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馬麗婭
漫話石阡
□ 文/馬麗婭
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的石阡縣,早在1992年就被列為貴州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這里荊楚文化與巴蜀文化綿延共生,夜郎文化與多民族文化交相輝映,溫泉文化與苔茶文化相得益彰。
史料記載,“秦嬴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夜郎縣,漢為夜郎國牂牁郡地,晉分牂牁置夜郎郡,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貴州建省設(shè)石阡府,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府為縣?!庇凭玫臍v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催生石阡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3項——木偶戲、仡佬毛龍節(jié)、說春,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9項——仡佬敬雀節(jié)、石阡情歌、“悄悄年”等文化遺產(chǎn)。
◎石阡夜景
◎蹦蹦鼓
◎長壽老人
相傳,從秦代設(shè)置夜郎縣至元代廢除最后一個夜郎縣,在近一千五百年的時間里,歷史上曾多次在石阡縣境設(shè)夜郎縣或夜郎郡。從文化上,石阡有著悠久而豐富的竹文化、茶文化和民族民間文化,仡佬族毛龍、仡佬族敬雀節(jié)、仡佬嘣嘣鼓全國唯一,石阡獨有,就是典型的例證。
此外,石阡還坐擁世界少有、國內(nèi)獨有且儲量豐富的地?zé)岬V泉水資源,富含鍶、氡、鋰、鋅、硒等微量元素,屬國際飲用、醫(yī)療雙達標(biāo)礦泉水;有面積42.5萬畝且獲“中國馳名商標(biāo)”的苔茶資源;有儲量達15億立方米,品種達22個之多的石材資源。
石阡縣先后獲得“中國溫泉之鄉(xiāng)”“中國礦泉水之鄉(xiāng)”“中國苔茶之鄉(xiāng)”“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中國最佳休閑旅游目的地”“國家級溫泉群風(fēng)景名勝區(qū)”等14個品牌。
在石阡尋找夜郎文化的蹤影,盡管歷史的遺存已經(jīng)模糊不清,但在保存完好的夜郎風(fēng)情街、萬壽宮、禹王宮、府文廟、川主宮等古建筑中,或多或少能體會石阡久遠厚重的歷史文化。
第四屆中國·石阡溫泉文化旅游節(jié)暨首屆中國(石阡)夜郎文化高峰論壇會議特意選擇在位于石阡湯山鎮(zhèn)的禹王宮內(nèi)舉行。古色古香的建筑內(nèi)舉辦論壇,更加彰顯石阡的歷史底蘊。
禹王宮及相鄰的萬壽宮,是貴州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各建筑陸續(xù)建于明中后期,由禹王宮、玉皇閣、觀音閣、龍王廟、忠烈宮、啟靈橋以及古民居、古街巷等建筑組成,占地面積6.8萬平方米。
禹王宮始建于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被毀后重建??滴跷迨?1716年)修葺,后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修,不久過殿損毀,于嘉慶二十年(1815年)重修。
長方形格局的禹王宮占地1200.54平方米,是由南北兩進殿和東南廂房組成四合院。中央正方形大天井坐北向南,高掛“禹王宮”牌匾。依次由戲樓、天井、過殿、后天井、后殿組成,高大封火山墻圍護,對稱分布,抬梁穿斗式混合結(jié)構(gòu)。
相鄰的萬壽宮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壽宮或稱旌陽祠,是中國古代會館文化的代表。萬壽宮是為紀(jì)念江西的地方保護神——俗稱“福王”的許真君而建。所以萬壽宮又稱江西會館、江西廟,江西同鄉(xiāng)會館,豫章闔省會館等。
石阡萬壽宮高聳的山門巧妙地將牌坊、大門、山墻結(jié)為一體。門頂抬梁兩端相向塑龍并塑琴書筆墨靈芝等物,梁上二柱間嵌石額,豎刻“萬壽宮”三個大字。門頂抬梁兩端相向塑龍并塑琴書筆墨靈芝等物,梁上二柱間嵌石額,豎刻“萬壽宮”三個大字。
◎萬壽宮
石阡萬壽宮旁,是石阡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博物館。從布展內(nèi)容及規(guī)模上來看,在貴州省內(nèi)都可屬名列前茅的博物館。石阡擁有木偶戲、仡佬族毛龍節(jié)、說春三項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此外還有仡佬族敬雀節(jié)等九項貴州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這座博物館中,你都能窺見一二。
◎仡佬毛龍
◎木偶戲
博物館中用實物展品展示了木偶戲中精彩的木偶造型;毛龍節(jié)展示區(qū)中,實物展品外,大量圖文并茂、視頻等,向觀眾展示著當(dāng)?shù)厝藗儦g慶毛龍節(jié)的震撼場面。在部分區(qū)域中,還展示了石阡特色的美食資源、祭祀文化、婚嫁文化等內(nèi)容。是游客全面了解石阡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最佳方式。
◎ 說 春
第四屆中國·石阡溫泉文化旅游節(jié)暨首屆中國(石阡)夜郎文化高峰論壇分論壇活動安排在了石阡溫泉度假酒店內(nèi)舉行,賓客們直觀地感受到了石阡溫泉的魅力。
被譽為“泉都”的石阡還是國家級溫泉群風(fēng)景名勝區(qū),縣城所在地“湯山鎮(zhèn)”一詞,足以讓人聯(lián)想到沸水如湯的溫泉。自古石阡當(dāng)?shù)厝硕加性绯颗轀厝牧?xí)慣,大年三十更是男女老少必洗溫泉,以示“年新人新,氣興運興”。如今溫泉已經(jīng)成為石阡重要的旅游和健康休療產(chǎn)業(yè)。近年來,依托區(qū)位優(yōu)勢和優(yōu)異的溫泉水資源,石阡不斷吸引著周邊省份游客前來。
以溫泉群著稱的石阡溫泉,還以自然出露為一大亮點,目前有20多處溫泉群,共計36個出露點,此外,還有一條地下熱水河和一個熱水溪。
無論從溫泉的水源、水量、水質(zhì),還是從溫泉的分布面鏡、數(shù)量、規(guī)模等諸多角度考量,石阡都堪稱中國獨有、世界少見的溫泉資源。
石阡溫泉歷史悠久,早在三國時期就有對石阡城南溫泉的記載。城南溫泉位于縣城南邊的松明山麓,龍川河右岸,出水口高出龍川河水面12米,泉水從石隙中自然涌出,水溫47.5℃,出水量每小時45.8噸。溫泉水質(zhì)優(yōu)良,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因此打開水龍頭即可直接飲用溫泉水,切口感極佳,堪比法國著名的依云泉水。
◎石阡溫泉
石阡又是“茶城”,以出產(chǎn)的苔茶最負盛名。石阡作為全國古老茶區(qū)之一,飲茶、采茶、制茶、品茶、話茶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石阡苔茶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中,這里溫潤的氣候,少有的亞熱帶原始生態(tài)系統(tǒng);決定著優(yōu)異的苔茶品質(zhì)。多云霧,少光照的氣候調(diào)節(jié),又為茶樹的生長提供著最佳條件。
苔茶以古茶樹為母樹長期栽培選育而成,尤其是節(jié)尖長的紫牙葉,苔粗葉厚,表現(xiàn)著出眾的茶葉品質(zhì)。目前石阡茶園面積有42萬畝,茶葉加工企業(yè)140多家。
苔茶不僅可品,還可以成為美食的輔料。石阡自古就有將茶葉、茶油融入飯食的習(xí)俗,“全茶宴”便是傳承于石阡的一種獨特的宴席。你可以品嘗到以苔茶樹所產(chǎn)的茶葉制作的紅茶、綠茶,茶湯與雞、鴨、魚、肉、蛋及果蔬等食材制作成美味佳肴,飯不離茶、菜不離茶、飲不離茶,讓人在茶、食之中品味到石阡深深的茶文化。石阡成為富庶之地,多半靠著茶葉生意,之前提到的萬壽宮,就是明代大茶商出資40萬兩白銀修建而成的。
漫步石阡老街街頭,不時能見到民間美食如米豆腐、綠豆粉、皮蛋、麥面的銷售攤位。
石阡堯上仡佬族傳統(tǒng)美食黃水粑是石阡最受歡迎的美食,當(dāng)?shù)厝藢⑴疵缀忘S豆用石磨打成精粉,加紅糖水?dāng)嚢杈鶆?。切成小塊后用特殊的“黃水葉”將糯米糕包扎成小塊,在籠屜蒸制幾個小時,然后裝入木桶中出售,味道香甜軟糯。
◎ 苔茶園
(本文圖片由石阡宣傳部提供)
責(zé)任編輯 袁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