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武 王秀峰 李志鵬 張洪剛 關平原 劉思當
(1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2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yī)局,山東諸城 262200;3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泰安 271018)
仔豬多重病原混合感染病例的診斷及防治
王文武1 王秀峰2 李志鵬2 張洪剛2 關平原1 劉思當3*
(1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2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yī)局,山東諸城 262200;3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泰安 271018)
診斷某仔豬臨床病例,根據臨床表現、剖檢病變、病理組織學變化初步懷疑豬藍耳病和豬2型圓環(huán)病毒病混合感染,后通過病原學檢測證實存在豬藍耳病病毒、豬2型圓環(huán)病毒及細菌混合感染。采用藥敏試驗選擇合理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并提出綜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及時得到控制,為今后類似病例的診斷防治提供參考。
豬藍耳?。回i2型圓環(huán)病毒?。换旌细腥荆辉\斷;治療
S858.28
B
1673-4645(2017)12-0038-03
2017-09-05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豬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術研究”子課題“規(guī)模化豬場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的研究”(2017YFD0500605)
王文武,男,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動物臨床病理學,E-mail:573350031@qq.com
*通訊作者:劉思當,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動物臨床病理學及獸藥毒理學的研究,E-mail:liusid@sdau.edu.cn
豬圓環(huán)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屬于圓環(huán)病毒科圓環(huán)病毒屬,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最小的單股環(huán)狀DNA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有很強的抵抗力,不易被滅活。根據其抗原性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不具致病性的PCV-1和具致病性的PCV-2(現又出現PCV-3),其基因的同源性較高[1]。常見豬只漸進性消瘦或生長遲緩、厭食、精神沉郁、行動遲緩、皮膚蒼白、被毛蓬亂、呼吸困難,出現以咳嗽為特征的呼吸障礙。體表淺淋巴結腫大,腫脹的淋巴結有時可被觸摸到,特別是腹股溝淺淋巴結。在通風不良、混養(yǎng)以及感染其他病原等因素時,病情明顯加重,一般病死率為10%~30%。PCV-2感染可引起豬的免疫抑制,從而使機體更易感染其他病原,這也是圓環(huán)病毒與豬的許多疾病混合感染有關的原因。常見的混合感染有PRRSV(豬藍耳病病毒)、PRV(偽狂犬病毒)、PPV(細小病毒)、肺炎支原體、多殺性巴氏桿菌、PEDV(流行性腹瀉病毒)、SIV(豬流感病毒),有的呈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其病豬的病死率也將大大提高,有的可達25%~40%。
豬藍耳病又稱為豬繁殖與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PRRSV引起的一種表現繁殖障礙和呼吸道癥狀的國家規(guī)定的二類動物疫病。PRRSV首先感染豬的巨噬細胞,損傷免疫器官,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引起免疫抑制,嚴重危害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PRRSV有兩個基因型:歐洲型和美洲型。歐洲型通常引起經典性藍耳病,使豬免疫力低下,繼發(fā)感染,長期帶毒。美洲型通常引起高致病性藍耳病,PRRSV通常誘導產生嚴重的炎性反應,造成豬急性的肺臟炎性損傷,導致豬的急性死亡,對豬群危害嚴重[2,3]。
2017年3月,山東泰安某豬場約有20頭基礎母豬,3月16日從市場散戶購進仔豬50頭。前期免疫程序未知,購進仔豬前,豬場原有保育豬未見異常表現。購豬后第3天,購進仔豬發(fā)熱至40.5~41.5℃,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呼吸困難,耳尖發(fā)紺,腹瀉,于3月19日將病豬送筆者單位做病原學檢測及藥敏試驗。
病豬精神沉郁,被毛粗亂,體溫40.5℃~41.5℃,食欲減退或廢絕,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耳尖、吻突發(fā)紺,腹瀉嚴重,見圖1。
圖1 病豬精神沉郁,耳尖、吻突發(fā)紺
剖檢可見喉頭黏膜出血,頜下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暗紅色腫大,肺臟左右尖葉、心葉均有暗紅色實變,膈葉小葉間隙水腫增寬,膀胱積尿,脾臟邊緣散在暗紅色出血性梗死灶,腎臟表面見白色斑點,腸系膜淋巴結高度腫脹,見圖2。
圖2 病豬剖檢病變
取剖檢豬只的腦、心臟、肺臟、淋巴結、肝臟、腎臟、脾臟等器官組織,用10%福爾馬林(4%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切片,HE染色,鏡檢。可見腦血管充血,小動脈周圍間隙淋巴細胞浸潤,并見衛(wèi)星及噬神經現象,呈輕度病毒性腦炎病變(見圖3-A);間質性心肌炎,心肌間質巨噬細胞浸潤(見圖3-B);肺泡壁顯著增厚,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嗜中性粒細胞浸潤,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呈間質性肺炎病變(見圖3-C);腎小管上皮細胞見透明滴狀變,腎小球充血、出血(見圖3-D);肝細胞變性壞死,中央靜脈及肝竇充血,巨噬細胞浸潤增生,呈壞死性肝炎病變(見圖3-E);脾組織充血、出血,淋巴組織壞死,呈敗血脾病變(見圖3-F);淋巴結出血性壞死(見圖3-G、3-H)。
圖3 病豬病理組織學病變
取肺臟,通過LB培養(yǎng)基進行細菌分離,初步鑒定分離的細菌為大腸桿菌,進行藥敏試驗,選擇藥物有恩諾沙星、新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強力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頭孢噻呋鈉,詳見表1。
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分析,該菌對強力霉素高度敏感,新霉素、頭孢噻呋鈉次之。
采取肺臟、肝臟、脾臟、腎臟、腸系膜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扁桃體,混合研磨,提取DNA/RNA,利用 PCR/RT-PCR方法檢測豬瘟病毒 (CSFV)、PRV-gE、PRRSV、PCV2,檢測結果為豬藍耳病病毒和豬2型圓環(huán)病毒陽性。
表1 肺臟組織分離的細菌藥物敏感性試驗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病變、病理組織學病變及病原學檢查,綜合診斷為豬藍耳病病毒、豬2型圓環(huán)病毒及細菌混合感染。
不建議自繁自養(yǎng)場從市場再購進商品仔豬育肥,購買仔豬要來自有種豬生產許可證的規(guī)模豬場,并進行豬瘟、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的抗原檢測。若檢測發(fā)現豬瘟、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等抗原陽性,則不能購買。外購仔豬進場前要將其放在隔離場觀察7~10天,無異常后方可進場。做到養(yǎng)豬生產各階段的全進全出,避免將不同日齡的豬混群飼養(yǎng),從而減少和降低豬群之間接觸感染的機會[4]。
首先,規(guī)模豬場封閉飼養(yǎng),全進全出;其次,及時清理糞污,搞好豬舍的通風,降低氨氣濃度,以保障豬舍的空氣質量;第三,飼喂優(yōu)質的配合飼料,根據不同日齡豬只的要求,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以保障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增強豬只抗病力。保持豬舍干燥,降低豬群的飼養(yǎng)密度。同時嚴禁飼喂霉變飼料和泔水。必須控制鼠害,因為老鼠可傳播多種疾病[4]。
根據豬場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嚴格按程序進行免疫。尤其是做好藍耳病、豬瘟、喘氣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偽狂犬病的免疫接種。定期進行抗體水平監(jiān)測,若抗體不合格,則及時補免。有條件的豬場可進行豬瘟等抗原監(jiān)測,及時淘汰抗原陽性豬,以防止種豬帶毒,污染豬場[5]。
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定期進行消毒。消毒藥可選用季銨鹽類、絡合碘、有機酚等,輪換使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消毒重點主要是圈舍、設備、用具、車輛、進出人員等。也可進行帶豬消毒,豬只7日齡以后可進行帶豬消毒,每周2次;育肥豬每周3次,外面疫情嚴重時每天要消毒1次。
一旦發(fā)生重癥混合感染病例,要及時送病豬到有檢測條件的實驗室檢測診斷,根據檢測結果采取綜合防控措施,通過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及時治療。
[1]李志娟,王永生,陳陸,等.熒光定量PCR檢測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方法的研究與應用[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11,32(1):49-54.
[2]陳澤芳,趙愛莉.豬藍耳病的研究進展 [J].畜禽業(yè),2017(3):1-3,6.
[3]劉承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流行特點及綜合防控策略的研究[J].中國動物保健,2014(1):38-40.
[4]姚春陽,莊金秋.淺析豬圓環(huán)病毒病 [J].中國豬業(yè),2007(5):30-33.
[5]尹海艷.常見豬病綜合防治技術 [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6(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