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楓
相信看過《饑餓游戲》系列的朋友,一定對大表姐生死逃亡的緊張氛圍印象深刻。從絕境中存活下來,不僅需要機智的頭腦、敏捷的身手,最重要的是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如果你是手無寸鐵,毫無還手之力的被困者,你會選擇默默忍受,還是冒險突破重圍呢?廢話,當然是逃啊!科幻影片《移動迷宮》中的一群少年用行動告訴我們,想要從殘酷的迷宮游戲中逃脫,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這部科幻動作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詹姆斯·達什納的同名反烏托邦科幻小說三部曲(《移動迷宮》《燒痕審判》《死亡解藥》)的第一部。影片講述了被困于“林間空地”迷宮森林中的一群少年,在主角托馬斯的帶領(lǐng)下勇闖迷宮,揭開背后真相的驚險之旅。
影片聚焦權(quán)力紛爭、同伴情誼、團結(jié)的力量、理性思考和孤注一擲的搏斗。動作場面也一點不含糊,與迷宮怪獸的較量,與機關(guān)的賽跑,緊張的節(jié)奏讓人手心冒汗,懸念鋪設(shè)的同步感無疑提升了觀眾的代入感。
青少年電影,無論科幻、奇幻,還是青春喜劇,總繞不過成長這一大主題。但很多影視作品總免不了落入俗套,或心靈雞湯,或崇高使命,或情感戰(zhàn)勝一切。如何從菜鳥變身領(lǐng)袖,電影《移動迷宮》直接用人物設(shè)定告訴觀眾,主角之所以有光環(huán),不是喝雞湯喝出來的。從托馬斯被當成測試對象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他領(lǐng)袖的地位。這樣的角色養(yǎng)成似乎更顯得真實帶感。
而對于困境,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冒險一搏,坐以待斃絕不是人類崇尚的生存方式,這也正突顯出人類在面臨生存危機時,積極求生的現(xiàn)實本能。影片看到結(jié)尾,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本質(zhì)上就是《饑餓游戲》的平行宇宙版:世界末日后的反烏托邦廢墟,成年人主導、青少年參與的困斗游戲,對抗大自然、高科技武器和人們彼此間的敵意。只不過這一次的主角是一群少年。他們在迷宮中奔跑、跳躍、肉搏,他們在生死關(guān)頭團結(jié)一致,揣摩和破解系統(tǒng)附帶的種種謎語,不斷應付團隊內(nèi)部的分歧,克服同伴犧牲的哀痛。
但我們也看到,這里面的主角并不是想象中的中二少年。面對未知與死亡威脅,他們拋開了少年應有的青澀迷茫。即使英勇無畏起來,也并非一腔熱血。除了偶爾的沖動驚惶,個個都是扛得起重擔的男子漢。這也許正是影片甚至小說最終想要表達的觀念。其實,生活又何嘗不是一個個迷宮,充滿了各種選擇。對被困林地的這幫男孩來說,唯一的目標是如何走出迷宮,而對于生活中的我們來說,要面臨的則是生活上、學習工作中的各種難題。也許只有當我們作為一名觀眾在看過少年們身臨險境依然執(zhí)著后,才能切實地看清我們自己在面對困難挑戰(zhàn)時的矛盾心理。
如果你失陷在暮色籠罩的迷宮中,跟著這群少年走是明智之舉。同時我們必須承認,若是處在同樣的境地,在團隊合作這一點上,即便換成《迷失》里的成年人或是《饑餓游戲》中的戰(zhàn)士,也不一定比這一群少年們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