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晴
魁北克之旅結(jié)束之后,最令我欣慰的是,它完全符合我之前賦予它的諸多想象,古樸、詩意、浪漫,又多了想象之外的幾分厚重。
說起來多少有點慚愧的是,最初對“魁北克”這個名詞有概念,還是在那部《泰坦尼克》火得一塌糊涂、大街小巷都在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時候。塞琳·迪昂因為把這首歌演繹得如泣如訴而在全球歌壇成為大紅大紫式的人物。也是因為對她的背景好奇,出于一名粉絲的心態(tài),當時看了不少有關(guān)她的資料,知道了她來自魁北克,那是一個說法語的地區(qū)?!皭畚菁盀酢?,想象著能孕育出這般天籟之音的土地,定是一個神奇而浪漫的所在。
沒有想到,若干年后我第一次造訪加拿大,竟然就是魁北克。一周的魁北克之旅結(jié)束之后,最令我欣慰的是,它完全符合我之前賦予它的諸多想象,古樸、詩意、浪漫,又多了想象之外的幾分厚重。
其實魁北克(Quebec)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指“魁北克省”——擁有800多萬居民的魁省是加拿大人口第二大省,同時也是加拿大10個省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省份。其面積與伊朗相同,是法國的3倍;第二重含義是指“魁北克城”(Quebec City)。而魁北克城就是魁北克省的省會,說起來有點像繞口令。
我們對魁北克省的探訪就是從魁北克城開啟的。“魁北克”這個名字源于印第安語,是“河流變窄處”之意,在這里,圣勞倫斯河與圣查爾斯河匯合,河面收縮到不足1000米寬,形勢險要??笨顺仟q如一頭雄獅,扼守著這條水路的咽喉要道。最早來該地的法國探險家是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他奉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之命,去“新世界尋找黃金和一條通往亞洲的通道”??ǖ侔T?534年4月率領(lǐng)兩艘船和61人駛離法國小港圣馬洛,到達加斯佩地區(qū)。1535年,卡蒂埃在第二次航行中順利駛?cè)胧趥愃购印W源?,這片沉寂的大地自此開始被帶入新的命運征程。
如果造訪魁北克城,這里的市民很可能不無驕傲地告訴你:加拿大歷史是從我們這里開始的。關(guān)于加拿大國名(Canada)的來源說法不一,但更多人相信它來自卡蒂埃第二次航行此地的“遺產(chǎn)”:當時卡蒂埃問當?shù)厝诉@是什么地方,得到的答復是Kanata——印第安語里意為群落或村莊之意,卡蒂埃即將正航行其上的圣勞倫斯河叫加拿大河(直到17世紀初圣勞倫斯河才改為現(xiàn)名)??ǖ侔⒆约赫`解的名字帶回歐洲,被剛興起的歐洲地圖學所采用,成為以后加拿大國家名稱來源的主要說法之一。
雖然第一個造訪此地的人物是卡蒂埃,但對魁北克的發(fā)展有更深遠意義的卻是另外一個人。在面對圣勞倫斯河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對魁北克城歷史有特殊意義的人物雕像,他就是尚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導游特地提醒我們,注意看尚普蘭手中拎著的物品——原來這是一頂海貍皮制的帽子。16世紀中葉歐洲開始流行海貍皮氈帽,直到19世紀中國被絲帽取代。16世紀中葉前后,西歐的海貍幾乎絕跡,而在加拿大,除西部草原外,東部山區(qū)、北方森林以及地盾河流、湖泊岸邊,海貍資源相當豐富。而且由于加拿大的氣候條件,加拿大海貍皮質(zhì)量更高。后來,毛皮貿(mào)易成取代鱈魚貿(mào)易,成為歐洲人與加拿大土著人持續(xù)接觸的主導因素。
1603年,做皮貨貿(mào)易的尚普蘭,為了滿足歐洲貴族們追尋優(yōu)質(zhì)皮毛的奢侈需求,受利益驅(qū)動,追尋到了圣勞倫斯灣,發(fā)現(xiàn)了這片土地。雖然當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尚普蘭帶去的79人中死了35人,但這并沒有阻撓尚普蘭將此地建為法國殖民地的雄心。1608年尚普蘭率領(lǐng)28人到達圣勞倫斯河谷,在能鳥瞰今天魁北克城的鉆石角山崖下登陸,沿著巨崖邊界建立魁北克居留地。這是歐洲人在加拿大土地上建立的第一塊永久居住地。
雖然從城市規(guī)模上講,全市總?cè)丝诩s68萬的魁北克城是加拿大的第九大城市。但它在以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為主的北美大陸上,獨特著散發(fā)著法蘭西芳香。彎曲窄小的石板街道、高聳尖塔的石造教堂、狹長的石板路、叮叮當當?shù)鸟R車聲、充斥于耳邊的法語……在魁北克老城游蕩的時候,會經(jīng)?;秀币詾樽约荷硖幣f時法國的某個小鎮(zhèn)。中心控制了整個加拿大。尚普蘭奠定了新法蘭西的基礎(chǔ),因此至今也被魁北克人銘記著。由于獨特的歷史和多元文化,以及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池和城中眾多歷史建筑等,魁北克城在198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衛(wèi)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由此也成為北美洲所有城市中唯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跡保存名單的城市。
穿越城墻拍照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兩座頭像,上面是熟悉的面孔——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則與他相向而視。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初看到雕像,一時納悶這兩名“二戰(zhàn)”偉大領(lǐng)袖的雕像為何會放在這里。待仔細看下面的解說,恍然想起“二戰(zhàn)”時這里曾開過一個著名的魁北克會議。而這個會議討論的議題,還與抗戰(zhàn)中國有關(guān)呢。
其實,“二戰(zhàn)”期間,英美兩國首腦在魁北克召開了兩次會議。其中最重要的是1943年8月的第一次會議。當時羅斯福和丘吉爾率領(lǐng)各自三軍參謀長參加,會議代號為“四分儀”(Quadrant)。當時中國國民政府外長宋子文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英國接受了美國在太平洋的作戰(zhàn)方案,重申了“三叉戟”會議決定,在緬北發(fā)動攻勢。為了協(xié)調(diào)指揮,英美雙方同意建立一個東南亞盟軍司令部。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史迪威被任命為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
魁北克省的省會在魁北克城,但最大的城市是蒙特利爾,近50%的人口都居住在這個地區(qū)。我們在蒙特利爾的第一站是考古與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個頗有心意的安排:當?shù)芈糜尉值墓ぷ魅藛T告訴我們,歷史珍物館的地基就是當年的城墻。而2017年是蒙特利爾建市375周年紀念——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埃他于1535年航行到圣勞倫斯灣并溯圣勞倫斯河而上,發(fā)現(xiàn)了蒙特利爾,并命名了皇家山(古法語Mont Real,英語Mont Royal),蒙特利爾后來便以此得名。1642年5月17日,蒙特利爾圣母會在蒙特利爾島設(shè)立永久性傳教據(jù)點維爾瑪麗堡,為蒙特利爾的前身。雖然加拿大的歷史并不算長,但他們很珍惜這個國家每一步的發(fā)展足跡。從年初起,蒙特利爾人就在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方式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一年。
風光迷人的蒙特利爾城如一艘游艇安閑地漂浮在加拿大東部的圣勞倫斯河上。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化交融之地,其對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使之愈發(fā)彰顯國際大都會的風采。但多元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法國文化。它是世界上第二大法語城市,因此完全秉承了法國人浪漫的性格和傳統(tǒng)。正如一篇文章概括的那樣,“這是一塊北美洲大地上最與眾不同的神奇土地。源遠流長的歷史,留給蒙特利爾豐厚的文化遺韻”。
幾乎有近兩個世紀,蒙特利爾長期以來是北美最重要的羅馬天主教城市。到蒙特利爾,一定不能錯過圣母大教堂。走進素有“小巴黎圣母院”之稱的圣母大教堂,美麗而凝重的裝飾及壁畫具有蕩氣回腸、融化靈魂的氣勢與力量。在圣母大教堂內(nèi)5772根管組成的管風琴,是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每年都定期舉辦音樂會。大教堂最為壯觀的是他那宏大神奇的穹頂,大廳的天窗向四周散發(fā)出幽藍的光芒,鑲嵌在藍色天花板上數(shù)以千計純金打造的星星,令人猶如仰望充滿神秘氣氛的天幕。加拿大很多名人,包括流行天后塞琳·迪昂、現(xiàn)任總理特魯多的父親當年都是在這里舉辦了婚禮。
別以為蒙特利爾只停留在過去的榮光里。如今,蒙特利爾幾乎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文化的風格。2006年5月12日,蒙特利爾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設(shè)計之都”。設(shè)計,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它已經(jīng)構(gòu)成日常美好生活的來源。
在蒙特利爾,設(shè)計的時尚感無時無刻不在身邊。
在一家小餐館吃飯的時候,天色漸暗,城市的燈光也漸次亮起來,整個城市陷入溫柔的夜色中?;腥话l(fā)現(xiàn),對面的寫字樓也開始了一個別出心裁的燈光秀。整面墻上全是各式各樣的人像,當?shù)氐呐笥颜f他們都是來自蒙特利爾的優(yōu)秀代表。而最讓我驚喜的是,我在第一排的人像里發(fā)現(xiàn)非常熟悉的面孔——萊納德·科恩。這才意識到這位著名的詩人歌手原來也出自蒙特利爾。一瞬間,感覺和這個城市的距離拉近了。
后來看到,在一次接受采訪時,科恩說:“在蒙特利爾,我能找到在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別處都沒有。”在早年的詩集中,20歲出頭的科恩寫道:我必須不停返回蒙特利爾,以更新我的精神隸屬關(guān)系。他最出名的歌曲之一《蘇珊》,也與蒙特利爾有關(guān)。“在一個女人的名字進入這首歌之前,樂曲響起,和弦演進,我知道,這是一首關(guān)于蒙特利爾的歌……”科恩的后半生,曾長期居住在蒙特利爾的“小葡萄牙”(Little Portugal)。
蒙特利爾另一個讓人稱絕的設(shè)計,則是他們在城市下面整整建了一座地下城。這一偉大的計劃開始于這個城市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摩天大樓——瑪麗城廣場(Galerie Place Ville Marie)。有意思的是,這雄偉聳立著的48層的大樓,設(shè)計者就是著名的華人建筑師貝聿銘。它奢華卻不失雅致,將建筑藝術(shù)巧妙地與周圍環(huán)境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蒙特利爾的地標性建筑。而在建造過程中,建筑師們的靈感不斷被激發(fā),他們開始大膽地設(shè)想:我們?yōu)槭裁床痪鸵源藶槠鯔C建造一座地下的蒙特利爾,把漫長冬季的風霜雨雪和酷暑的烈日擋在城市之外呢?
第一代的地下城建成于1962年,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蒙特利爾贏得了197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quán)后,地下城也引來了它的高速發(fā)展時期。到了20世紀90年代,地下城進一步擴充并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個由步行街通道聯(lián)系起來的龐大系統(tǒng),最深的地方上下可分五層。蒙特利爾冬季很長,而在這一方天地,人們可以免去嚴冬之苦,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
無論魁北克還是蒙特利爾,街頭上看到的很多汽車車牌上,都有“Je Me Souviens”(我記得)的字樣。據(jù)說這來自詩句“我記得在法國的百合花下誕生,在英國的玫瑰花下成長”暗示魁省法國人當年要在英國人的統(tǒng)治下生活。
我曾好奇地問當?shù)厝?,他們的法語和法國人的法語是否完全一致,溝通起來毫無障礙?魁北克人回答說,他們聽法國人說的法語毫無問題,但在法國人聽起來,魁北克的法語更像是“古法語”,很多單詞和文法在現(xiàn)今法語中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變化,卻在魁北克這邊以獨特的方式保留下來。想起來也頗為有趣。
在魁北克,討論“獨立”或“公投”是個敏感但又繞不過的話題。1967年7月24日,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借參觀蒙特利爾舉辦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在市政廳向聚集的法蘭西后裔發(fā)表演說。當他在蒙特利爾市政廳的陽臺上發(fā)表即興演講時,他高呼:“蒙特利爾萬歲!魁北克萬歲!”(法語:“Vive Montréal;Vive le Québec!”)在一片歡呼聲中,他又接著喊出了:“自由魁北克萬歲!”(Vive le Québec libre!)戴高樂的演講被視為是對魁北克獨立運動的支持,并引發(fā)了法加兩國的外交危機。40多年后,它仍然被視為加拿大英語區(qū)和法語區(qū)之間的關(guān)系和政治的一個轉(zhuǎn)折點,而法國和加拿大的外交關(guān)系一直緊張,直到2008年前法國總統(tǒng)尼古拉·薩科齊宣布不再支持加拿大魁北克省獨立為止。1995年第二次追求獨立的公投,反獨派以50.6%的優(yōu)勢險勝,1998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宣布魁北克無權(quán)單方面宣布獨立,這才為“獨立”事件畫上句號。但是加拿大政府以法律形式,政府、學校、機關(guān),都有對使用法語和說法語有非常細致而嚴格的規(guī)定,保證魁北克的自治。
紅葉是加拿大的標志,但也成了加拿大旅游的刻板印象。其實冬季的魁北克也別有風情。冬季到魁北克城的一大福利是,你將有幸趕上世界上最大型的冬季冰雪嘉年華——魁北克冬季嘉年華(Quebec Winter Carnival)。這是一個有40年歷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從1月的最后一周開始舉行??笨说亩炯文耆A規(guī)模盛大,與渥太華的冰雪狂歡節(jié)并稱兩大狂歡節(jié),嘉年華的活動也奇特多彩,具有濃郁的法蘭西文化色彩。嘉年華期間各種比賽和表演也令人眼花繚亂,什么冰雕比賽、越野滑雪比賽、輪胎滑雪比賽、狗拉雪橇賽等。各式各樣的冰雕晶瑩剔透、造型千姿百態(tài)?;ㄜ囇灿胃亲顭狒[的一幕。大家為了爭奪眼球拼盡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每一輛花車經(jīng)過,路人隨著樂曲載歌載舞,盡情狂歡,釋放激情與魅力。
冰釣是加拿大冬季的一大樂趣,也是一道頗有特色的風景。所謂冰釣,就是在湖面冰層上鑿出一個洞來釣魚。而加拿大最有名的冰釣運動,就在魁北克省??笨耸〉暮春恿鞅姸?,水域占總面積的11%,魚類種類繁多。每年12月中旬到2月中旬,大量大西洋小鱈魚洄游產(chǎn)卵,這種鱈魚小巧鮮美,運氣好的時候能釣上幾十條或上百條。有人開玩笑說,加拿大的魚到了冬天就變“傻”了,它們含著魚食半天不動。當你認為該換餌時,收起來卻有魚,原來這些傻魚釣在鉤上都不掙扎。
冬季來魁北克,不去滑雪豈不是極大遺憾?湯卜朗山(Mont Tremblant)是蒙特利爾著名的滑雪勝地,它位于美麗的勞倫琴山脈(Laurentians Mountains),共95條滑雪雪道,山巔的雪道交織出詩篇般的景色,而山腳下亮著燈光的彩色建筑猶如童話故事中的城堡。你可以坐著纜車將冬日美景盡收眼底,也可以沿著雪道滑下享受速度與激情。在過去的15年間這一直被《滑雪雜志》評為北美東部排名第一的滑雪度假勝地。在小鎮(zhèn)參觀時,還遇到很多日本老年人。看來這里也深得他們的滿意。
距離魁北克城不到100公里之處,還有一個在滑雪圈里頗有名氣的樂瑪喜山(Le Massif)雪場。由于雪山緊鄰藍色的圣勞倫斯河,因此當滑雪者從山頂滑下時,就像直沖向大海一般,體驗非常獨特。從山頂俯身滑下,坡度已經(jīng)接近垂直,摩擦力和重力對你無能為力,你甚至感覺自己快過了耳邊的山風,而遠處的圣勞倫斯河已為你準備好了最美的終點風光。
1. 風光迷人的蒙特利爾城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化交融之地,其對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使之愈發(fā)彰顯國際大都會的風采
2. 由于獨特的歷史和多元文化,魁北克城在198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衛(wèi)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
3. 魁北克城處處散發(fā)著法式的浪漫
4. 1603年,做皮貨貿(mào)易的尚普蘭,為了滿足歐洲貴族們追尋優(yōu)質(zhì)皮毛的奢侈需求,追尋到了圣勞倫斯灣,發(fā)現(xiàn)了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