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峰,秦皇島開發(fā)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
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文/姜峰,秦皇島開發(fā)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力量的提升,我們越來越重視國家多元文化知識的學習,認為勞逸結合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有效的提高人們對知識的了解效率,提高我們國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能夠在實際中靈活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我國家的學校在上課期間安排體育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學習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非常值得我們進行探討。
體育游戲;初中體育教學;應用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能夠有效地降低體育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團隊協(xié)作性,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快樂教學、素質教學”的教學目標。
當前,我們初中體育老師應該認真研究課堂教學內容,學會運用體育游戲來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動作要領、實踐技能,從而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體育游戲是融體力發(fā)展、智力發(fā)展、身心娛樂為一體,既是游戲的組織部分,又是體育運動的組成部分。它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包括促進身體發(fā)展的活動性游戲和與各種運動項目密切相關的專門性游戲。
初中生還處于青少年階段,他們活潑好動,對于外界事務充滿好奇心。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體育游戲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受限于生活閱歷和身體協(xié)調性的局限,對于體育教學中的體育項目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在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游戲,開展“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
受困于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初中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的事實,初中生大多缺乏足夠的鍛煉,運動神經不夠發(fā)達,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體育動作很難做到規(guī)范有效,需要教師無數(shù)次的演練和學生大量重復練習,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通過開展行之有效的體育游戲,能夠保證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持續(xù)保持興奮狀態(tài),有效刺激學生的運動神經和持久耐力,提升學生的興奮點和興趣點,保證運動技術的有效掌握。
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品質和道德觀念,從而能夠實現(xiàn)初中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身體素質和道德品質的雙面提升。通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有效的體育游戲教學,能夠采用游戲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道德品質潛移默化的宣導,豐富了初中體育老師的道德培養(yǎng)手段。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應該監(jiān)督指導學生遵循游戲規(guī)則,培養(yǎng)獨立自主、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
學生通過教師安排的一堂充滿樂趣的體育課,通過有趣的體育游戲從中得到快樂的同時鍛煉了身體,這是教師也愿意看到的結果,也是達成教學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體育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游戲的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和設計那些寓教于樂的游戲。通過趣味性游戲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將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學會團體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例如,在初中二年級的體育課上,教師可以安排“大魚網(wǎng)”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靈敏等素質和奔跑、躲閃能力。培養(yǎng)同學間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具體的游戲方法是在場地上畫出一定范圍作“池塘”,由4~6名學生做“捕魚人”,其余學生做“魚”,分散在“池塘”里。教師發(fā)令后,“捕魚人”進入“池塘”手拉手做成網(wǎng)捕“魚”,被圍住的“魚”就算被捕捉了。被捕捉的學生立即與“捕魚人”拉手起來捕捉其它的“魚”,直到把所有的“魚”全捕完,或剩少數(shù)“魚”為止。體育教師要向學生講明游戲規(guī)則:
(1)“魚”不能跑出“池塘”,否則算被捉住。
(2)“魚”被圍不能用力沖破網(wǎng)逃跑,但要趁機從空隙中鉆出去。
(3)“捕魚人”只能手拉手去圍捕,不能拉人、推人。
初中學習是三年的時間,初一學生、初二學生、初三學生的年齡都不同,接受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針對自己任教班級學生的年齡選擇體育游戲。針對初一學生,教師要在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時需要更多的融合引導,讓學生逐步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并且內容設置不能太難,不能包括了太多的技巧。體育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到初中生已經具備的適應能力,設計造型比賽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發(fā)展靈敏和速度素質,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具體的方法是在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5~20米的平行線,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2~4組。每組平均分配體育器材(小墊子、體操棍、沙包、跳繩等)若干件,由各組自行討論、設計造型的名稱、形狀等,并決定建構造型的先后順序。聽到教師口令后,各組按順序出發(fā)到前方指定地點造型,以造型主題明確、形狀美觀而且先做完的小組為優(yōu)勝。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這一游戲時要強調必須按小組設計的造型構建。不得搶跑,必須第一人到達起點后,第二人方可出發(fā)。
體育游戲的效果評價,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針對自身從教師設計的游戲中獲得鍛煉進行評價,同時以此為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客觀評價。當然,這不是靠學生的一廂情愿可以實現(xiàn)的,需要學校以及體育教師的配合才能完成。學校積極調查學生對體育游戲的看法和意見,綜合教師以及學校的具體情況通過研究制定合適的評價機制,保證其客觀性的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空間。比如,可以進行匿名評價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等,這樣一來就保證了效果評價的真實性,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利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及時調整。
體育游戲的設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要加強重視,初中生本身就在一個非常喜歡玩的階段,也是一個加強思想教育的最好階段,我們可以將教學設置在游戲的當中,讓學生自己領悟,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朱利軍.探究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