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紅
(河南省鶴壁市中醫(yī)院腦病科,河南 鶴壁 458030)
康復療法聯(lián)合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分析
王俊紅
(河南省鶴壁市中醫(yī)院腦病科,河南 鶴壁 458030)
R255.233
B
1004-2814(2017)12-1441-02
目的:觀察康復療法聯(lián)合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效果。方法:11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5例,兩組均用康復療法,觀察組加用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8.18%、對照組85.4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FSS評分觀察組(8.42±1.55)分、對照組(6.79±2.02)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聯(lián)合康復療法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效果較好。
腦卒中;吞咽障礙;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康復療法
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是較常見并發(fā)癥[1]。本研究用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共110例,均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經(jīng)腦血管造影、洼田飲水試驗等檢查確診,符合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診斷標準[2],排除伴有精神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齡48~72歲,平均(59.92±5.16)歲;病程15~46天,平均(29.93±2.11)天。觀察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齡47~74歲,平均(60.04±5.18)歲;病程14~47天,平均(29.96±2.13)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用常規(guī)康復療法。被動運動舌、唇,棉棒用冷水浸濕后對軟腭部進行刺激,屏氣-發(fā)聲運動,半流質飲食,仰臥位頸前屈60°進食,控制進食量,1次25min,日2次。
觀察組加用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法。用電刺激儀(美國立式5951型),沿頸前正中線呈垂直向放置雙電極,強度調整為5~11mA,輸出頻率30Hz,雙向方波形,當出現(xiàn)強迫吞咽感覺與搔抓感時確定為刺激強度,1次25min,日1次,每5天休息2天。
兩組均治療4周后比較療效。
基本治愈:洼田飲水試驗評級為1級。顯效:洼田飲水試驗評級減少大于等于2級。有效:洼田飲水試驗評級減少1級。無效:洼田飲水試驗無改善。
用吞咽造影檢查(VFSS)法進行評價吞咽功能,用多功能數(shù)字胃腸機觀測吞咽過程并進行評分,正常10分,輕度7~9分,中度2~6分,重度0~1分[4]。
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吞咽功能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FS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FSS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5 4.39±1.45 6.79±2.02*觀察組 55 4.37±1.47 8.42±1.55*△
吞咽障礙對患者攝食造成嚴重影響,易導致食物誤吸入氣管,而發(fā)生吸入性肺炎。目前多采用康復訓練治療[5]。
康復訓練主要包括口腔周圍肌肉被動訓練、寒冷刺激、屏氣-發(fā)聲訓練、調整飲食體位等,以改善口腔肌肉的力量,提高咽部與軟腭部位的敏感度,促進吞咽反射的發(fā)生,并能夠強化肌力,避免食物殘留于咽部,加強咽部閉鎖效果,控制呼吸能力。同時配合調整食物與進食體位,可達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祻团嘤栍杀砑袄?,見效緩慢[6]。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主要通過低頻電流對肌群進行刺激,使其收縮或抽搐,以達到功能修復的目的。電刺激能夠通過收縮神經(jīng)肌肉,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抑制纖維化,促進肌肉的恢復速度。刺激后能夠顯著增加肌纖維的強度及肌肉體積,增加毛細血管的數(shù)量,提高有氧代謝酶的活躍性。機體的神經(jīng)具有明顯的可塑性,能夠適應環(huán)境而發(fā)生變化,通過刺激肌肉收縮,可將運動、感覺等信息傳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得中樞逐漸適應,以建立正常的模式。通過使肌肉再次進行學習與易化,以達到恢復神經(jīng)功能的目的。與常規(guī)康復訓練聯(lián)合應用,通過肌肉的訓練可促進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速度提高又可促進其對肌肉的控制,從而減少訓練時間,提高恢復速度及治療效果[7]。
康復訓練聯(lián)合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效果較好。
[1]鄧紅瓊,李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發(fā)生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9):1000-1001.
[2]中國吞咽障礙康復評估與治療專家共識組.中國吞咽障礙康復評估與治療專家共識(2013年版)[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12):916-929.
[3]武文娟,畢霞,宋磊,等.洼田飲水試驗在急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36(7):1049-1053.
[4]楊涓,邵銀進,許志雄,等.實時電刺激并球囊擴張治療腦干卒中致環(huán)咽肌失弛緩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12):926-929.
[5]王林玉.老年患者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危險因素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8):22-23.
[6]劉詩丹,陳啟波,李榮祝,等.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28(6):569-573.
[7]楊涓,馮珍.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3):228-230.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