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寧陽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效果觀察
沈寧陽
目的 對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8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1例。對照組采取貝那普利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85.3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 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腎病;前列地爾;貝那普利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腎病發(fā)病與遺傳因素、高血壓、機體代謝異常存在密切關聯(lián)。由于糖尿病腎病早期癥狀并不顯著, 易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1]。病情經過一段時間發(fā)展會對腎小球功能產生影響, 即會產生蛋白尿, 進而導致終末期腎?。?]。為探究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有效治療方法, 本院對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1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患者采取了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 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1例。研究組中男25例, 女16例;年齡39~72歲, 平均年齡(54.5±6.1)歲;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2±1.1)年。研究組中男23例, 女18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52.4±6.9)歲;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9±0.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均符合WHO關于糖尿病腎病相關診斷標準, 糖尿病腎病分期為Ⅱ~Ⅳ期;尿蛋白排泄率連續(xù)3次檢測均超過正常水平;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中,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過敏體質者或藥物過敏者;存在心、腎等器官功能嚴重障礙者;由泌尿系統(tǒng)障礙、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酮癥酸中毒等誘發(fā)蛋白尿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guī)治療, 對其進行抗凝、降壓、降糖治療等, 并指導患者低鹽、低蛋白飲食。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00292)口服, 10 mg/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前列地爾(哈高科白天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3023075)治療, 10 μg/d, 前列地爾10 μg溶于10 ml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注射, 兩組患者共連續(xù)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進行比較。觀察兩組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4]:臨床相關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 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幅度超過50%以上;有效:臨床相關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 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幅度為30%~50%;無效:臨床相關體征及癥狀未得到有效改善, 甚至惡化, 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幅度低于30%??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85.3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較( x-±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 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典型危險因素。糖尿病腎病病情初期發(fā)展較為緩慢, 并無明顯癥狀。當患者產生蛋白尿時, 其腎小球功能已經受到影響, 并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 腎小球功能損害會愈來愈嚴重, 且無法逆轉, 最終造成腎小球硬化并導致腎衰竭?,F(xiàn)階段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以控制血糖、血壓、減少尿蛋白、延緩腎小球濾過率(eGFR)降低速率為主[5]。
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可對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轉化過程產生抑制作用, 可促進腎血管擴張, 讓腎小管過濾能力得到改善,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腎臟灌注壓[6]。貝那普利通過改善腎功能, 能夠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前列地爾是一種脂微球載體制劑, 該藥物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E1, 可對對脂蛋白酶產生激活作用, 并促進甘油三酯水解, 有利于降低血脂及血黏度[7,8]。該藥物在體內分布具有靶向性特點, 并對病變組織具有較好的親和力,可持續(xù)發(fā)揮效用, 對腎臟血管舒張作用顯著[9]。前列地爾還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含量, 進一步促進血管擴張, 有利于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 進而降低腎小球濾過率, 降低尿蛋白排泄率[10]。相關研究表明, 前列地爾與貝那普利聯(lián)用可產生協(xié)同作用, 可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11]。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前,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85.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相關文獻[12]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效果較優(yōu), 可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有利于緩解腎小球損傷。
[1] 賈建設.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效果評價.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5, 23(3):178, 180.
[2] 褚家禮, 劉麗娟.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效果分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5(6):25, 27.
[3] 吳興.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效果分析.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5, 36(12):134-135.
[5] 劉娟.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效果觀察. 醫(yī)療裝備, 2016, 29(2):131-132.
[6] 張悅, 魏楓, 劉揚, 等.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的影響分析. 中外醫(yī)療, 2014(11):110-111.
[7] 易家才.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療效分析.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4(10):2217.
[8] 褚家禮, 劉麗娟.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效果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6):139-140.
[9] 湯行建, 蔣鵬志. 前列地爾加貝那普利聯(lián)合丹芪湯加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觀察.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5,35(8):149-151.
[10] 李斯毅, 劉瀅, 黃仲良.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效果觀察.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 2015, 10(5):574-575.
[11] 孫麗萍.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的影響.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10(21):582-583.
[12] 陳菁華.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5(16):57-59.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benazepril on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SHEN Ning-yang. Liaoyang Central Hospital, Liaoyang 111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benazepril on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nazepril,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prostadi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 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 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lower 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 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97.56%)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5.3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lprostadil and benazepril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reduce the excretion rate of urinary albumin.
Diabetic nephropathy; Alprostadil; Benazepril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51
111000 遼陽市中心醫(yī)院新城醫(yī)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