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娃,大名田歡。家族世代打鐵,曾祖父曾經(jīng)是當?shù)刈钣忻蔫F匠,父親也是,隨后迫于生活壓力,父親改行做了泥瓦匠。自小耳濡目染,對于打鐵情有獨鐘的他最終逃離都市,回歸夢中的理想之地。從此,歡娃變鐵娃,設計、打鐵,暢游在鄉(xiāng)間田野。
和鐵娃約采訪并不容易,大多數(shù)的時間里他不是在閉關打鐵便是奔波在全國各地的博覽會推廣鐵藝作品。一段時日之后,他發(fā)來了幾張照片,居然是采訪問答,不由得佩服這位土家族漢子的認真了。
回到利川
鐵娃的家鄉(xiāng)在湖北恩施利川,那里有一個曾經(jīng)遠近聞名的“鐵匠村”。早前,那里的人們家家戶戶以打鐵為生,每天天還沒亮,就會聽見叮叮當當?shù)那么蚵?,一直到深夜。那個時候“鐵匠村”的鐵器遠近聞名,經(jīng)常賣到周邊縣市甚至外省。后來,機械農(nóng)耕時代到來,使用農(nóng)具的人少了,“鐵匠村”也漸漸被埋沒了。
鐵娃說,利川是一個讓他放不下的地方,那里的藍天、白云、凈水、人情、生活方式和老手藝,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不希冀朝九晚五,不盲目濟身于人群當中奮力拼搏,不希望在人群涌動的喧囂中失去自我,只是為了尋找一種方式可以守住內(nèi)心的寧靜與安然。因為小名叫歡娃兒,又做了鐵匠,故工作室取名為“鐵娃公社”,娃兒寓意單純、精力旺盛,公社寓意傳統(tǒng)鐵藝愛好者共同的家。而他,也成了最年輕的“社長”。
老手藝翻新樣
因為放不下利川,因為設計專業(yè)出身,因為對于打鐵這件事情有感情,鐵娃開始將傳統(tǒng)鐵藝結合設計概念,做一些實用性強的器具。這樣,可以讓鐵器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使用,通過網(wǎng)絡的力量銷售到世界各地。這樣,好的鐵匠手藝師傅不再奔波在外討生活,而他,也可以通過他想要的方式留在他的夢想之地。
打造一件工具,包括選料、切鐵、取樣、開板、燒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來個工序,捶打四五千次,每個步驟都有講究。燒鐵的時候要注意火候,既要將鐵燒熟,又不能燒化了。要是火候過了,鐵板會被燒穿,而火候不足,鐵又打不開。判斷的標準是看顏色,當鐵燒紅到一定程度后就代表熟了,如果燒得泛白了,就說明已經(jīng)燒化了。這些,靠的都是熟能生巧的技藝。
可即便如此,傳統(tǒng)的鐵匠藝人也只是知道打造鐮刀、錘子……因為鐵娃,他們第一次知道還可以打造各種造型的花器、茶器等日常生活之物。老手藝+新思路,贏來了新的希望。
每一天,在不斷的煅燒捶打里,耗盡氣力。紅彤彤的爐火灼噬著皮膚,每一次奮力一錘,火花四濺,比任何絢爛的煙火都讓這個年輕的社長著迷。
Q&A
你如何看待“傳承”這件事兒?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傳承文化中好的東西我需要好好保留和發(fā)揚。在傳承的過程中要不斷改造創(chuàng)新,用新思維加老手藝尋求出路。
你如何看待這個品牌?
其實“鐵娃公社”這個名字,源于一個我們土家族公社時期當?shù)刈钣忻蔫F匠,小時候我的名字又叫歡娃兒,現(xiàn)在我又做起了家族老本行,所以就取名“鐵娃公社”。我是希望能用這種傳承幾千年的老手藝做點兒現(xiàn)代人實用的東西,可以把這事傳下去,我不想在我們這一代斷了根。
你給這個品牌(這個事業(yè))帶來了什么新的發(fā)展可能?為此,你做了怎樣的努力和新的嘗試?
其實我也沒有想過能把這件事做到多大,通過這幾年的堅持能讓更多大城市的人了解這種傳統(tǒng)手藝,能用上這些手藝人做的器物,同時這些手藝人還愿意繼續(xù)做。更讓我滿足的是還有年輕人愿意來學,我覺得我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在此之前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當官、當個好官。
會有壓力嗎?來自哪里?
當然會有,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理解和支持。為這件事我媽幾個月都不和我說話,還離開家半年。那時大學剛畢業(yè)沒有錢,要到處借錢,甚至想過去賣血。剛開始那段時間做的東西沒人要,也沒有渠道,有時候也急得一個人偷偷地哭?,F(xiàn)在也是一樣,因為沒有穩(wěn)定的渠道,銷售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壓力也大,每晚都失眠睡不著。
有想過放棄嗎?
說實話有想過放棄,但是想著如果我這放棄了,這些師傅怎么辦?雖然做這些東西沒有那么容易,但做任何事不堅持個三五年都是不會見到成效的。
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嗎?
還算滿意。如果能有更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就好了,這樣就可以不用為師傅們的工資發(fā)愁失眠了。
如果重新選擇,還會做這件事情嗎?
還會!再選擇我可能會去想著不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累吧。
會通過什么方式來排解壓力?
一個人去旅行,抽煙。
工作之外經(jīng)常做什么?
做的最多的就是去山里、河邊、田地里閑游。不做事的時候早上就去鄉(xiāng)鎮(zhèn)上趕集、逛菜市場。買菜、做飯,這些都是平常做得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