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正+張坤+曹璐
摘要: 實習教育是高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國政府、高校和企業(yè)都高度重視大學生實習工作,從2009年開始推行的“國家實習計劃”,具有薪資不受國家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得到政府和知名校企的大力支持、影響力大、效果顯著等特點。比較中英大學生實習制度特點,分析兩者在實習制度目標、實習時間、高校角色、實習評定考核體系等方面的差異可知,我國大學生實習制度存在著目標不夠具體、時間較短、高校角色被動、考評方式片面等不足,應有針對性地制定明確的實習教育目標;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延長實習時間;增強校企及校政合作意識;建立科學合理的實習考核體系。
關鍵詞:實習制度;實習教育;實習計劃;中英對比;大學生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7)06-0106-05
收稿日期:2017- 07-25
基金項目:2015年湖南省輔導員團隊建設項目“樹人以德,育人以情——大學生心靈成長輔導團隊”(15F03)。
作者簡介:徐國正(1970-),男,湖南永州人,法學博士,湖南大學副教授,英國里丁大學(Reading)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張坤,湖南大學講師,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戈分校(UCSD)訪問學者;曹璐,湖南大學助教。
實習教育是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國政府、高校和企業(yè)都高度重視大學生實習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了解英國高校實習制度的基本情況及特點,對中英高校學生實習制度進行比較并汲取其優(yōu)點,對我國高校學生實習工作的改進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英國高校大學生實習制度及其特點
英國高校大學生實習,指的是大學生在修讀學位課程期間,為某一雇主進行有償或無償工作。其主體是學生和高校,主要負責方是學校,學生需要向校方遞交其工作評估報告。英國政府一直注重高校大學生的實習制度建設,1997年Dearing Report建議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都應在畢業(yè)前具備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2003年,英國政府推出了“知識轉移伙伴計劃”(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 KTP)。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英國政府針對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的情況,開始推行“國家實習計劃”(National Internship Scheme),將其作為英國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該計劃通過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鼓勵企業(yè)和公共機構為大學畢業(yè)生提供帶薪實習的機會,參與國家實習計劃的畢業(yè)生可獲得三個月帶薪工作機會,學生的工作月薪可以低于國家最低工資標準,但仍然略高于政府給予學生的助學金和助學貸款的總和。具體來說,英國國家實習制度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實習薪資一般不受國家最低工資標準限制。英國雇員的最低工資受其法律限制,但英國政府允許參與國家實習計劃的企業(yè)給實習期間的畢業(yè)生提供低于國家最低工資標準的薪資。此外,企業(yè)的實習崗位還可以享受政府就業(yè)補貼,但享受了政府就業(yè)補貼的實習崗位,其薪資最低標準要受國家法律限制。國家實習計劃提供的靈活且低成本的勞動力,對企業(yè)和公共機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企業(yè)通過該實習計劃可以提前培養(yǎng)和選拔適合本公司的人才,并且還能通過實習崗位的發(fā)布及公司招募,改善公司形象,增強其在招聘市場的競爭力。
2.實施中得到了英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英國國家實習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政府的支持作用至關重要。該計劃由英國創(chuàng)新、大學與技能部(DIUS)負責起草并在全國推廣實施。其實施過程得到英國政府的密切關注。政府委托專業(yè)的咨詢公司Oakleigh Consulting Limited對該計劃的實施進行第三方調查,考察該計劃的優(yōu)缺點和對學生就業(yè)以及成長的影響。2012年的高等教育白皮書也陳述了實習計劃的益處,表達了政府希望更多企業(yè)為年輕人,尤其是應屆畢業(yè)生提供實習機會的愿景。
3.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和就業(yè)率。國家實習計劃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和利用企業(yè)及公共機構的資源,通過提供適合的崗位或者實習機會,鍛煉大學生的技能,使學生獲得相關工作經(jīng)驗,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技能。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理工大學的調查顯示:參與實習計劃的公司中,有80%的雇主招募了在本公司或機構實習的大學生。類似調查顯示,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畢業(yè)半年后的就業(yè)率(78%)高于其他應屆畢業(yè)生(71%),失業(yè)率(8%)低于其他應屆畢業(yè)生(9%)。以工程設計畢業(yè)生為例,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的就業(yè)率為74.6%,而其他應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僅為67.8%。
4.有利于促進高校與知名企業(yè)的深度合作與共贏。英國政府推出的國家實習計劃的示范效應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眾多知名高校通過交替課程和實習項目,與當?shù)仄髽I(yè)開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幫助其學生學以致用,積累工作經(jīng)驗。如Bristol大學的中小型企業(yè)和非營利組織實習計劃;UWE Bristol大學的暑期學生實習計劃、綠色實習計劃和企業(yè)實習計劃等。康迪泰克公司與Newcastle大學則合作開設領導管理學位課程,與公司的“接班人計劃”對接,該項目學生“結課率”達100%。英國大學每年均有大量畢業(yè)生通過各式各樣的實習計劃找到工作,凸顯了實習計劃的重要作用。
但是,盡管英國政府推行的“國家實習計劃”有諸多優(yōu)點,其普及率仍然不高。英國工業(yè)聯(lián)合會的研究表明,英國參與實習的大學生人數(shù)比例僅有29%,遠低于歐洲55%的平均水平。同時,實習期間大學生的期望與現(xiàn)實情況仍然存在落差,由于缺乏工作經(jīng)驗及正確的引導,部分大學生在實習時發(fā)現(xiàn)其在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不符,從而因人職不匹配、工作不適應等問題對工作產(chǎn)生排斥,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大學生畢業(yè)后對相關職業(yè)領域的追求。
二、中國高校大學生實習制度及其特點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中國大部分高校都沒有組織學生到工廠實習的制度。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由計劃經(jīng)濟體制逐漸向市場經(jīng)濟體制轉變,企業(yè)由于理念、管理、經(jīng)濟成本、工作效益等原因一般不愿接受實習生,實習制度執(zhí)行得不盡如人意。近年來,隨著中國高校畢業(yè)生人數(shù)猛增,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根據(jù)教育部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達795萬人,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三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明確指出要“創(chuàng)新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yè)教學總課時的比例達到30%以上,建立實訓實習質量保障機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具有中國特色的實習制度應運而生。
目前,國內大學生實習包括校內實習和就業(yè)實習兩部分,校內實習主要是在高校內部的實習實訓基地開展,通過教育實習與教學相結合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業(yè)實習則通過學校搭建平臺,學生與企業(yè)雙向選擇的方式完成。就業(yè)實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對實習企業(yè)負責,學校雖然支持和鼓勵學生實習,但對學生的實習過程和結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具體來說,中國高校的大學生實習制度呈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
1.實習參與者精英化,實習成為企業(yè)爭奪人才的手段。企業(yè)招募實習生主要面向準應屆畢業(yè)生,如大三、研二的學生,因為通常能夠提前招募到大學生中的佼佼者。因此,面向在校優(yōu)秀大學生招募實習生逐漸成為各大企業(yè)搶奪優(yōu)質人才的第二條戰(zhàn)線,一些知名跨國公司均在華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實習生計劃,如IBM的“藍色之路計劃”、微軟的“預苗計劃”、雀巢的“雛英成長計劃”等。
2.實習制度規(guī)范化,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體系。隨著就業(yè)形勢的日趨嚴峻,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提升成為了高校人才培養(yǎng)面臨的重要課題。鑒于實習實訓的重要意義,各高校也紛紛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如湖南大學自2001年起就將實習教學納入本科生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必修課程,并在2009年進一步豐富了實習教學的內涵,將實習教學分為認識實習(社會調查)、生產(chǎn)實習、畢業(yè)實習、金工和電工電子實習等多種類型,采取集中與分散、校內與校外等多種組織形式進行。其目的在于,通過實習教育,鼓勵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對于社會、國情和專業(yè)背景的了解;引導學生鞏固和運用理論知識,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使其樹立敬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同時,該校以實習教育為抓手,積極探索實習教學與“產(chǎn)、學、研”一體化相結合的新途徑、新辦法,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3.實習時間靈活化,實現(xiàn)學生就業(yè)與企業(yè)遴選人才“雙贏”。國內大學生參加企業(yè)的“實習生計劃”,一般是利用寒暑假或者其他課余時間進行。這樣,學生既可以提前進入企業(yè)實訓鍛煉,獲得一定的收入,又不會影響正常的學業(yè)。而從企業(yè)遴選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角度來看,企業(yè)招聘應屆畢業(yè)生,以往只能局限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通常每年只能集中開展一次),通過“實習生計劃”物色人才則可以突破上述時間限制,能夠靈活開展,為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方便。
三、中英高校大學生實習制度的差異
中、英大學生實習制度的產(chǎn)生都是社會經(jīng)濟形勢和就業(yè)形勢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其產(chǎn)生背景具有一定的共性,都對兩國的大學畢業(yè)生、企業(yè)和雇主以及高校本身發(fā)展產(chǎn)生了較大的益處。但兩國的實習制度在具體操作上仍有較大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習制度目標存在差異。中國高校實習制度的目標不夠具體,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對社會工作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更好地走向就業(yè)崗位。因此,在實習安排上,往往容易浮于表面,未能讓學生真正深入企業(yè)一線,從而導致實習效果較差。英國注重結合社會調查結果制定實習工作目標,力求通過實習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yè)技能。如英國工業(yè)聯(lián)合會開展的調查顯示:82%的雇主將“提高學生的就業(yè)技能”視作大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理工大學以如何在實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就業(yè)技能為核心,制定了有步驟、有計劃的實習安排。與英國相比,中國高校實習教育目標過于籠統(tǒng),未能充分考慮實習單位對學生實習教育的期待。因此,實習生在缺乏學校引導的情況下,很難真正了解實習的意義并把握實習的寶貴時間,使得實習教育無法有的放矢,從而流于形式。
2.實習時間安排存在差異。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生的實習安排一般在第7或第8學期,為期8周左右;??粕鷮嵙曇话惆才旁诘?學期,實習時間僅為3~6周——不但實習時間安排不夠充分,并且這一時間段恰逢招聘、考研及出國、畢業(yè)論文及設計準備等時間節(jié)點,在各類客觀因素影響下,學生往往精力分散,無法全身心投入實習,甚至個別學生不得不偽造實習經(jīng)歷而應付了事。而在英國,以??怂固卮髮W教育實習時間安排為例:該大學四年制學位課程的實習時間安排分為3階段,第一階段為10周(第2學期進行),第二階段為每周12小時(第6學期進行),第三階段為每周15小時(第10學期進行①),共計約32周??梢?,英國高校將大學生實習計劃作為高等教育課程必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學生實習時間安排較為合理。而中國高校實習安排相對過于集中,時間較短,導致部分學生對實習持應付態(tài)度,無法得到充分鍛煉。
3.高校角色定位存在差異。在中國高校的實習制度中,學校承擔的主要工作是為企業(yè)提供招募實習生的平臺,實習的主要參與方是企業(yè)與學生。各大企業(yè)執(zhí)行的實習計劃旨在搶奪拔尖人才。然而,隨著高校擴招后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多,學生實習需求不斷擴大,高校主動拓展實習市場的能力有限,而企業(yè)主動提供的實習崗位相對不足,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獲得實習機會。而英國高校實習制度中,學校是主要負責方,承擔著主動與企業(yè)深度合作的責任。眾多知名大學通過制定工學交替課程和實習項目、主動與當?shù)仄髽I(yè)合作等方式,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習機會,以幫助其學生學以致用,積累工作經(jīng)驗。如肯特大學制定的就業(yè)積分計劃:該計劃為積極參加兼職工作、企業(yè)活動或社團活動的同學提供積分獎勵,這些積分可被用于申請參加提高就業(yè)能力的活動,如見習、培訓及暑期帶薪實習等。這些實習機會由校方的合作企業(yè)提供,覆蓋當?shù)仄髽I(yè)、政府部門、跨國公司等。2011年,該項計劃成功地使1 932名同學參與了86所公司的活動;2012年,該項計劃為學生提供了275個面向不同領域的工作機會。
相較而言,中國高校在實習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較為被動,在設立實習基地、吸納社會資源方面意識較為欠缺,缺乏與企業(yè)、政府合作的主動性。
4.實習考核體系存在差異。中國大學生實習由于時間較短,實習結果考核評定往往較為片面,將關注點放在最終結果的評定上,僅在實習活動的最后階段對實習生的情況進行評價。由于缺乏對過程的監(jiān)督和與企業(yè)的深度溝通,實習考評往往流于形式。而英國高校的實習評價則更加注重過程考核,著眼于如何幫助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獲得專業(yè)上的知識。如紐卡斯爾大學和康迪泰克公司的領導管理學位項目,學生在完成學習后如果選擇繼續(xù)參加實習項目,康迪泰克公司將保證100%的保留率,但要求學生必須基于實踐經(jīng)驗,就發(fā)展新型市場策略、應對石油產(chǎn)業(yè)劇變等內容提交課題研究報告,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實習的思考,也為實習過程評價提供考核依據(jù)。此外,實習評價的主體多樣,實習生、學校、實習單位在實習過程中會進行多次討論交流,一方面能讓實習生更加關注整個實習過程中自身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最終形成一個全面、動態(tài)和發(fā)展性的評價。相比較而言,中國的實習考評較為片面,容易流于形式,導致實習效果缺乏監(jiān)督,良莠不齊。
四、中國高校實習制度的改進策略
通過與英國高校實習制度的比較,結合中國高校實習制度實際情況,本文對中國高校實習制度提出如下改進策略。
1.制定明確的實習教育目標。中國高校學生實習教育目標過于籠統(tǒng),未能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學科特點以及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未能給學生提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指導意見。對此,我們可以吸取英國高校在實習教育目標制定上的經(jīng)驗,通過實際調查,結合專業(yè)特點和社會需求,設計出科學合理且有針對性的實習教育目標。在制定目標時,不僅要考慮實習的最終成果,更要制定詳細的、可操作的、循序漸進的具體要求,從而實現(xiàn)實習目的具體化、明確化、層次化。通過對目標層次性的區(qū)分,幫助學生從較為淺顯簡單的目標入手,逐步完成高階目標,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2.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延長實習時間。針對中國高校實習時間過于集中,且實習時間較短,效果良莠不齊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英國高校的分散實習模式,合理安排教學計劃,采取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將實習時間貫穿在大學各個階段,并鼓勵學生在大二、大三時就參與實習,提前了解職業(yè)世界。通過延長實習時間、階段性地分散實習,一是可以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鍛煉時間,提高專業(yè)技能的運用能力,二是可以通過實習實踐反促課堂專業(yè)技能的學習,進一步深入理解與鞏固理論知識;三是有利于幫助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實習實踐,分層次達成階段性實習目標,從而提高實習效果。
3.增強校企、校政合作意識,擴展實習基地。英國眾多知名大學通過制定工學交替課程和實習項目,同當?shù)仄髽I(yè)合作、尋求政府支持等方式,創(chuàng)建了更多實習基地以幫助其學生學以致用,積累工作經(jīng)驗。中國高校也可借鑒其經(jīng)驗,以培養(yǎng)符合國家、社會需求的人才為導向,積極主動尋求與政府、企業(yè)的合作,充分吸納社會資源:一方面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實習崗位,為學生提供長時間、寬領域、多層次的實習的機會,使其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建立以產(chǎn)業(yè)對接為背景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促進學校產(chǎn)、學、研一體化發(fā)展,為企業(yè)和社會培養(yǎng)更多符合其需求的人才。
4.擴大評價主體,科學合理地進行實習評價。借鑒英國全面化、過程化、多樣化的實習評定方式,中國高??梢試L試改變簡單、片面的實習結果評定模式,制定科學合理的實習評定體系,加強與實習單位的溝通與聯(lián)系,全面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將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獲得自我提升上??茖W合理的實習評價體系應當注重對學生實習成果的多層次、多維度、動態(tài)化、全程化考察。要擴大評價主體,讓實習單位與高校、實習生之間彼此交流、回顧、總結實習的成果與不足;要注重自我考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自我督查、自我提升的習慣;要注重過程評價,使實習生更關注實習中的學習和成長,以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身實習情況,最終促進實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BIS.Evaluation of the Graduate Talent Pool Internships Scheme[R].London, England:BIS, 2011:3-12.
[2] BIS.Following up the Wilson Review of Business University Collaboration:Next Steps for Universities,Business and Government[R]. London, England:BIS, 2012:6-36.
[3] Committee o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appointed by the Prime Minister under the Chairmanship of Lord Robbins 1961-63[R], London, England: HMSO,1963:1-12.
[4]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M]. London: HMSO.1997:101-153.
[5] Hurst J. L. & Good L. K.A 20-Year Evolution of Internships: Implications For Retail Interns, Employers and Educators[J].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2010. 20(1):175-186.
[6] Pay and Work Rights Helpline,Government Guidance on Work Placements[EB/OL].http://www.placement-uk.com/pages/blog-3.php,2016-11-28.
[7] You Wu.Students Perceptions toward Developing Generic Skills at University, Work Placement andEmployment[EB/OL].http://etheses.whiterose.ac.uk/id/eprint/4614,2016-11-26.
[8] 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EB/OL].http://www.innovateuk.org/deliveringinnovation/knowledgetransferpartnerships.ashx,2016-11-25.
[9] 人事部.關于建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見習制度的通知[J].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guī)政策???,2006(8):22-23.
[10] 教育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2016-12-21.
[11] 湖南大學.湖南大學本科實習教學管理辦法[EB/OL].http://oa.hnu.cn:808/SearchDetails/MainText.aspx?nbbm=59DF6770DDCBE23248257598000E2637&bmmc=HNDX_GWGL_XZFW,2016-12-26.
[12] 陸國棟,陳利華,孫健,等.長時間實習:多方合作、深度互動的育人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50-56.
[13] 黃繼英.國外大學的實踐教學及其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4):4-7.
[14] 周其鳳.亟待建立長效的大學生實習制度[J].中國高等教育,2008(12):25-27.
[15] 都昌滿.高校學生實習:問題分析與解決途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
[16] 黃非非.英國教育實習的特點及現(xiàn)實啟示[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10):27-32.
Abstract: Internship educ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Great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it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es. In 2009, the UK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n efficient and influential program called the 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 which was free from the Fair Minimum Wage Act and has been greatly supported by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well-know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mparing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internship systems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essay analyzes their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objectives, time span, the role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assessment system.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unspecific purposes, short time span, passive ro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erfect assessment systems. Last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ieces of advice for improvement, including setting a clear purpose, formulating a reasonable teaching plan to extend the internship time, enhancing cooper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es, and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ternship assessment system.
Keywords: internship system; internship education; internship program;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internship for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責任編輯 黃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