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盛海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最重要的途徑,如果某人在閱讀上存在障礙,將大大阻撓其信息的獲得。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舒華教授在《漢語兒童閱讀障礙研究》中對兒童閱讀障礙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具有閱讀障礙的兒童在漢字的掌握上存在困難,表現在不能有效地建立字音、字義、字形三者間的對應關系。因此,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應是幫助學生有效、優(yōu)質、迅速地建立字音、字義、字形三者間的對應關系,充分體現漢字交流信息的工具性,充分揭示漢字的豐富內涵,發(fā)揮漢字的表現力。
面對量多形繁的漢字與當前不能令人滿意的識字教學現狀,探討優(yōu)質高效的識字教學途徑和方法,是高科技、高速度、高效率的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研究識字的教學方法,使教漢字化繁為簡,學漢字化難為易,是減輕學生學習語文負擔的重要一環(huán)。
一、對當前流行的兩種教學方法的反思
當前識字教學較為流行的兩種識字方法是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集中識字教學方法常常會導致小學生實際掌握漢字的鞏固率不高,容易加大別字的出現。集中識字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字形的類比推理能力,而忽視了字義與字形之間的聯系。
二、利用漢字特點進行識字教學
漢字是以表意為主要特點的文字,以形表意是造字的基本準則。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此特點,挖掘漢字的表現力,努力幫助學生產生形義之間的聯想。象形字教學必須要講清字的本義,為以后的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學習提供理論的支持。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指事性的符號。教學中,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指事符號與字義之間的聯系。漢字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變更,字形上雖然經過多次演變,但是不管怎么演變,其演變也基本遵循了漢字造字規(guī)律。對此,我們可以在楷體字形的基礎上,分析字形與現代漢語字義的聯系,做到言之有理、有據。
在利用漢字結構特點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讓學生了解這個漢字是怎么來的,還要幫助學生將一個一個的知識點,連成一條“知識線”,一棵“知識樹”。依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幫助學生概括出認知結構圖,做到學一個,帶一串。
1形符歸類
在形符歸類中,還應該注意到,同一種事物會用不同的形符來表示,在教學中要抓住時機,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概括。如果說上面是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樹”,而此時的形符歸類是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林。
2聲符歸類
聲符在形聲字中是表音的。按聲符歸類,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建立形、音之間的聯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將這些方法單獨割裂開,而是應該多種渠道、多種途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以此來幫助學生構建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認知結構框架。
三、利用漢字結構特點識字教學方法的具體意義
1提高識字效率和識字質量,簡稱“優(yōu)質高效”
本文前面已提到利用漢字結構特點識字是學一個,帶一串”。學生的識字量大大增加了,為學生盡早獨立閱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學生在運用漢字中出現大量別字,這也是讓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利用漢字結構特點教學恰恰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降低別字的出現。如果學生明白了字的根源,建立了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在遇到同音字、形近字時,就不會出現混淆的現象。即使出現了混淆的現象,學生自己也可以辨析。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其他的識字方法都是在分析漢字的筆畫結構,學生看到只是一橫一豎毫無生趣的筆畫,只是一撇一捺的機械記憶每個部件。而利用漢字結構特點識字卻大不相同,象形字、指事字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會意字、形聲字講述的是一個個豐富有趣的小故事。學生就是在看畫、聽故事中不知不覺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學生學習的不只是一個生字,而是在學習漢字的同時,又獲得了大量的課外知識,豐富了課堂教學。此時的漢字不再是枯燥的無生命的符號,在學生眼里每個漢字都有它的故事,每個漢字都有了生命,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在利用漢字結構特點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抽象概括出一類字的特點,提高了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會意字、形聲字,都將幾個偏旁義按生活事理的聯系歸納出字的本義。這種分析歸納的過程就是邏輯思維和聯想的過程,自然成為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起著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探究、大膽提問的精神。
4為學生今后自己學習漢字提供了學習的依據
利用漢字結構特點教學是依據漢字結構特點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大量的漢字結構知識,為他們以后自己學習漢字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到了高年級,甚至到了成年,對漢字的理解都很有幫助。
5為學生提早獨立閱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學生在教材安排的、有限的漢字中挖掘出了很多相關的漢字,一課書學生學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幾個字,每課書都能帶出若干個漢字,這就大大增加了識字量,為獨立閱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次,學生在學習中慢慢形成了聲旁意識和形旁意識,建立了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系,在閱讀時遇到未見過的漢字,學生也可以根據已有的漢字結構意識去猜猜它的讀音、想想它的字義,為獨立閱讀掃清了生字障礙。
同時,在利用漢字結構特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一字多義的訓練,更為學生閱讀掃清了字義的障礙。漢字不只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交流社會信息的工具,也是五千年民族智慧的結晶。世界許多民族的古老文字已消亡殆盡,而漢字不但一枝獨秀,更在新世紀中被世界廣泛了解和接受?!皾h字的內涵豐富,耐人尋味,會引發(fā)人產生無限的聯想。這種聯想是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母,是開發(fā)兒童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智能源泉。”這些觀點不但為我們打開了漢字教學的新天地,也警示我們漢字教學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大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