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
在語言文字中,哪個字詞的意思最好,最美妙,最打動人?最……反正讓人最舒服吧?我認為是“愛”。我還認為,不論在哪種語言里,愛那種“最”的地位都固若金湯。在我印象中,與愛相關(guān)的意思里,只有“溺愛”略含貶義——也只是略含,因為年終總結(jié)時我們批評領(lǐng)導(dǎo)“一工作起來就不注意休息”,我相信那不算批評。所以,一旦我們強化“溺愛”的錯誤,前邊總要做修飾的:由于她“過分”溺愛孩子……
可能因為愛太完美,太強勢也太正確了,像我這種心理陰暗之人,便總愿意挑剔地去打量它:如果有什么字眼最易于弄虛作假、最有欺騙性、最殺人不見血……會不會也是這個愛呢?我沒什么過硬的佐證,只能經(jīng)驗主義地推理判斷:這世界上,什么東西一絕對化,一極端化,一真理化,其危其害也就最大。
愛之所以像細菌一樣到處滋生,又像抗生素類藥物那樣被廣泛濫用,可能因為它彈性太大,由具體滑向抽象或者相反,幾乎遇不到任何障礙。一般來講,具體的愛好說,撒不了謊,比如,一個母親寧可自己餓肚子,也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孩子,并且孩子這頓飽了她還留到下頓,說這是愛恐怕沒有異議。抽象的愛則比較含糊,當不得真,比如,一個所謂愛集體的人,卻對老婆孩子同事鄰里都沒笑臉,說他有愛心不可疑嗎?甚至,他的為公之愛也經(jīng)不住推敲;還有聲言愛祖國的,卻對他國的災(zāi)難幸災(zāi)樂禍;還有自詡愛真理的,卻對他人的信條大加撻伐;更有強調(diào)愛愛人的,卻對自己愛人與別人吃一頓飯?zhí)粓鑫瓒脊⒐⒂趹选?/p>
所以,我只相信具體的愛,相信具體的主體與客體,相信具體的時段與情境;而對抽象的愛,即使是由具體滑向抽象或由抽象滑向具體的愛,我的相信也挑挑揀揀——并非不信,更非否定,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質(zhì)詢和叩問,以懷疑的精神,對信仰恪守理性的忠誠。正因為我無比地尊重和鐘情抽象之愛對具體之愛的放大與升華,為了它不被褻瀆,我才更愿意停留在信與不信的廣闊地帶,以審美的心態(tài)去賞玩它,以想象的方式去親近它。
愛是人的一種本能,比之于人的其他本能,諸如恐懼本能、趨同本能、性欲本能、食欲本能,不更高級也不更高尚。但人這個物種生性勢利,為了某些功利目的,總喜歡通過拔高什么或貶低什么,在同類事物中制造矛盾、形成對立、創(chuàng)造不平等,如是,飽受神化的愛的本能便總被扭曲,這一點,在兩性之愛中尤其突出。
一個女人評價她的戀愛對象說:他根本不愛我,只是需要我。
另一個女人評價她的戀愛對象說:他太愛我了,總是需要我。
這對“需要”的不同體認,便是愛的最大悖論。
我們習(xí)慣的悅耳說法,叫愛是奉獻,母愛的例子最為典型??墒?,如果承認愛是本能,母愛只是愛之一種,那是不是就也該承認,一個母親不釋放母愛,其實痛苦的是她自己?母愛的奉獻并不特別,所折射的,同樣是一點都不必羞愧的需要與索取,是她從孩子那里,索取奉獻給予她的、實現(xiàn)母愛需要的那種快感。所以,說愛是奉獻只對了一半,還是表面化那一半,再加上更本質(zhì)化的需要那一半才算完整。每個人都有被愛的需要,需要得到關(guān)注和理解,需要享受照顧和寵愛,但每個人又都十分清楚,得到這一切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得先有愛人的心。想收獲嗎?先去耕耘是必要前提。只滿足于需要卻不奉獻的愛是不完整的,而一味給予卻不思索取的愛是不真實的,愛的雙足想要站穩(wěn),必須踏牢需要和奉獻這兩塊基石。當然了,如何需要與如何奉獻,需要什么又奉獻什么,這可沒有一定之規(guī),如果一定要找一條規(guī)則,我只知道,愛的需要及其奉獻,不是買賣不是交易。
那么在我看來,怎樣才算具體的愛呢?其實這個很難回答,因為答案,存在于每個人的感覺之中。說到底,愛只是感覺不是別的,除了你的心靈感應(yīng),再無其他可資印證。當然了,開啟那感覺的鑰匙還是有的,但又需要你正好是那把對應(yīng)的鎖:它可以是個羞澀的眼神,也可以是個探尋的手勢,還可以是驚愕或喜悅的真實的表情;它可以是生日時的鮮花蛋糕或病榻旁的紅棗稀粥,還可以是結(jié)婚時的喜極而泣與離婚時的友好握別,當然又完全可以不是這些;但它一定是你恰好站在風(fēng)口上時,本能地擋到你面前的肩膀與胸膛,是你委屈時焦慮時,一個謹慎但又溫暖的滑稽故事,是在你沒過生日也沒生病時,并不結(jié)婚也不離婚時,也都始終樂觀之中含有隱憂地,提早對你前路上的艱窘與曲折做出的預(yù)判,是以那預(yù)判為出發(fā)點的,一些很可能絮絮叨叨婆婆媽媽的長久的忠告,以及,比長久更為久長的默默的祝福。
最后,我想不惜冒犯作文的禁忌,把埃利?!じヂ迥返囊欢卧?,抄錄下來替我結(jié)尾:“愛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度無關(guān),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達到一種創(chuàng)造的傾向性,那么每種愛的企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情感生活中便永遠不可能得到滿足?!?/p>
“有紀律地”愛,我相信,這是關(guān)于愛最高妙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