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敏
摘 要: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自我觀”,首先要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幫助幼兒消除“自我中心觀”,其次要多措并舉,幫助幼兒塑造健康的“自我”。
關(guān)鍵詞:幼兒“自我觀” 正確樹立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229-01
當前幼兒園的教育對象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或獨生女,許多家長過分嬌慣、寵愛孩子,使孩子成為家中的“皇帝或公主”,不少幼兒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在這種心理驅(qū)使下,他們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合作和奉獻。這就需要我們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幼兒樹立正確的“自我觀”。
1 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幫助幼兒消除“自我為中心觀”
1.1 運用主題活動的形式
玩具大家玩:向幼兒介紹幼兒園玩具的名稱、性能、來源,使每一個幼兒知曉這些玩具是供所有幼兒玩的,在玩玩具時不能爭搶,更不能據(jù)為己有,要互相謙讓。
我的玩具:請幼兒把放在家里的玩具帶到園里來,比一比看誰帶來的玩具最受大家歡迎,玩起來最開心。鼓勵幼兒主動向同學講述自己玩具的特點、好玩的原因和玩的方法,讓他們彼此之間交換玩玩具,在玩的過程中盡享親密同玩的快樂,并愿意經(jīng)常帶自己的新玩具來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把玩,一起分享。
引導幼兒間互幫互助:先將小朋友生活、游戲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一一列舉出來,請幼兒討論應怎樣對他們進行幫助。平時,注意幼兒所做的大大小小關(guān)心、幫助他人的好事,并及時給予表揚。這樣,幼兒就容易逐漸養(yǎng)成關(guān)心他人,與同學友好相處的良好行為習慣。
1.2 運用游戲的手段
孩子們對游戲的特殊偏愛是無需言表的。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親自參與,在參與中給予他們充裕的時間愉快地做、高興地想,使他們的內(nèi)在潛能持續(xù)得到充分的挖掘。如:在“娃娃家”這個游戲里,可以啟發(fā)“爸爸”、“媽媽”要周到、細致地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熱情接待來訪的“客人”;在“醫(yī)院”里,“醫(yī)生”要認真為“病人”治病,為他們解決痛苦。游戲中,應該讓幼兒不斷進行角色轉(zhuǎn)換,使他們進一步感悟到每一個角色所要擔負起的責任。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關(guān)心愛護他人,禮貌待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
1.3 家園同步教育
幼兒園與家庭同步施教,是幫助幼兒除去“自我中心觀”的有效途徑?,F(xiàn)在的幼兒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是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關(guān)愛目標,很多家長把所有的愛都投入到他一個人身上,導致一些幼兒不知回報、不懂感恩、不助他人。正是由于家長單向的愛,使幼兒形成只會索取,不會給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使他們理所當然地坐享其成。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首先要讓家長了解幼兒“自我中心觀”的現(xiàn)象及成因,并知道這種行為不能使孩子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家園同步教育過程中,請家長多談談對幼兒實施教育比較有利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要求家長首先應克服自己的“利己”意識,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堅持做到嚴、愛結(jié)合,不溺愛、不偏愛、不縱容。還要樹立科學的育人理念,讓孩子知道他是家中的一分子,在享受長輩們給予他愛的同時,也需要付與他人愛。主動幫助長輩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他們工作很辛苦,要關(guān)心、體貼、尊重他們。這樣,經(jīng)過家園同步不懈的努力,幫助幼兒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
2 幫助幼兒塑造健康的“自我”
在幼兒消除“自我中心”心理的同時,也要幫助幼兒塑造健康的“自我”,健康的“自我”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1 愛與尊重是培養(yǎng)幼兒自信和自尊心的前提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jīng)說過:在愛護、尊重他人的同時,作為教師和家長也要給予幼兒適當?shù)膼?。幼兒雖然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既有快樂,也有煩惱,我們不但要學會指導幼兒一同分享快樂,更要學會把脈、剖析他們煩惱的成因,在正確的引領(lǐng)下使其充分發(fā)揮自主性、能動性。這樣,幼兒通過老師或家長對自己的關(guān)心、愛護和尊重,就會產(chǎn)生感同身受和體驗模仿的心理體會。
2.2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并讓其親身體驗:幼兒所做的事情大部分是由其興趣左右的,他們對感興趣的事情就會傾注全部精力,認真去做,努力完成,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同樣,幼兒所做的事情往往會有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有了成功的體驗,幼兒的自信心就會得到增強;反之,自信心則減弱。因此,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要讓他們做一些感興趣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鼓勵其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如:讓幼兒喂喂小兔子、種植葫蘆,在幼兒的精心喂養(yǎng)和呵護下,小兔子一天天長大了,葫蘆籽發(fā)芽了,孩子們高興極了,親身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能力自我認可,增強了自信心。
及時鼓勵與表揚:幼兒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與表揚。所以,教師對幼兒正確的行為,應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平時對幼兒多用一些鼓勵、褒獎的話語,如:“老師知道你肯定能做到”、“你真棒”、“好極了!”等。當然,對于幼兒明顯的錯誤,要以朋友的身份,采用探討的口氣提出,請幼兒重新剖析和反思。在這樣的氣氛中,幼兒對要做的每一件事,就會有自己的見解,并自信自己能完成。
綜上所述,幼兒正確“自我”的形成,關(guān)系著未來人才的素質(zhì)。正確的“自我”應是關(guān)心社會,幫助他人,充滿自尊與自信的“自我”,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的自我”、“自私的自我”。因此,做為幼兒教師,我們有責任對幼兒實施正確的教育,幫助幼兒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
參考文獻:
[1] 鮑其君.培養(yǎng)幼兒良好心理品質(zhì),樹立正確育人理念[J].閱讀與鑒賞,2013(6)173.
[2] 田先峰.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 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華章,2012(11)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