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園間種綠肥是提高果園土壤營養(yǎng)水平的重要途徑,該文對蘋果園中種植大豆綠肥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促進蘋果生長。
關鍵詞:蘋果園;綠肥;大豆;栽培技術
賈治祥,范世奇. 蘋果園種植綠肥大豆的必要性和技術要點[J]. 農(nóng)業(yè)工程技術,2017,37(26):61.
綠肥是用作肥料的綠色植物體,是一種養(yǎng)分充足的生物肥料,綠肥腐爛之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以及營養(yǎng)元素含量,還能夠增辟肥源,改良土壤。蘋果栽種面積大,品種豐富,在蘋果園中套種綠肥或短期作物,不僅可以對土地進行充分利用,增加地面的覆蓋率,還能抑制果園中雜草生長,減少水土流失,是一種生態(tài)肥料。大豆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綠肥,屬于豆科,在綠肥種植過程中可以結合肥料,促進綠肥充分腐熟,避免二次發(fā)酵,更有利于綠肥養(yǎng)分的充分利用,提高綠肥安全性。
一、蘋果園種植綠肥的必要性
1、改善果園土壤結構
蘋果栽種基本以清耕為主,這種方法勞動強度較大,會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導致表層土壤溫度變幅大,水土流失嚴重,表層土裸露在外,土壤水分蒸發(fā)較快,而且保水能力較差,土壤含水量低。綠肥對土壤的通氣、蓄水以及養(yǎng)分的保存都有重要作用,果園中種植綠肥之后可以降低果園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毛管空隙以及非毛管空隙度,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進一步改善土壤結構。
2、保持土壤水分
水是果樹得以生存的重要生態(tài)因素,也是果樹一切生命活動的源泉,果樹的生長離不開水分,健康生長更是需要充足的水分,嚴重缺水的果園一般不利于果樹生長。在果園中種植綠肥能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尤其是能顯著提高0-20 cm土層含水量,為果樹根系的發(fā)育提供良好條件。具體來講,在果園中間種大豆,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避免太陽暴曬土壤,增強果樹的抗旱能力。在綠肥栽種區(qū)域土壤的團粒結構較好,能提高土壤的含氧能力,增強土壤蓄水保墑作用,為果樹生長提供良好基礎。
3、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
栽種大豆作為綠肥,植株發(fā)酵分解之后可以補充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進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栽種綠肥之后可以充分改善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提高氮磷鉀的供給能力。同時,由于大豆綠肥的根系分泌物作用及土壤大量微生物和土壤動物的作用,使得土壤中的緩效態(tài)或難溶性養(yǎng)分及時轉化成為速效態(tài)以及易溶性養(yǎng)分,促進果樹對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進行吸收[1]。
二、蘋果園種植綠肥的技術要點
1、選種
作為綠肥的植株應該要遵循耐寒、耐旱、耐陰性、耐踐踏、須根性、生態(tài)兼容性等原則。豆科類植物的根系有根瘤,有利于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保持,在蘋果園中種植大豆綠肥,十分適宜。
2、大豆綠肥播種
大豆綠肥播種必須要提高播種質量,保證大豆出苗率以及幼苗能夠健康茁壯成長,因此在播種過程中要做好種子處理以及播種管理。
(1)種子處理
播種之前應該要根據(jù)綠肥作物的種子質量以及結構采取選種、曬種、燙種等處理方法。由于豆科植物很容易出現(xiàn)根瘤菌病害,因此在栽培之前要接種高效的根瘤菌藥劑。選種時要選擇新鮮、成熟度一致、飽滿整齊、發(fā)芽率較高的種子,確保種子純度大于80%。選好種子之后要將種子放在陽光下1-3天,進行晾曬,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另外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減少綠肥作物苗期的病害,可以使用濃度為1.03%-1.07%的鹽水浸泡沖洗,對種子中的劣質種子和菌核進行清除。根瘤菌接種時,要選擇固氮率高、侵染性強的高效根瘤菌菌株對大豆進行接種,增加大豆根系的固氮能力,并且減少根瘤菌病的發(fā)病率。
(2)種植方法
在大豆播種過程中,要對時間進行控制,播種過早,若遇惡劣天氣,會影響種子出苗率,對于春性強的綠肥作物例如大豆,要特別注意栽種時間。播種大豆時采用條播、穴播、撒播方式都可以,春季多適宜條播,秋季適宜撒播。在播種之前要對果園的土地進行精細整理,對雜草進行清除,保證土壤的墑情,一般在每畝土地上種植1.0-1.5 kg種子即可。播種之后要及時覆蓋土壤,覆土深度保持在1-3 cm為宜。
3、田間管理
(1)施肥管理
大豆綠肥本身是一種有機肥料,不需要特殊管理,但是在栽培過程中要加強施肥和灌溉管理,可以促進綠肥生長。一般以過磷酸鈣作底肥,每畝使用5-10 kg過磷酸鈣;在綠肥的生長期或刈割后,要及時進行追肥,確保大豆綠肥在生長過程中對養(yǎng)分的需求得以滿足。一般每年追肥一到兩次,追肥以氮肥為主,每年每畝土地中使用氮肥10-20 kg,采用撒施或者在頁面進行噴施即可。
(2)疏苗勻苗
為了確保大豆生長過程中的養(yǎng)分和水分得到滿足,必須要確保大豆的種植密度,隨著大豆不斷生長,要及時進行疏苗勻苗,提高單位面積的產(chǎn)量和質量。通常在大豆2片真葉展開至第1片復葉完全展開的時候進行疏苗,而且要按照栽培密度要求進行間苗,對一些長勢較弱的幼苗、高腳苗、病苗等進行去除,留下長勢較好的幼苗。
(3)中耕松土與除草
在大豆綠肥栽培過程中要提早中耕,可以滅茬除草、破除土壤板結問題,不斷改善土壤的形狀,使得大豆根系更加發(fā)達。日常栽培過程中的除草工作可以跟隨中耕進行,一般進行三次中耕即可,起到促進大豆根系發(fā)達的作用。
(4)適時翻壓
在綠肥栽培過程中,要選擇產(chǎn)量較高、養(yǎng)分積累較多的時候進行翻壓,提高綠肥的肥力水平。一般大豆綠肥適宜的翻壓時間在盛花至謝花期,同時要對翻壓量進行控制,每畝翻壓1500-2000 kg為宜,翻壓深度一般為15-20 cm,如果是沙質土壤,翻壓的深度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黏質土壤可以適當減少翻壓深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豆綠肥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有機肥料,在果園中加強綠肥栽種,可以改善土壤營養(yǎng)結構,保持水土,提高養(yǎng)分利用率,促進果樹生長。在栽培過程中要加強對大豆綠肥栽培技術的控制,促進綠肥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秦景逸,張 云,王秀梅. 綠肥間作模式對蘋果園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J]. 北方園藝,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