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寫作更精彩呢?我認為積累語言是前提,恰當?shù)匾谜Z言是錦上添花。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寫作永遠是思想感情的表達和交流,寫作能力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寫作知識、方法的支撐,把寫作知識、方法轉(zhuǎn)化成寫作實踐,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要重視課堂積累。沒有語言積累,就沒有語言的交流,更談不上語言的應(yīng)用,要想寫好作文積累語言是非常必要的,而課堂則是學生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一篇課文為學生如何規(guī)范地使用語言提供了范例,那怎樣才能積累語言呢? 豐富詞匯,廣泛積累。詞是句的基本構(gòu)成單位,具有豐富的詞匯量是積累語言最簡單而又有效的方法,語文教學中積累豐富詞匯的方法有很多種:同義詞替換法,分類別記憶法,在游戲中識別記憶法。就拿游戲識別記憶法來說,每一單元都要對詞語進行整理分類,如神情類、心理活動類,動作類等。把類別寫好,放在盒子里。各組派代表抽簽,抽到哪類就說哪類詞語,說得多的組獲勝,既愉悅了學生的心情,又牢固地積累了詞語。
其次,積累好段好篇。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們應(yīng)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對學生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由于詩歌一般都短小精悍、意境深遠,都要求學生全文背誦,而較長一些的文章則主要讓學生抓住其中優(yōu)美段落,或蘊含豐富人生哲理的段落進行背誦。這樣同時也引導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寫作直接體現(xiàn)了其人生觀的價值取向。平時應(yīng)讓學生多積累積極向上的語言,對其人生觀價值取向進行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既積累了優(yōu)美的段落文章,又提升了同學們的審美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言的積累不光在課內(nèi),課外積累也要兼顧,除了課文中的語言,還應(yīng)讓學生多讀課外書,從不同角度去欣賞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的運用,同時要養(yǎng)成做閱讀記錄卡的習慣,摘抄記錄名言警句,成語典故、諺語、對聯(lián)、歇后語等。還要學生進行語言交流、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比如拿到一篇習作,會讓學生先構(gòu)思,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大家的經(jīng)歷不同,在交流之后,別人的某種想法可能會觸發(fā)自己的靈感,拓寬自己的思維,讓自己的構(gòu)思得以完善,思路得以清晰,交流的過程,既是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是思維碰撞的過程,在碰撞的過程中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有了巧妙的構(gòu)思,這是寫作的關(guān)鍵。然后還要合理表達,恰當運用。一篇習作文章,有巧妙的構(gòu)思,還是不夠的,還要運用生動的語言,精美的句子,巧妙地表達,把自己的構(gòu)思寫出來。那如何讓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呢?那么平時的語言積累就到了用武之地的時候了。 通過多多煉習,選擇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 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在修改習作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總會提醒大家多去搜索自己積累的詞庫,要盡力做到用詞的準確、生動,推敲每個詞語。同時還要學會巧妙引用借用詩詞名句。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詩詞名句更是層出不窮,若能在習作中巧妙地引用、化用,定會讓文章增添光彩,富有意境。如果我們的文章中能多用一些詩詞、名言警句、歇后語、諺語等,定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恰當運用修辭手法也是關(guān)鍵。在寫作中,巧妙而貼切的修辭手法的的運用,也會讓語言另有一番滋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當時他們也都有很深的感受。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谋扔?,一下子就把讀者帶進了作者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中。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這些修辭手法學生平時都很常見,在寫作中多用幾處也不是難事,如果讓它的運用成為一種習慣,定會大大提高語言的感染力。
總之,讓學生的寫作精彩起來,還有很多的方法,但我認為平時的語言積累是非常必要的,把積累的好詞佳句恰當?shù)剡\用于寫作中,定會讓語言富有感染力,讓作品富有文采。當然,積累非一日之功,我們要把積累語言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wù)來做,這樣,運用起來語言才會得心應(yīng)手,寫作起來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單位:貴州省貴定縣昌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