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畫
文靜、優(yōu)雅、淑女——這似乎都和我不沾邊。嗨,大家好,我是徐莎莎,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兒。作為一名女孩子,我似乎有些打破了常規(guī),我喜歡“瘋”,喜歡“鬧”,卻也喜歡安靜地寫作。寫作是我生命里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還文筆稚嫩,但是我可以從文字中獲得屬于自己的幸福感,因為對我來說,膠卷定格不如用筆摘下一篇燦爛晚霞!
常常想起兒時門前的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路面,梅雨季總是會有些積水,有些磚塊已經(jīng)翹起來了,明知道踩下去會讓褲腳都濕了,卻還是樂此不疲地往復(fù)不已。
那青石板路是真的承載了很多的記憶啊。
兒時,總想著青石板路是漫長的,一眼望不到頭,特別是秋天,還要頂著細雨,慢悠悠地沿著青石板路一直走,更是厭煩得很。
路旁的蟲子是我行步的焦點,我分明是怕它們的,卻還是忍不住湊近,偶爾遇到了青蛙在我面前突然竄得沒影兒,更是會被嚇得突地往后一仰,保不準便要栽個跟頭,一身泥濘狼狽得很。那些蚯蚓也都冒出來了,在路邊的小泥坑里探出腦袋看青石板路邊新生出的小野花。我走著走著就忍不住去觀望路邊的花草,身體都朝路邊兒斜,脖頸也伸長,弓著腰,好不滑稽。有時候還會左腳絆右腳,摔上一跤。青石板路是不柔情的,冷冰冰地摔上去,免不了疼得一陣哼哼。
長大些了,青石板路卻成了我的樂園。
我明明是女孩子,卻像個假小子一樣愛玩兒。在鄉(xiāng)下,沒有什么新奇玩意兒,青石板路成了唯一的“游樂場”。
青石板路上翠綠色的蟋蟀格外分明,這便成了我們的玩物。我們常常是背駝得都要伏在地上了,拿著廚房里偷偷順來的瓷碗倒拿在手掌心,接近蟋蟀了就猛地一扣,這樣蟋蟀就跑不掉了。捉住了,悄悄掀開碗沿兒,一推,就把蟋蟀裝進準備好的罐子里,這是無比威風的。而那些沒有技術(shù)的,或者運氣不好的,可能在扣的時候就因為太用力而把碗給扣碎了,回家若是被家里人發(fā)現(xiàn)了,免不了一頓罵。
也有文靜的小女孩喜歡逗街坊鄰居的貓,就像是自己的寶貝一樣輕柔地順撫著。想想我也有過,如在夏天,我偶爾會把貓放在青石板路上,青石板是燙的,三伏天,光腳踏在上頭,會把腳貼得溫熱。貓不喜歡這樣的熱,而且總是粘上一些塵土,掙扎著跳上低檐,然后躍上別人家的屋頂。我初心是好的,但是卻弄巧成拙,懊惱了半天。
過往的青石板路雖記載著幼年的可笑,但也是值得紀念的。
等到上學(xué),年齡大了,膽子比以前大了許多。逢著秋天的雨季,我們有時也會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每人撐著把傘,偷偷脫掉鞋襪,腳直踏在青石板路上,雨水混合著涼氣從腳底一直流躥到鼻尖兒,這種新鮮的感覺,至今難忘。一群人抱著身子吸著氣怪叫著,膽子更大的,就卷起褲管,在雨里奔跑,也不怕腳底的石子硌腳,放肆地濺起無數(shù)水花,發(fā)出“啪嗒啪嗒”的清脆聲音,已然奏成了一曲童年之路的歡歌。
回憶每一段過往,這就好像我踏過的一塊又一塊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可以回憶,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卻不能回頭,一往不復(fù)。那條青石板路,凝聚了無數(shù)過去的歡笑、淚水,無數(shù)次迂回往復(fù),卻回不去童年的光陰。
青石板路,我盼望著,兜轉(zhuǎn)往復(fù)。
時過境遷,青石板路,兜轉(zhuǎn)不復(fù)。
(指導(dǎo)老師:李小嫻)
★創(chuàng)作感悟
童年對我的影響是終生不變的,我永遠忘不了那山那水那些嬉笑未歸的伙伴。常??醋骷覍懲甑慕?jīng)歷,那似乎大都是鄉(xiāng)下的無拘無束,從前不以為然,直到大一些了,才知道對比現(xiàn)在,實在是那時候的潑皮和童真讓人懷念,情不自禁地讓人記錄下那份美好。若是可以,我愿意一輩子都存著這歲月。我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因為字里行間的溫馨和紙張墨香能讓我的心得到寬慰。平時我也會寫一些隨筆,一個場景,一個回眸,一個瞬間,那些都是我熱衷的筆下繽紛。閑話家常,熱議話題,草木春秋,文字一筆一畫的勾勒,一個字一個詞,這都是值得深究的。如果可以,我想把一生都獻身于文字,墨香之中調(diào)遣千軍萬馬。