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敏韻
[摘 要]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日常課例,從“如何確定關鍵詞”和“如何圍繞關鍵詞進行教學設計”兩個層面進行闡述,確定文本關鍵詞可以三個角度出發(fā),即找準主旨,聚焦情感;讀出自我,激發(fā)共鳴;以生為本,契合學情。找準了文本關鍵詞,意味著探尋到了文本設計的一條線索、一把鑰匙、一個通道,它能使課堂教學收獲意外的精彩。
[關鍵詞] 文本;閱讀教學;設計
在閱讀教學中,從文本中挖掘有價值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合理進行教學設計、有效組織教學活動是教師要解決的根本性任務。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需要學養(yǎng)和專業(yè)功力,教學設計要合理并富有智慧,是教師時時刻刻需要用心歷練的一種能力。教師如能在精讀細研文本的基礎上,善于找準文本關鍵詞,并以關鍵詞為切入點進行教學設計,能使教學內(nèi)容精準明確,教學目標集中清晰,課堂簡潔流暢,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提高課堂質(zhì)量。
一、如何確定文本關鍵詞
1.找準主旨,聚焦情感
教例:《藤野先生》(濟南師專附中朱則光老師執(zhí)教)——關鍵詞:偉大
朱則光老師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解讀,用精準智慧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偉大”這一文本關鍵詞。他認為,在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過程中,先生的嚴謹治學、待人真誠、關愛學生等優(yōu)良作風和品格讓作者印象深刻,但這最多只能表明藤野先生是一位稱職敬業(yè)的好老師,用“偉大”來評價未免顯得有些勉強。然而,在作者心靈寂寞、彷徨、找不到出路時,在作者最需要幫助時,藤野先生給了魯迅最及時、最急需的幫助——學業(yè)上的,精神上的,人格上的,這個時候用“偉大”來評價,情感上才能說得過去。再加上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懷,是發(fā)生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之下——日本舉國都在歧視中國人,中國人自己也在麻木不仁。在這種情況下,藤野先生還能一如既往地關懷魯迅——這種關懷已上升到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或是人之為人的大愛、大善、大美!
據(jù)此,朱老師以“拎出偉大—感受偉大—深化偉大—對話偉大”為教學板塊,層層剝筍,循序漸進,在教學中不斷引領學生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真正做到讓“對話在偉大中穿行”。
2.讀出自我,激發(fā)共鳴
教例:《冬天》(作者朱自清)——關鍵詞:溫暖
文章以“冬天”為題,通過三個感人心懷的片斷,表達親情友情的珍貴。文章寫得情真意切,意味雋永。我反復讀著文中的每一字句,心頭泛起的總是無限的“溫暖”情思。在片段一中作者對“豆腐”的描寫,對屋內(nèi)雖陰暗卻透露著無限溫馨的氛圍的營造,尤其是父親極具耐心和細心地給孩子們夾豆腐的動作,無不傳遞著一種暖人心懷的溫暖。片段二寫作者和友人夜游西湖的情景,其間游湖時的景致,特別是與友人之間心靈的默契,讓人感受到夜游西湖的靜美,和與朋友心靈相契的沉醉和溫暖。片段三通過寫與妻兒相伴住在臺州時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濃濃的愛情、親情的力量。那在寒夜里等著作者歸來的并排挨著的母子的三張笑臉,至今讀來仍讓人倍覺溫暖。
余映潮老師在一次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選拔大賽中留下這樣的觀感:中學語文教師的第一功夫是要讀出課文的味道。教師要在學生學習之前做聞道在先的學習者,潛心鉆研,深究作品意蘊,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和文本、作者情感共鳴之處,從而為教學設計做充分的準備,而不是照著別人的分析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
3.以生為本,契合學情
教例:《享受生活》(蘇教版九下第二單元第8課)——關鍵詞:享受
筆者在解讀文本時,認為“享受”是本課核心詞。海倫·凱勒遭受著身體的嚴重摧殘,痛苦、壓抑、自棄都可以理解,但她對生命尚能比正常人都覺得美好愉悅,令人不可思議。如果沒有對生命通透的理解和達觀的心態(tài)以及平和美好的心靈世界,怎能如此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份苦痛和美好?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還能將自己對生命的體悟付諸積極美好的生命行動,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徹悟,何等的美麗!
一般教師在教學時都會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作者身上的堅強樂觀和熱愛生活的情志,從而樹立自強自立、與困難斗爭的頑強作風。這樣的教學定位說教色彩太濃。僅有流于表面的空洞,不能契合學生的心靈需要,終究無法激起學生的情感漣漪,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若以“享受”為貫穿全篇的核心詞,帶領學生理解“享受生活”的真正內(nèi)涵,就不僅能讓學生領會到海倫·凱勒堅強的意志、不屈的靈魂、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享受生活”的深層思考,這樣的引領,學生收獲會更大。
二、圍繞文本關鍵詞進行教學設計
1.遵循文本思路和情感進行設計
教例:《冬天》(朱自清)
筆者在設計中以“溫暖”為情感線索,引領學生緊扣“溫暖”進行由淺入深、由整體到細致的探究品悟。(一)導入:找準關鍵詞“溫暖”。(二)整體感知:感受一段溫暖的回憶(概括文章三個場景)。(三)品味:體味一處溫暖的細節(jié)(要求細讀文章,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特別溫暖,可以是一處景物描寫,可以是一個小細節(jié),一個句子,一個詞語。(四)拓展:傾吐一個溫暖的場景。其中“體味一處溫暖的細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探究重點,設計時用“溫暖”串起了三個場景的細處賞析。
緊扣關鍵詞設計的好處在于不僅能使課堂目標指向更明確,猶如作文一樣不偏題,更利于一課一得,而且圍繞關鍵詞開展教學時能循序漸進,不蔓不枝,更利于教師把控課堂教學流程。
2.緊扣文本細節(jié)和語言進行設計
教例:《享受生活》(蘇教版九下第二單元第8課)
筆者緊扣文本關鍵詞“享受”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入“享受”:①帶著感情朗讀標題,要求讀出享受的滋味;②讓學生自由說說曾有過的享受生活的滋味。這樣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為后面與作者享受生活的條件和方式進行對比作一個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享受作者的“享受”:①速讀全文,提取信息,作者享受生活的方式有哪些?(從“自然”和“藝術”兩方面)②找出文中“享受”的語句,細細品讀,并感情朗讀。這樣設計意圖通過觸摸文字感受作者熱愛生命、頑強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
第三環(huán)節(jié):深入挖掘“享受”背后的內(nèi)涵:①海倫·凱勒是一個高度殘障的人,這樣的人還能談得上享受生活嗎?是什么原因使得海倫·凱勒享受著常人無法體驗到的生活樂趣?②海倫·凱勒也有孤獨、絕望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候她是怎么想的?(體會“忘我就是快樂”的含義)這樣設計意圖通過師生間思維的碰撞引領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植美好的生命態(tài)度和生活情懷。
依據(jù)文本關鍵詞進行教學設計,并不是為關鍵詞而強行設計,必須誠摯、深入地回歸文本,緊貼語言,這樣的設計才是綻放文字與語文非凡魅力的實實在在的設計,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語文課堂設計。
3.超越文本有效提升
教例:《談生命》(人教版九下第9課)
冰心在文中將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顯示了生命的力量、拼搏和成長之美,形象地闡明了生命的過程和意義。結(jié)尾清晰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質(zhì),點明了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xiàn)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的結(jié)論,點明和深化了主題。
教師在教學時,設定的文本關鍵詞是“生命”,圍繞“生命”進行以下教學設計:觸摸生命—體悟生命—描畫生命—表達生命(要求:請你也用一個比喻句,表達你對生命的感悟,寫一段30字左右的話)。前兩個環(huán)節(jié)以文本為依托,進行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體悟,后兩個環(huán)節(jié)跳脫文本,又基于文本,闡述生命感悟。在深入品讀完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后,學生自然會形成新的對生命的自我理解。這時,教師不妨搭建表達的平臺,既讓學生適時吐露內(nèi)心情感,又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一舉兩得。
在閱讀教學中,找準了文本關鍵詞,意味著探尋到了文本設計的一條線索、一把鑰匙、一個通道,它能使課堂教學收獲意外的精彩。
責任編輯 周正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