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入藥止胃痛
中藥白芷為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的根性溫,味辛,歸肺、胃經(jīng),具發(fā)表祛風、消腫止痛的功效,在中藥里屬解表類藥物,傳統(tǒng)上多用于外感風寒頭痛、鼻淵疼痛及瘡瘍腫痛等癥,一般配合羌活、細辛等可治療頭痛;配合蒼耳子、辛夷花治鼻塞;配合金銀花、天花粉、穿山甲等治瘡瘍腫痛而膿成不潰者。《本草求真》說它“氣溫力厚、通竅行表”,因而能辛散祛風、溫燥除濕、芳香通竅、善能止痛。利用它長于芳香化濁、溫中散寒、祛瘀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可將其作為治療胃痛的主藥。
方法一:白芷30~60克、甘草15~30克,水煎服,每日1劑(亦可根據(jù)病情適當加味)。該方能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方法二:白芷、白芍、白及各10~30克、白蔻仁6~12克,每日1劑,水煎服。該方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顯效。方法三:以白芷、黃芪、白及、甘草各等分研末,每次8克,每日2次,加蜂蜜兩匙沖服。該方對消除胃脘疼痛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