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江海
2017年7月29日,在央視《出彩中國人》總決賽現(xiàn)場,一群由清華學霸組成的老年合唱團,以一首《我愛你中國》燃爆了現(xiàn)場。這個合唱團平均年齡在72歲左右,他們都是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的成員,也是一群把青春都獻給中國的老人。
崢嶸歲月,兩桌飯便結了婚
作為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的一名成員,74歲的吳毓鳴除了唱歌以外,還擔當起另外一個職務:主持人。能言善道的他,在舞臺上侃侃而談。說起幾十年前的那些事,青春時的那些事,老人說話的語氣平和有力,似乎經(jīng)歷的一切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吳毓鳴,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962年考入清華大學水利系水利工程專業(yè),學制6年。入學后不久,他便加入了學校的文工團。1965年,他在文工團里認識了后來的妻子黃豪。黃豪,1947年生,原籍福建,卻在上海長大。1964年考入清華建筑系建筑學專業(yè)。畢業(yè)時,兩人確立了戀愛關系。畢業(yè)后,吳毓鳴被分到了云南紅河州蠻耗村,這里條件十分艱苦,黃豪依然固執(zhí)地選擇去了那里。1972年12月,兩人在上海和北京各請了兩桌飯,便把婚事辦了。
1973年年底,吳毓鳴和黃豪夫妻倆有了第一個孩子。他們也從蠻耗到了云南羅平。1977年,第二個孩子出生。為了增加營養(yǎng),黃豪便自己學著養(yǎng)雞。她跟著村里的農婦大姐們上門拜師,也逮了十幾只雞回來。兩個孩子也有了要做的事,每天從托兒班回來,他們便拿著小桶四處捉蟲子回來給雞吃。
組建合唱團,晚年生活樂起來
在云南,吳毓鳴待了17年,黃豪待了15年。1985年,夫妻倆來到安徽省黃山市,從事建筑設計。隨后又輾轉于銅陵、唐山等地,于1997年回到上海。到了上海后,吳毓鳴去了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而黃豪則拿到了國家一級建筑師、注冊監(jiān)理師等資質,進了一家建筑設計院。
在外顛簸多年,終于安穩(wěn)下來,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也開始互相走動起來。2006年年初,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舉辦同學聚會。大家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日子,都想著辦一個什么社團,可以常常聚會。思來想去,校友會一致決定組建一個合唱團。就這樣,2008年11月6日,上海校友會藝術團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西拉任團長。而大家的訓練場地,也暫定于交通大學禮堂內,每周六下午訓練半天。
第一次訓練,團里一百多個人去了好幾十個。合唱團的成員們選定的歌曲基本都是他們讀書的那個時代廣為傳唱的歌曲,比如《鴻雁》《焦裕祿》等。中途休息喝水的時候,大家席地而坐。黃豪把杯子遞給丈夫,讓他多喝點,幾年前丈夫得過腦梗,所以在生活上她一直無微不至。旁邊的老友見了很羨慕:“黃豪你和吳毓鳴過去感情就好,現(xiàn)在感情還是那么好,真不容易!”“那是必須的,一起經(jīng)歷過那么多事,怎么能不好。再說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吃過的苦太多,什么都能看得開,要求也不高,自然也就更容易感到滿足。”大家從現(xiàn)在聊到了過去,聊工作的事,聊大學的事。黃豪笑著說:“我們那時候,好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我記得我去基建工地工作的時候,要爬幾座山,有時候一個人回來,空蕩蕩,還有野獸出沒,也沒覺得害怕啥的,用現(xiàn)在年輕人的網(wǎng)絡用語就是‘女漢子?!贝蠹衣牶蠛逄么笮Γ骸耙f女漢子,還得屬鳳蓉,人家可是女將軍?!?/p>
大家嘴里的“鳳蓉”,名叫朱鳳蓉,她和丈夫張利興都是“兩彈一星”功臣,從事核事業(yè)50多年。被人點到名,張利興頓時感慨萬千。1965年,他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后,便投身到核試驗事業(yè)中去了。幸好妻子朱鳳蓉一直陪在她身邊,兩人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小孩出生后,擔心長期沒有蔬菜對孩子的身體有影響,朱鳳蓉托朋友從上海帶來了十幾個雞蛋。她把雞蛋放在棉帽里,外面包上油布放在溫水里,讓它保持恒溫。不久之后,出了一窩小雞,孩子的營養(yǎng)品便有了。黃豪聽了笑起來:“基本上我們的孩子,那時候說吃營養(yǎng)就是吃雞蛋,現(xiàn)在我如果看到誰家養(yǎng)了雞,就覺得特別親切,總想著帶回家,這可能就是那時候培養(yǎng)下來的革命友情?!?/p>
雖然日子很苦,不過愛情卻很綿長。和黃豪、朱鳳蓉他們一樣,上海校友會藝術團里有許多“同學夫妻”,劉西拉和妻子陳陳便是其中一對。有人起哄道:“老劉,你們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劉西拉爽朗大笑起來:“當年的事都忘記了,就這樣你看我順眼,我看你順眼,就走到一起了?!贝蠹叶既轮f說。休息好了,大家便開始積極排練。積攢一周的話,到下一次見面時再說。
最出彩的你們,祖國從未忘記
一年一年練習下來,大家的合唱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后來,他們的排練場地又從上海交大搬到了現(xiàn)代集團內。因為唱得好,合唱團開始受邀參加一些文藝活動,和各地的清華大學舉辦聯(lián)誼會,甚至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百年校慶活動。
2017年5月,上海校友會藝術團受邀參加央視的《出彩中國人》,評委是蔡國慶、撒貝寧、黃豆豆和朱丹。當老人們走上臺,自我介紹完后,觀眾忍不住站起來鼓掌致敬。主持人一一向觀眾介紹了這些老人,領唱黃雅嵐1963年考入清華大學動力系,曾在《慶??箲?zhàn)勝利70周年大型音樂會》上獨唱;首席小提琴伴奏程不時,87歲,是團里歲數(shù)最大的人,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航空系,中國第一架客機的副總設計師,C919大飛機設計顧問組成員;鋼琴伴奏陳陳,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馬蘭核試驗基地張利興將軍,一輩子工作在戈壁大漠,隱姓埋名,為祖國付出了一生心血……
每介紹一個人,底下都是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現(xiàn)在,而他們的一生,則是祖國最好的見證者。比賽后,主持人宣布了一個決定,老人們無需參加決賽,他們將獲得節(jié)目組頒發(fā)的“最高榮譽獎”,這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和敬意,同時,邀請他們作為嘉賓,在2017年7月29日的《出彩中國人》總決賽上獻唱。
2017年11月4日,周六,又到了大家每周一訓的日子。吳毓鳴笑著跟大家說:“昨天在路上,一位年輕人竟然認出了我,說是聽了我們的歌,很感動?!崩嫌褌冃χ蛉さ溃骸澳悻F(xiàn)在也是明星了,不過是老明星,不是小鮮肉。”一陣歡聲笑語過后,訓練正式開始,每個人都收起嘻嘻哈哈的性子,認真排練。不管生命留下多少時間,他們都會一直把紅歌唱下去,用歌聲唱出他們的青春和熱血。 (責編:孫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