地毯上。就是這樣一件家里唯一貴重的仿佛家庭成員一樣的“擺設(shè)”,某一天不見了,我和二哥、二姐都知道地毯去了哪里,但都不說,各自在心里痛,母親是最痛的那個人。

      地毯三百塊買的,只抵頂了一百二十塊,剩下的用什么抵頂?外婆知道自己的女兒過不了這個坎,要拿出自己的體己錢給母親救急,但母親堅決拒絕。

      母親生于1929年,三歲那年,家里先是被土匪搶劫,后遭水災(zāi),原本富裕的家庭匪連禍接,頃刻潰敗。遭水災(zāi)時,外婆為了搶救財物,冷水里泡了幾個小時,落下婦科病,不能再生育,為了延續(xù)李家的香火,外婆外爺協(xié)商離婚。母親被外婆領(lǐng)著再嫁到了胡家。胡家也是當(dāng)時村里的富戶,常年雇著長工,農(nóng)忙時還加雇短工。母親十四歲時,嫁給了在胡家外爺打短工的父親,因為外婆看父親能吃苦、身體好、有頭腦。爺爺帶著父親給胡家外爺打短工,財主家主動要把女兒嫁給窮人,真是天上掉餡餅。母親結(jié)婚時,外婆不僅沒有要彩禮,還另借給爺爺一石谷米辦親事,時間是一九四三年。世事變化遠(yuǎn)遠(yuǎn)超出當(dāng)事人的想象,結(jié)婚借的一石米未還,結(jié)婚的人離婚了,借米的爺爺在兒子離婚的第二年連氣帶病也去世了。母親突遭婚變,胡家外爺可一直記著這筆賬,“文革”時,父親回花石崖老家拉起“農(nóng)代會”,胡家外爺去要賬,父親連自己喝一碗米湯都有上頓沒下頓,拿什么還他一石米。七十年代末,父親當(dāng)了米脂縣委書記,胡家外爺尋到米脂縣委,提出坐一下“縣太爺”的小臥車頂賬。父親只好派小車?yán)彝鉅攪字h城轉(zhuǎn)了十幾圈,直到把胡家外爺轉(zhuǎn)暈才罷。胡家外爺心滿意足地回到胡家塔,逢人便夸小臥車的好。所謂小臥車,就是帆布篷北京小吉普212,現(xiàn)在已經(jīng)淘汰了。

      母親一定是想自己結(jié)婚借的一石谷米還未還,自己的兒子結(jié)婚又向娘家借,況且外婆也是年老多病,也該留點體己錢救急。然而,剩下的一百多塊錢實在是沒有來處,原定的婚期一天天臨近,給不了彩禮娶不回媳婦,親戚朋友到了媳婦不到那可出了大丑。母親只好派二姐背了一個破書包,悄悄背回一百塊大洋?!拔母铩睍r,銀圓不僅不能流通,發(fā)現(xiàn)了一律沒收。所以,頂彩禮賬一塊銀圓只頂了一元人民幣。

      七湊八湊,地上加地下,總算還清了彩禮。第二年初夏,母親為大哥舉辦了婚禮,盡管婚禮簡樸寒磣,但該有的程序禮儀應(yīng)有盡有。母親像指揮一場戰(zhàn)役的將軍,神情嚴(yán)肅,言語短促,大事小事都來請示她,由她說了算。那一天,我忽然覺得母親好厲害、好高大!這場付出母親極大代價的婚姻,只維持了三年就失敗了。兒子想為苦難中的母親找一個幫手,母親要為破碎的家庭豎起一桿精神的旗幟,母子都偏離了婚姻的軌道,互愛變成互害。

      對母親打擊最大的,莫過于外婆的離世。我的印象中,外婆一直肚子不好,可是從沒有聽母親說起外婆有致命的疾病。一九七二年五月的一天,母親還在地里勞動,忽然,胡家塔來了一個叫胡潤懷的人來叫母親,說外婆病重。緊趕慢趕,見到外婆,已經(jīng)咽氣了。聽舅舅說,當(dāng)天早上外婆就不好了,還是外婆讓快去叫我母親。一直臨近中午,外婆一遍遍睜開眼睛向女兒來的方向望,終于沒有等到這個最最放心不下的女兒,一步三回頭,走向另一個世界。

      胡家塔村由胡、李、張三姓組成,三姓即三個家族。歷史淵源,加上現(xiàn)實利益,三姓家族既有內(nèi)部矛盾,又有外部沖突。外婆在三姓中都享有極高的威信,說大事,了小事,既調(diào)解村里大的矛盾,也解決家庭內(nèi)部小的糾紛。聽胡家塔的人說,外婆雖說是女流之輩,但“牙鉤”有力,話說在點上,人不得不服。對于我的母親,外婆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就是她活下去的力量?,F(xiàn)在外婆走了,母親的天塌了,地陷了!只要跪在外婆的靈前,一聲哭出去,母親就昏倒在地,如是十多次。母親的悔恨除了和天下的女兒一樣,還有她獨有的悔恨,外婆知道母親這個家的千難萬難,有病也不告訴母親,把體己錢給了母親,有病也不去醫(yī)院。母親認(rèn)為外婆是因為她,又急又氣又擔(dān)心才得病早早地去世了。胡、李兩家的舅舅們堅決不讓母親再哭,派了人日夜照顧,生怕母親也出了意外。

      我小時候到山上砍柴挖菜,經(jīng)常會聽到某一個山坳里有女人在哭訴,當(dāng)我學(xué)了“如泣如訴”這個詞,耳畔就想起老家山野上飄蕩的那一聲聲哭訴。這些哭訴的女人有的是因為父母亡故,有的是因為孩子早夭,有的是因為挨了丈夫的打、公婆的虐待,有的是因為忍受不了生活的艱難苦累,總之是一肚子的委屈無處訴說,就找一個沒人的山坳,放聲痛哭一場,把痛苦委屈說給山,說給草,說給風(fēng)。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一聲聲的哭訴中,有一聲一定是我母親的。

      人常說:苦盡甘來。母親六個孩子,五入公門,二哥雖在農(nóng)村,也是村里日子過得最好的。母親八十年代初從農(nóng)村搬到了縣城,從此,再也不用為溫飽發(fā)愁。可是,隨著兒女一個個成家立業(yè),母親卻成了孤獨一人,一個個的長夜,只有一聲聲的咳嗽相伴。家家都有難念的經(jīng),兒女們每一家但有難念的經(jīng),就去給母親念,尤其是媳婦們一有委屈就找母親。她們哪里知道,母親滿腹都是委屈,去向誰訴?母親堅持不讓雇保姆,兒女前腳雇,她后腳辭,如是再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實在不能自理,才和二姐住在一起。病痛再厲害,從不告訴兒女,每次住院幾乎都是半強制。母親晚年最大的榮耀就是向人夸贊她的兒女、孫子、外孫如何了得。從母親身上,我體會到兒女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是:做一個她眼中有出息的人。在我求學(xué)的歷程中,曾經(jīng)遇到過許多優(yōu)秀的老師,他們對我的成長產(chǎn)生過重要的影響,但仔細(xì)想來母親才是影響我最最深刻的老師。

      母親身高不到一米五,體重不足八十斤,瘦弱多病??墒?,在我的心目中母親是一座山,一座生命的靠山。與命運頑強抗?fàn)帲也皇窃跁纠飳W(xué)的,是在與母親相依為命中體驗的。一個沒文化沒職業(yè)的女人被拋棄算得上不幸,而一個沒文化沒職業(yè)的女人連同她的六個孩子一起被拋棄,不知道有沒有比這更悲慘的命運。而這個悲劇上演的時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最混亂的年份。除了大姐剛剛出嫁,剩下的五個孩子,長不足弱冠,幼尚在襁褓。不是母親拼死維持,五個孩子的人生結(jié)局真是難以想象。我已年屆知天命,回顧自己的人生,對比母親的一生,我常常想這樣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支撐著這個瘦弱多病、目不識丁、孤立無援的農(nóng)村女人創(chuàng)造了傾巢之下有完卵的奇跡?

      只要一息尚存,面臨絕境不絕望。三十六歲遭離異,被拋棄,應(yīng)該絕望;五個孩子嗷嗷待哺,缺吃少穿應(yīng)該絕望;無米下鍋,斷炊再三,應(yīng)該絕望;缺醫(yī)少藥,孩子在炕頭奄奄一息,應(yīng)該絕望;明知孩子讀書有前途,被迫輟學(xué),母女反目,應(yīng)該絕望;親人突然離世,應(yīng)該絕望……只要母親絕望,五個孩子就沒有一點希望。

      胸膛里跳動著一顆永遠(yuǎn)真誠善良的心。母親一生最需要別人的幫助,但她總在幫助別人。村子里經(jīng)常有小孩子生病,母親有養(yǎng)育六個孩子的經(jīng)驗,腦子里記著無數(shù)的小偏方,誰家孩子有病,只要人家求到門上,不管忙閑,不管遲早,母親有求必應(yīng),治不了病,也陪著人家心焦。別人家修窯打地基或者是此類需要人手的大事,不用人家來求,主動打發(fā)我們兄弟去幫忙。

      有一天半夜,忽然聽說村里的人得了急病,要立馬抬到公社醫(yī)院去,病人家并沒有叫我們家?guī)兔?,但母親催二哥趕快穿衣服,去抬病人。半夜走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回來,人得救了,但主家只顧救人,抬人的連一口水都沒喝。二哥當(dāng)時也就十七八歲,頗有怨言。

      母親開導(dǎo)二哥:“好人的名聲和錢一樣是慢慢攢的,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就成了好人。再說,誰都有馬高鐙低,保不住你哪天也有急事會求到別人。”

      我和弟弟大學(xué)畢業(yè),有了工作,特別是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母親愛幫人的秉性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小到找大夫看病找學(xué)校讀書,大到安排工作提拔領(lǐng)導(dǎo),捎帶還有打官司,母親有求必應(yīng),大包大攬。為了孝順母親,她答應(yīng)的事我和弟弟不管能否做到首先應(yīng)承,能夠做到的盡力去辦,更助長了母親的“氣焰”?!拔胰齼菏莾?nèi)蒙的蒙長(有一段時間我曾當(dāng)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一個旗的副旗長,母親搞不懂),內(nèi)蒙有什么事勤說?!边@句話成了親戚朋友中流傳的笑話。

      母親一生貧困,飽受物質(zhì)貧乏之累,自己極為節(jié)儉,甚至說吝嗇亦不為過,對別人卻慷慨大度,只要有好東西好吃的,一定要和鄰里分享。我小時候經(jīng)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左鄰右舍送飯。尤其是我們兄妹工作以后,給母親孝敬的糕點、香煙、茶酒、土特產(chǎn)等稀罕東西,有一半母親會送給別人。一邊送一邊炫耀,這個是我女兒給的,那個是我兒子給的,要么是孫子外孫孝敬的。母親去世后,清理她的遺物,居然有二萬五千二百二十元的現(xiàn)金(生前特意安頓要給當(dāng)年考大學(xué)的孫子寶衛(wèi)五千元),怎么能從可計可數(shù)的生活費里節(jié)省下這樣一大筆錢,至今都是一個難以想象的謎。

      二〇〇七年“五一”放假,我領(lǐng)妻子、女兒回到神木,車直接開到二姐家中,那里寄放著我日夜?fàn)繏斓哪赣H。兩個月不見,母親身體虛弱不堪,已經(jīng)不能自己從床上坐起,看見我們一家人,尤其是我的女兒丫丫,她的眼神里依然閃現(xiàn)著慈愛。她要我趕緊把她搬回自己的家中,說:“我不能死在你二姐家?!蔽抑v了許多應(yīng)該去醫(yī)院的理由,她堅持不去。我說的這句話打動了她:“媽媽,我不是要救你的命,我只是想媽媽即使離開我們,身體也不要太痛苦?!睘榱顺扇珒号男⑿模赣H勉強答應(yīng)去醫(yī)院。

      從車上抱下母親,去四樓的病房,原準(zhǔn)備上樓梯時換成背,可是懷里的母親輕飄飄的,沒有一個小孩子重,我就用抱小孩子的方式懷抱她上樓。聽我喘息聲重,母親一個勁囑咐我:“歇歇,歇歇?!眿寢?,我哪里是因為抱你累,心沉得我走不動?。?/p>

      聽說母親住院,親人們都紛紛來醫(yī)院探視,母親的病房常常人滿為患,愛熱鬧的母親一下子精神狀態(tài)特別好,機智、幽默、話多。我再一次見證了母親驚人的記憶力,自己六個孩子,十四個孫子外孫出生年月日時辰全都爛熟于心,無一差錯。孩子是母親一生唯一的財富,她肯定像一個守財奴,閑來無事,就一遍遍盤點。

      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給母親做臨睡前清潔,先洗頭,再洗手,后洗腳,母親像一個孩子十分乖。我問母親:“媽媽,你怕不怕死?”我看母親情緒好精神好,有意和她說這個忌諱的字眼。

      “不怕,活得早夠本了。”母親痛快地說,母親一生鄉(xiāng)親們稱贊“好鋼口”,直到最后時刻說話口齒清晰、干凈利索?!安皇菫榱四銈冃置脦讉€,我早死了。而今你們過得都好,我沒有放心不下的。”

      “媽媽,我老丈人常說,死是一條大路,人人都得走,遲早而已。你先去,后面我們會來找你?!蔽业脑栏附?jīng)常和母親拉話,母親心目中岳父是有文化的高人,他說的話一定沒錯。

      那天晚上,母親沒有一點要走的跡象,可是,第二天早上,二妗子給她喝稀粥,要給她喂,不讓,自己端著碗喝,突然碗掉了,人就昏迷過去。

      回到家中,母親一直有呼吸,二哥從老家趕來,她還對二哥說:“補朝,咱回家?!边@是母親留給兒女最后的遺言,等她的六個兒女到齊,才撒手人寰。母親去世的樣子十分安詳,就像睡著一般,大姐、二姐一邊哭一邊給她換上壽衣,身體皮包骨頭,但干干凈凈。

      小時候,最悲傷最刻骨的是想象母親突然死了,哭到無聲無淚,聲斷氣絕。母親真的走了,我卻異常冷靜,甚至為母親的離去有一絲絲的慶幸:一個人的苦難終于到了盡頭!無法治愈的疾病自愈了,無法言說的憂傷無須再說,無盡的孤獨成了永恒。

      用文字記錄母親苦難的人生,是母親克服千難萬難供我讀書,我成了一個會寫字的人唯一能夠回報母親的方式,可是我總是沒有勇氣觸碰。母親離開十年了,我的心債該還了。斷斷續(xù)續(xù)地寫,哭了停,停了再寫,許多細(xì)節(jié)不能細(xì)想,母親在她人生苦難的歷程中有過怎樣的掙扎不敢聯(lián)想,最后寫下“為苦難而生的母親”這個題目,每一筆,每一畫,仿佛用刀在心上刻。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母親逝世十周年祭

      猜你喜歡
      胡家二姐外婆
      外婆
      黃河之聲(2022年3期)2022-06-21 06:27:10
      “擅自偷筍者罰5000元”是否有效
      給外婆的一封信
      兒童時代(2021年4期)2021-06-09 06:22:04
      二姐的善心
      金秋(2020年5期)2020-12-04 06:13:45
      外婆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6
      呀呀呀得兒喂
      外婆回來了
      執(zhí)著的設(shè)備守護(hù)者——記中鹽鎮(zhèn)江公司胡家林
      Analyze the Benefits of Using Films for Language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Offer Som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Use
      苦澀的甜蜜
      幸福家庭(2016年10期)2016-11-25 08:08:45
      汉阴县| 沾益县| 江口县| 宁陵县| 定西市| 云龙县| 浦东新区| 化德县| 阜宁县| 余江县| 苗栗县| 东港市| 广汉市| 河间市| 溆浦县| 宜兰县| 文安县| 长葛市| 隆子县| 哈尔滨市| 定南县| 金溪县| 濉溪县| 六安市| 建德市| 松溪县| 芦溪县| 华安县| 黑龙江省| 文昌市| 德昌县| 石阡县| 扎鲁特旗| 朝阳县| 如东县| 疏勒县| 渝北区| 师宗县| 太谷县| 白河县|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