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CHAN&SONS是一家傳承三代的老店。第一代店主陳榮華,是陳風凡的祖父,在運作店鋪時極為重視自身技藝,把衣服的細節(jié)做到無懈可擊是他畢生的追求。第二代店主陳家寧是陳風凡的父親,他在父輩追求細節(jié)的精神上,融入了對數(shù)量的要求,在保證質(zhì)量的同時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第三代店主陳風凡則更在意將工匠的細膩技藝與客人的個性風格有機融合,他說他更注重強化每一位客人的獨特風格,努力將古典工藝煥發(fā)出時代特性。
上海洪幫的世紀遷徙
1940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紅幫裁縫們出走上海,隨客戶遷徙至海外。1950年,紅幫裁縫陳榮華在香港開創(chuàng)了自家的西服定制店,1982年長子陳家寧接手,并將公司名稱改為W.W.CHAN&SONS,一直延續(xù)至今。香港的西服定制店在鼎盛時期有一二百家,如今堅守下來的已為數(shù)不多,W.W.CHAN&SONS是其中之一。
2002年,陳家寧把父親的事業(yè)從香港帶到上海,成為最早入駐上海茂名南路(西服定制一條街)的店鋪。西服定制重回市場,西服定制一條街的生意日益紅火,但是兩三代人追隨同一家裁縫店的情況,卻再也看不到了。
基準之下尋求革新
“裁縫不需要風格,需要標準,國際標準?!边@是陳家工藝的基準,也是第二代店主陳家寧五十年來恪守的原則。
這個基準細致到,所有衣服在制作中都要“對條、對格、對花紋”,衣領、口袋、袖子等位置的面料必須最大程度對上紋路。這對于以“服貼”為前提的定制來說,是一門大學問。但是陳風凡卻拒絕“循規(guī)蹈矩”,西裝領帶混搭牛仔褲的他,很潮很時尚,與父親陳家寧的“使命感”和“從一而終”相反,他反抗墨守成規(guī),拒絕接受“標準”的束縛。
英國的時裝定制圈有一句老話,如果老的客戶去世了,那么這個客戶群就少了一個了。定制西裝的價格限制著客戶群的擴張,無法完全融入日常也是影響其發(fā)展的因素之一。大牌時裝的衍生和各種超乎想象的變化,讓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性,在穿衣打扮方面,也開始越來越講究多元化了。
通過版型的微調(diào)和細節(jié)的設計,在傳統(tǒng)制作工藝基礎上達到更具個人氣質(zhì)的定制西裝。這條路走起來并不容易,但身負家族傳承使命感的陳風凡無比堅定。
作為一枚資深圍棋愛好者,陳風凡閑暇時會參研古代棋手的棋譜,一窺天才們的奇思妙想。他深信“棋品如人品”,舉手落子間都是品格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否能在棋局中處變不驚,又能否做到勝者不驕、敗者瀟灑,只有極為專注地下棋時,人的微妙變化才會浮現(xiàn)出來。
Q&A
你如何看待“傳承”這件事兒?
在外人看來,是非常美的。尤其中國是很講究尊師重道的,將過往的我們認為是“結(jié)晶”的東西傳到現(xiàn)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你如何看待這個品牌?
這個品牌能夠?qū)⒄b西裝的工藝磨礪到極致,做得非常細。手工的技藝甚至可以接近機器的細膩度,行內(nèi)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怎么樣讓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這個品牌,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為什么想要做這件事?
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去了解、欣賞我們這個品牌。我們定制,其實并不像以前那種概念,覺得自己是紳士,就整天都需要穿正裝,出去經(jīng)常都要很優(yōu)雅、很儒雅。我覺得現(xiàn)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不是這樣子了,當然也會有人這樣,不過我覺得主要重點不是放在這些人身上,而是,這種元素能夠更好地讓更多人去融合在一起。就比如說我啊,我并不是一個必須要穿正裝的人,可是我也可以穿正裝,而且我正裝當中也會有自己的一面,里面也會有自己比較休閑的風格,區(qū)別于一板一眼的比較單一的風格吧。我們就是讓更多人覺得,自己可能不會穿正裝,但愿意去嘗試,衣櫥里面偶爾有一件正裝去混搭或者偶爾想嘗試一下正裝。我覺得這一方面我是想很努力去做的。
在此之前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從小到大都會承受一些自己不明白、長輩也沒有說明白我要做什么的事情,就知道學業(yè)結(jié)束了之后要做這個。后來開始了解這個行業(yè)并且愛上這個行業(yè),了解這些工藝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哪里,然后開始慢慢地摸索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從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有想過放棄嗎?
也有想過放棄之類的,可是到后來就慢慢明白到,其實很多人都沒有選擇呢,對于沒有選擇、沒有什么太多的空間的前提之下就自己去這樣放棄,就這樣去不干了,可能有點說不過去。
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嗎?
比較滿意。
和你一樣的年輕人多嗎?你如何看待現(xiàn)在年輕人對待事業(yè)的態(tài)度?
這樣的人應該不多吧。大多數(shù)從事這方面的人可能還是因為選擇性比較少吧。要么就是學完之后再去做自己的事情,傳承的部分在最終選擇的事情上可能就占了其中一小部分。對我來說,可能這就是跟家庭之間的紐帶。
如果重新選擇,還會做這件事情嗎?
可能還會。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趣的人嗎?
有趣不有趣還是因人而異吧,畢竟有不有趣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工作之外經(jīng)常做什么?
喜歡交特別的朋友,然后聆聽他們的故事。以前會打籃球,現(xiàn)在偶爾會下象棋,從棋中可以窺探對方內(nèi)心的律動和性格。
你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思考、吃面、下棋、遛彎兒。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腿可能會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