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曉玲
在印度、緬甸、泰國等國的熱帶地區(qū),生長著一種極富價值的水果,植株枝干優(yōu)美,四季常綠,常常作為園林造景的選材。除此之外,指頭般大小的果實也很特別,遠(yuǎn)遠(yuǎn)一看,讓人以為是一串串鮮翠欲滴的葡萄,但其實,這種玲瓏小巧的水果并非我們常見的葡萄,而是木奶果。
木奶果,外形近似漿果狀,直徑1.5~2厘米,因其內(nèi)部含有三瓣果肉,所以也被稱人們稱為“蒜瓣果”“三椏果”。木奶果喜陰耐旱,在熱帶雨林中,是一種典型的中下層森林水果,除了廣泛生長于東南亞地區(qū),在我國的海南、廣西和云南一帶,木奶果也有少量分布。雖多為野生,但其生長要求卻并不嚴(yán)格,無論是海拔100米還是1300米,這種野生水果皆可存活。
作為一種小眾的熱帶水果,木奶果的花卉極具熱帶氣息,它的花多在頂部盛開,嬌艷誘人,每個時節(jié)具有不同的風(fēng)情,因此極富觀賞價值。在云南的西雙版納,當(dāng)?shù)鼐用裣矚g將木奶果樹栽植在庭院中,這也逐漸成為了傣族人家花園里的一道亮麗風(fēng)景。
除了絢麗的花卉極具觀賞價值,木奶果的果實甚是好看。每年的6-10月是木奶果的成熟期,若在此期間進(jìn)入木奶果園,會看到一片碩果累累的景象:一串串如指頭般大小的果子掛滿枝頭,從樹梢一直下垂到樹干基部,壓彎了枝條,果子由生至熟,或綠、或黃、或紅,好似綠玉雕琢的小球、晶瑩乳黃的瑪瑙、鮮紅明凈的珊瑚念珠,煞是好看。摘下一顆,剝開品嘗,鮮嫩多汁的果肉頓時溢滿口腔,酸甜可口的滋味使人回味無窮,在炎熱的夏季,鮮食木奶果,還能起到消暑解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其實,對于鮮食木奶果,民間流傳著一種有趣的說法:若要品嘗木奶果,一定得先聽一次《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吃人參果的故事。究其緣由,是因為木奶果像人參果一樣,肉質(zhì)細(xì)嫩潤滑,若不細(xì)細(xì)品嘗,稍不留神,果子便會滑進(jìn)胃里。再者,木奶果雖香甜可口,但切勿一次多食,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木奶果不僅玲瓏可愛,用處也不容忽視。據(jù)《新華本草綱目》記載,除了果皮具有藥用價值外,木奶果的根、木均可入藥,其味苦、辛、寒,具有止咳平喘、解毒止癢之功效。除日常的藥用之外,木奶果還具有抗癌的特殊功效:科學(xué)家們用此果樹的根部加工成粉,然后混合乙醇中提取的化合物,分解出了一種抑制腫瘤的活性成分,而這種活性成分則被命名為“木奶果內(nèi)酯”,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抗癌藥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