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霞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們天天都吃食物,如果有些細節(jié)不注意,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還關乎著人的性命。那么,容易產生毒素的食物有哪些呢?
長斑的紅薯
紅薯表面出現(xiàn)黑褐色斑塊,一般是受到黑斑病菌的污染,這是一種霉菌,能耐高溫,蒸煮烤都不能使之被破壞,其產生的毒素有劇毒,輕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高熱、氣喘、昏迷。甚至死亡。
注意辨別發(fā)硬、發(fā)苦的紅薯,得了黑斑病的紅薯一定不要食用,避免誤食中毒。
腐爛的生姜
腐爛的姜會使黃樟素毒素劇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一項研究顯示,黃樟素是白鼠和老鼠的肝致癌物,美國已不再允許黃樟素作為食品添加劑。
姜的存儲溫度在10~13攝氏度,冰箱低溫或室內高溫環(huán)境下生姜易腐爛,注意隨用隨買,不要多存。
桂皮、茴香、八角等香辛料也都含有黃樟素,建議不要過多過頻食用香辛料加工食物,尤其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鮮黃花菜
鮮黃花萊中含有秋水仙堿,一種生物堿。成年人一次攝入0.1~0.2毫克(相當于吃鮮黃花萊100克),就會出現(xiàn)中毒癥狀,類似砷中毒,嗓子干,胃部燒灼,血尿或腎衰等癥狀,攝入量3毫克以上會有死亡危險。秋水仙堿遇熱會分解,所以經(jīng)高溫蒸制曬干的干黃花菜無毒。
如要食用鮮黃花萊,可先冷水浸泡兩小時,再用熱水煮熟后撈出再調味烹飪。
發(fā)芽的土豆和未成熟青西紅柿
未成熟的青西紅柿和表皮變綠、發(fā)芽的土豆,龍葵堿含量大增。龍葵毒素主要是通過抑制膽堿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膽堿不能被清除而引起中毒。中毒癥狀有胃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伴隨全身衰弱和衰竭,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地方保存土豆,或冰箱冷藏,避免土豆發(fā)芽。
龍葵堿耐高溫,170℃以下都不會消失。但使用醋可使其分解,減少毒性。土豆去皮也可以減少龍葵堿。
未煮沸的豆?jié){
豆?jié){加熱到80℃時,會出現(xiàn)泡沫,溫度增高,泡沫越來越多,看上去是已經(jīng)沸騰了,其實這個時候的豆?jié){并沒真的燒沸。一種叫皂素的毒素依然存在,食用后半小時至1小時就可以發(fā)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嚴重的會損傷腎功能。這就是豆?jié){在真正被煮沸消失毒性前的“假沸”現(xiàn)象。
為了完全消除毒素,煮豆?jié){時要先用旺火,當出現(xiàn)泡沫上溢時,改用小火,直到泡沫消失為止。
半生不熟的豆角
豆角又名萊豆、四季豆,加工時為保持鮮脆,加熱時間短,其中的皂素、植物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毒素會引起惡心、嘔吐、胃部不適等消化道癥狀,嚴重時可以出現(xiàn)頭暈、心慌、四肢麻木等癥狀。
發(fā)生四季豆中毒,主要是由于沒有徹底燜熟煮透而導致的。豆角的安全吃法是用油煸炒后,需加水適量,燒熟煮透至豆角蔫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