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并用的成語大約有30來個,意思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手和足的本義,這一類成語大多很好理解,如“手舞足蹈”“七手八足”等,此外,還有以下幾個常用的成語:
躡手躡足:放輕腳步走的樣子。
手足異處:被殺。
手足無措:措,安放,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yīng)付。
胼手砥足:胼pián,砥zhī,均指老繭,形容辛勤勞動。
縮手縮足:膽子小,放不開。
搓手頓足:形容焦躁不安。
舉手投足:形容輕而易舉,也可以用來形容儀表、儀態(tài)。
另一類用手足的比喻義,即用手足來比喻兄弟。唐代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誰無兄弟,如足如手?!彼未奶K轍在《為兄軾下獄上書》中就直書他和哥哥蘇軾之間是“手足之情”。這個意義上的成語還有“手足情深”“親如手足”“情同手足”等。人的肢體活動中,手和足是配合得最好的,這個比喻把兄弟情誼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